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摭谈叙事性文本阅读应关注的三个“点”

2017-09-04杨海娟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7年8期
关键词:教头叙事性林冲

杨海娟

小学生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部分,正确的阅读教学能够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有感情地阅读课文、感悟思想,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文章构思、揣摩细节描写、感悟成文思路,以此使学生掌握叙事类文本阅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使学生更快更好地阅读。笔者将从关注情节、关注场面和关注主题三方面入手,谈一谈叙事性文本阅读教学中应关注的点。

一、关注情节,了解叙事顺序

叙事性文本包括写人和写事两大类,其中偏重写人物的文本主要是以故事情节的推动来构建人物性格特点、表现人物心理。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在故事情节的分析与故事内容的理解过程中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及表现手法,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学习到文章内容。

比如,笔者在给学生讲解《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一课的内容时,为了使学生了解林冲与洪教头两人的性格特点以及文章的叙事顺序,我要求学生细致阅读课文,在课文阅读过程中关注故事情节的推进。阅读完后我提问:“文章是以什么顺序推进的?”学生思考后回答说:“本文主要是围绕林冲和洪教头的故事开展,主要顺序为林冲获罪——遇洪教头——林冲礼貌谦让——洪教头挑事——林冲再次谦让——林冲棒打洪教头。”学生根据叙事顺序再次阅读文章,这次阅读过程中思考对比林冲与洪教头的性格特点。学生再次阅读后回答说:“根据整个事件的开展我们能够看出林冲是一个谦虚忍让、武艺高强、心胸广阔的人,而洪教头是一个傲慢无礼、心胸狭隘的人,这两个人的性格特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关注故事情节,不仅使得学生对文章有了整体的把控,了解到了文章的叙事顺序,而且使得学生了解到了文章中的人物性格特点,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了解,简化了学生的学习。

二、关注场面,揣摩细节刻画

写人的文本主要是以事物情节推动为主,而写事的文本则主要是以场面描写为主,要求学生对场面进行分析了解到事件开展过程。因此,在面对这一类文本时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关注到场面,仔细揣摩文章中的细节描写,进一步了解文章中所刻画人物特点和事件开展过程,使得学生能够掌握叙事性文本的学习方法以及阅读中需要注意事项。

比如,我在给学生讲解《大江保卫战》这一课的内容时,学生细致的阅读比较文章,在阅读过程中关注场面描写并总结出文章主要刻画了几个场面。学生纷纷开始了精细阅读,阅读后学生回答说:“文章主要描寫了三个场面,分别是灾情加剧、保卫大坝、救护民众。”学生发表完自己的认识后我对学生说:“作者在叙述长江救灾这件事上主要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现在大家精读文章,找出每个场面中的‘点与‘面。”学生在前面的基础上再次开始精读课文,阅读后学生回答出三个场面中的“面”与“点”。学生再次体会作者这种点面结合的写作方式,并感悟救灾事件的场面与人民子弟兵英勇无畏的精神。

针对写事文本引导学生关注场面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揣摩细节描写,不仅使得学生了解到了事件开展的过程以及事件中人物特征,而且能够使得学生掌握写事类文本的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关注主题,感悟表现思路

每一篇叙事性文本中都有一个或明或暗的主题,为了表述这个主题作者往往会选出几个例子来阐述这一主题。因此,在实际阅读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主题,使得学生领悟到文章的表现思路与作者的选材思路,进一步了解文章构成方式。

比如,我讲解《郑成功》这一课内容时,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关注文章主题并找出作者所选例子。学生阅读后回答说:“本文的主题为民族英雄郑成功,作者在歌颂郑成功时运用了收复台湾和重建台湾这两个史例。”学生发表完自己的认识后,我问学生:“现在大家思考一下作者在描写这两个史例的过程中运用了什么方法。”学生又进行了阅读,回答说:“在史例描写中作者主要运用了详略结合的方式,收复台湾为详写,重建台湾为略写。”

引导学生关注主题,不仅能够使学生感悟到文章的表达思路,而且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文章的选材标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总而言之,在实际叙事性文本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情节、场面以及主题,不仅能够使学生了解叙事的顺序与表现思路,而且能够使学生揣摩出文章的细节刻画。同时,关注这些点也使得学生掌握了叙事性文本学习方法。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市六匡小学)

猜你喜欢

教头叙事性林冲
叙事性景观中植物的特点及配置形式研究
谁打翻了洪教头
林冲的世界 一直在下雪
王佩珊:通信站的“魔鬼教头”
试论林冲的忍与狠
图像志的延伸:互文语境中的叙事性
高校初任英语教师身份构建的叙事性研究
对叙事本质的探索与追问——评《叙事性的理论化》
林冲的生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