APP下载

挖掘情感因子,激活品德教育

2017-09-04桑小翠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7年8期
关键词:动情开国大典因子

桑小翠

情感,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能够转化成学习动机,能够促进学生以积极的状态学习,从而提升学习效果。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子,探索适合的渗透情感因素的途径,以情感内容带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全面激活学习细胞。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学生情感

情感能够在学生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教师要挖掘学生内心的情感因子,将学生的情感激活,从而转化为学习动力,助力教学。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创设情境,利用情境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公共汽车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公共汽车上由于人非常多,每天都上演着不一样的故事,而公共汽车上的“让座”一事,经常成为热点之一。结合这一热点,教师创设情境:A同学每天挤公交上下学,有一天,公共汽车上人非常多,A同学很不容易得到一个座位。过了一站,一位行动不便的老奶奶上车,找不到位置,而A同学认为自己上学累了,而且要坐到终点站,因而也没有让座,也因此遭受到周围人的白眼,A同学很委屈。你认为A同学是否有错?是否应该让座?这一熟悉的情景瞬间吸引了学生的关注,学生开始热烈讨论起来。有学生说“A同学应该让座,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有学生说“A同学虽然累,可是应该主动让座给老奶奶,毕竟老奶奶行动不便”;有学生说“车上其他年轻人也可以让座”……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可以继续创设情境:假如你当时在车上,你会怎么样做?

熟悉的情境能够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真正激活学生的情感。因此,教师要找准学生的情感点,利用情境激活、滲透,带动学生参与课堂。

二、教师以情动情,营造情感氛围

教师要做到以情动情,营造情感氛围。也就是说,在情感教学过程中,教师本身要先感动自己,并且具有丰富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以自我的情感感染学生,带动学生情感。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结合教材内容,挖掘其中的情感因子,加以渗透,优化教学效果。

教师以情动情,真正将学生的情感带动起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情感与态度目标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师搜集好我国开国大典的音像资料,借助多媒体呈现开国大典的音像资料,呈现万众欢腾的一面。尤其是当毛泽东同志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国人欢呼雀跃。此时,教师充满激情与自豪感地向学生介绍、解说开国大典相关知识,情感氛围被逐渐营造起来。在教师的语言中,学生感受到了开国大典对于我国的重要性,并体会到“站起来”的意义。紧接着,教师继续带领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如国旗、国歌、国徽等。

可见,学生容易受到教师情感的带动。教师要明确“情”的中心与重点,真正以情动情,让学生感受到那一份真切的情感。

三、引导深层体验,促进情感提升

体验在情感教学中非常重要。一般而言,深层次的体验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习的内容,能够内化吸收,还能够促进情感提升。为此,教师要挖掘其中的情感因子,并设计一定的活动,让学生得到深层次体验的机会,从而提升学生的情感。

春节是我国的重大节日,对于我们全体中国人具有典型意义;圣诞是西方的重大节日,也是具有非凡的意义。由于地域、生活习惯等的不同,二者的庆祝方式也有所不同。教师为了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情景表演活动,体验春节与圣诞的热闹情景,在带领学生学习了春节与圣诞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以情景表演的方式将节日演绎出来(学生自主选择节日)。在这样的情景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自由组合,选择不同的切入点,展示节日特点、节日文化、节日习俗等等。学生对于这一活动非常感兴趣,积极融入其中,有学生选取“春晚”作为切入点,展示春节;有学生选取“吃年夜饭”为切入点,展示春节等。课堂中,小组学生都主动融入情景活动中,体验不同文化情感。

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加深学生的文化体验,能够深化学生的文化情感,这比一般说教更有意义。

总之,作为教师,要主动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子,并通过合理有效的教学途径,实施情感教学,以情动情,将品德教育激活。

(作者单位:江苏如东县掘港小学)

猜你喜欢

动情开国大典因子
回首十年代表路:以心换心以情动情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王申勇:“格物”的精神与“动情”的演绎
影响因子
难忘庆祝开国大典隆重演出
1949,开国大典阅兵
保卫开国大典
孟冰 “动情”“动心”“动气”是写戏的三大境界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