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困惑”与“策略”

2017-09-04陈康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7年8期
关键词:困惑专业化学校

陈康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兴衰,系于教师。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而影响人才的培养,最终影响国家的兴旺发达。当下,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不容乐观,据近期有关调查报告显示:30%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缓慢前行,其中17%的教师因工作厌倦,专业化发展停滞不前。提升教师幸福指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

一、教师专业成长困惑的原因和现状

1.应试教育有一定影响。强势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时常冲击着人们的思维,一些教师时刻饱受着关注学生素质教育发展与咬定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放松的双重压力。如,一些学校给教师布置繁琐的任务,频繁开展外出听课和外出培訓;既要交电子教案又要交手写教案,教案还得条目繁多、拖沓冗长,上课,批改作业……教师们疲惫于“工作”,时间长了教师不仅成为教书的机器,而且超负荷的工作使得整日疲惫不堪,精力憔悴,身体的长期透支也使一些教师的健康提前亮起了生命旅途中的红灯。

2.社会常常缺乏平常心。对教师满意度要求过高,导致教师心理压力负担过重,专业成长缓慢前行。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社会虽不把教师当圣人,但经常要求教师做完人,使教师如履薄冰。如,一些教师工作方法简单,出现教育负面影响,这时,社会媒体蜂拥而至,常常以挑剔的心态苛求教师,使教师心理失衡,从而影响教师专业化成长前进的动力。笔者认为,新闻媒体应多弘扬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不断研究教师的心理需求,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让教师在改革中看到希望、尝到甜头,体验教师职业的幸福感,促进专业化能力的提升,成就专业化快速成长的梦想。

3.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制度往往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一些学校为追求所谓的“名声”“荣誉”,制定了过细的考核规则,扭曲了教师的心态,部分教师出现沮丧、焦虑、压抑、忧郁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的情绪削弱教师专业化进取的信心。如,一些学校缺乏人文关管理,一些教师偶尔迟到或缺课是正常现象,领导不分青红皂白,一律按照学校的“死规定”对教师加以惩罚,势必引起教师们的不悦和反感,造成专业化成长的漫步缓行。

4.学校“领头羊”缺乏与教师的融合度与亲和度。致使一些教师情绪失控、怨天尤人,影响教师开创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从而影响教师专业化能力的提高和专业化水平提高。如,一些学校“领头羊”“运动式”地管理教师,隔三差五走过场式地对教师工作达标验收检查,每一次的检查,内容大而全,空而泛,教师起早贪黑,加班加点,准备各种资料,实在是穷于应对,疲惫不堪。还有一些学校领导,唯我独尊,与普通教师接触甚少,更不用说和教师交朋友;教师的酸甜苦辣知之不多,与教师缺少一定的亲和度,教师心理失衡,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的推进。

5.教师自身原因。一些教师缺乏修炼,境界不高,心如止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工作少了激情,不思进取,盲从“教参”,将此作为备课的“经典”,上课的“砝码”,年年如此,周而复始。有些教师的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观念陈旧,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差等现象大有存在。还有些教师仍热衷于“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远远不能适应教学形势的发展,教学成为简单的重复劳动,自然难以感染台下的学生。还有教师从教的日子久了,经验足了,荣誉多了,对职业开始厌倦了,课前准备变得仓促,课后反思变得虚假了,与学生的交流变得生疏了,教学方式自然难以与学生合拍共情。

二、教师专业化成长困惑的破解之策

解决教师专业桎梏,应多方综合治理、综合矫正和干预,才能不断激发教师的内驱力,给教师专业化成长“加油”。

1.教育行政部门从源头抓起,引领学校纠正应试教育比拼的误区,唤醒教师的专业化上进潜能,尽快寻找新的增长点。如,教育行政部门引领学校摒弃运动式管理、命令式管理、形式主义的管理,适当控制检查、验收的次数和频率,这样教师有忙有闲,张弛有度,有空间才能跳得高,生存才能舒畅,教育才能充满灵性,从而品味到“教师”这个职业极普通称号的沉甸甸的分量,促进专业化能力不断提升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2.社会要理解教师,尊重教师的劳动。不断激发教师的内驱力,给教师“加油”,让“加油”成为教师平时教育教学工作一个常态化的动力,教师才能带着热情去工作,带着热情去研究教育,把教育当成一生的事业来做,专业化成长也就保持充足的能量。首先,全社会要切实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尽量减轻教师的各种负担,变管理系统为支持系统,让教师体验到工作的价值和公平感。其次,社会各阶层要理解教师辛苦,不要动辄拿教师说事。最后,家长要理解教师劳动的特殊性,不让教师背负过重的心理压力包袱从事教育教学。

3.学校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优化校内各项管理制度的结构,完善其功能,把教职工的利益放在首位。助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广阔舞台和良好的校园环境,打造一支朝气蓬勃的教师队伍,让教师以忘我的工作态度、无私奉献的工作热情去演绎专业化成长之路上的学辉煌与光彩。

学校要实行开放式的民主管理,如,制定合理校规,用校规来养成习惯,用校规来解决问题,用校规来净化心灵,让学校这个“小宇宙”里,“日月星辰”各居其职,各尽其用。学校要改革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建立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区分教师的教学效果,体现科学的竞争精神。学校要把教职工的利益放在首位,扩大教师的专业自主权。我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如“教育教学权”、“学术研究权”、“参与学校管理权”、“进修培训权”等。笔者认为,当务之急,在备课、上课、批改、论文、课题研究上应给教师自主的空间,注重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促其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的生成,让每个教师有特色,不一样的专业成长之路。

4.学校领头人要不断强化自身的行事方式、工作能力等,引导教师遵守职业道德,为教师专业化成长保驾护航。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有风景,也有诱惑,有坎坷,需要领导用智慧启迪教师、用温情滋润教师,用真诚感动教师,激励教师充满百折不挠的斗志,彻底摆脱“呆气”“匠气”而弥漫“生气”“灵气”。

教师职业是一个奉献性的职业,它的职业道德体现了社会对教师的职业要求和作为教师应有的职业追求。当今的科学教师队伍中,教师的职业道德也莠不齐,如,有的教师招收学生大搞家有偿家教,课外误导学生进行题海战术,同时以各种名目收取高额培训费,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职业道德的水准,也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因此学校领头人引领教师自觉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执教规范》等,切实打牢职业道德基础,为专业化成长保驾护航。学校领头人要善于倾听教师的意见,把决策的出发点放在有利于学生、也有利于广大教师。学校领头人要学会换位思考,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为教师谋福利,真心实意为教师排忧解难,在教师专业化成长遇到困难时能及时伸出关心之手,帮助他们出主意、想办法,渡过难关。

5.教师自身须调整心态,带着思想找准提升专业化成长的方向。科学规划,不断给自身施压,积极主动学习和深层次反思追问,做专业化发展的主人,促进自身内涵提升,实现专业化成长内涵的跨越性发展。

(1)调整心态,有远大抱负,以顽强的毅力追求专业化发展的幸福人生。第一,调整心态。平常总听到很多教师抱怨:“忙死了,事情总是做不完”。其实,只要调整心态,执着于教育事业,我们的工作完全可以举重若轻、化繁为简,身体的疲惫会换来精神的愉快,思想的富有会弥补物质的清贫。为了活着而教书与为了教书而活着,这两种境界有天壤之别。第二,要有抱负。有人说,抱负有多大,专业化成长的舞台就有多大,我很认同这句话。时下,有的人可能在专业化发展上长足的进步,有的人可能还是停滞不前。当然,有先天的素质差异,但重要的是有没有抱负、目标和方向。远大的抱负是提升专业化水平的前提,实现专业化成长内涵保障。有了抱负,才能以更短时间完成从专业化学徒的教师向专业化导师的转变。第三,要有顽强毅力。有了毅力,每天都处于学习和研究之中,教育教学水平就不同凡响,专业化成果自然别有洞天。

(2)科学规划。当前,许多教师专业化成长存在一定的被动性,自我发展的主观愿望不够强烈,自我发展的源动力不足,导致科学规划少。如,一些教师在获得中、高级职称或者取得重大荣誉后,认为资历较深,资格较老,“小有成就”,可以不再有外部评价或职业升迁的牵挂,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缺乏专业化发展规划,没有奋斗目标,缺少内驱力,专业化发展就会遭遇长时间的发展停滞期。作为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增强自身内驱力,从兴趣、从责任、从人生价值观来规划专业化目标作为自己奋斗的教育理想。

(3)研修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持续提升。马卡连柯曾有过这样深刻的论述:学生能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并不能原谅老师的不学无术,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勤奋好学好研。平时积极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种训练时,不能抱着走过场态度,而要真正坐下来,切切实实去学习,让每次培训自己都有所成长。向身旁同仁学习,取长补短,专业化成长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向“名”教师学习,通过学习看看这些名师是怎样通过自身努力成长起来,自己专业成长就有一个比较明确、正确方向定位。

(4)读书,保鲜思想。读书学习是形成新思想、鍛炼新能力的最基本途径,没有读书学习,就没有专业化能力发展的裂变生成。通过读书捕捉教育动态,探寻更加先进的教育理念、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增强自信、从而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真正体验教师职业的幸福与快乐,做一个热爱教育的人,情感丰富的人,心理健康的人。读书学习是专业化成长进步的阶梯。

(5)勤于反思,为专业化成长插上隐形的翅膀,飞向蓝天。很多教师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可惜他们不能对自己的经验进行反思升华,进而写成文字与更多的人分享,许多宝贵的教育智慧便随着时间而悄然荡失。要成为一名出色的专业化教师,就要对教育教学困惑进行理性反思,揭示规律、升华理念,并通过写成书面文字形式交流,推动专业化又好又快发展。当然,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方面存在的问题。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板桥中学)

猜你喜欢

困惑专业化学校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小学国学教育之我见
学校推介
达赖的“困惑”与解惑之道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