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7-09-02董智勇朱文秀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年18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董智勇 朱文秀

[提要] 我国近几年经济趋于平稳的发展趋势,经济增长水平维持在固定的数值上,难以有重大突破,由于总体经济的平稳运行,对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需要树立正确恰当的培养观,使越来越多的经济学人才满足于经济发展需求,这就需要高校改变教学理念,培养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6月27日

一、引言

当前,我国的总体经济运行呈现平稳状态,经济增长水平在合理的区间内运行,有利于经济保持平稳匀速的发展。但在投融资方面仍面临巨大的障碍,由于经济发展受世界整体经济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完善经济学的学科建设,培养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适应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使高等教育成为铸造新一代经济工程师的摇篮,加强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成为时代的主题,需要我们探究一条适应于社会发展的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

高等院校经济学院向来都以“经邦济世”作为经济学科设置的出发点,但是现代主流经济学的设置是以数理逻辑推理为主要导向,本来被经济的多变趣味所吸引的学生因数理的枯燥乏味而拒之门外,所以现在高校经济学的发展多以验证为主,而缺乏创新应用型人才。现在无论是在985、211等重点院校,还是在普通院校,经济人才出现趋同性,复合型经济人才的缺乏是通病,所以经济学院的培养方向应以“学以致用”为导向。因此,经济学教学不但要以理论知识为基础,还要加强应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培养方案设计的理念、方式和路径,使本科的经济学教学更具有的实用性和现实意义。

经济学教学演变路径也是遵循经济学的发展规律,从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君主与政治家对经济的影响,强调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意义到李嘉图及马歇尔之后更强注重解释现实经济的实际问题。罗宾斯(Robbins,1948)解释说经济学就是研究资源稀缺条件下的合理有效配置问题。当今的经济学发展是以实用为主要方向,经济学教学的演变路径也应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所以研究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成为高校制定合理有效教学计划的基础。

二、经济学专业教学改革理念与目标

经济学培养理念是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学生能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能够更透彻地看待经济学问题,因此教学上不能仅以灌输知识内容为重点,应开阔经济知识的应用思考能力。同时,应确认明确的培养目标,由于目标是理念的直接体现,一个合理、务实的目标有利于经济培养理念的有效落实,不会出现虚增等现象,各高校都有自己的培养目标,并且差异较大,有适应社会需求型、注重生活理念型,还有强调基础务实性,在经济学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上,要学会团队协作,在合作中谋求发展,注重团体的力量。

在经济学应用型人才的教育上,不仅应包含理论性教学与实践性教学还应包含开拓思维的理论与实践的应用型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经济问题、有效利用经济理论的能力。重视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对接的全新教学方式,完善教学的方式方法,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接受知识、应用知识,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并作出具体分析,国内经济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立足于我国国情,只有立足于中国现实的经济理论才有可能形成适用于中国特色经济应用的人才,才能拥有适用于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产生。

高校教育的基础是培养方案的合理制定,无论经济学专业的培养理念还是目标,都要通过培养方案的合理有效实施。在经济学的教学中,不仅包括理论环节,还应包含众多的实践环节,这就需要我们在经济学的教学中将多环节合理对接,优化重组,注重培养方案设计的有效合理性。尤其现阶段处于信息大爆炸时期,在培养方案的设计上应更加注重多元性与兼容性,只有满足于时代要求的方案,才能培养出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

三、经济学专业教学改革路徑

(一)改革中教材的选取与时俱进。现阶段经济学教学的核心是培养经济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栋梁之才,所以在教材的选取上要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满足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培养应用型经济人才的基础是基础课程体系的建立,这就涉及到教材的选择和应用,满足于社会需求的应用型经济人才首先要适应当前经济的发展规律,选取前沿性的教材是培养与时俱进人才的基础,只有在理论完全掌握的基础上才能合理有效的应用知识,成为经济学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摇篮。合理完善的教材是建立经济学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基础,所以教材的选取也是经济学教学改革的起点。

(二)注重本土化案例教学。教学改革的目标是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要实现上述的目标,首先需要适应本土经济学发展水平及发展模式,了解本土经济,其可操作性的路径便是加强本土化教学案例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因地制宜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实践中能够合理应用掌握的文化知识,成为合理应用基础知识的经济学专业应用人才。本土化的教学改革方向,是提高经济学人才质量,也是实现应用型人才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概念,针对不同的发展理念,对应不同的培养模式,所以在教学环节应注重本土文化的案例教学,这是经济理论合理应用于实践的过程,本土化案例教学让学生针对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实际情况合理应用知识。

(三)构建差异化的教学提高效率。本科生需要用四年的时间来学习专业课程,要在短短的四年全面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需要差异化的培养模式提高学习的效率。将四年的时间合理化设置,对各个学习流程进行合理设定,减少学生低效率环节的学习,加强高效率环节的学习,设置特色化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样的需求,提高特色技能的创造,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这需要各个环节的合理对接,但每一个学生对每个流程的需求及掌握度是不同的,所以我们需要差异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有利于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四、经济学教学改革建议

经济学教学改革是任重而道远的,不可能一气呵成,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摸索,寻找适应于教学的方式方法。在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的教学仍是应试教育模式,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全盘接收信息,没有思考与交流的过程,考试方式也是名词解释等概念,没有使学生充分发挥出应有的学习激情。对于培养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三点建议如下:

(一)强化经济学应用人才的综合能力。现在大多数院校的教学都以西方经济学理论与数学工具的应用为主要的教学理念,强调二者的有机结合。但就经济学的本质而言,现在高校的教学只是知识的灌输,没有知识的来源与应用,所以需要加强知识的追本溯源,以及知识的合理应用。学生能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合理应用于实践,开拓思维,展现经济学的魅力,也就是能够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加强经济学与多学科的融合。经济学的应用及发展是依附于多学科的基础上,经济学是各学科的高度提升,是社会总体的知识凝华。所以经济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以社会各个行业、各个学科的知识交融为基础,加强社会实践的经济分析,培养针对各行业各学科的经济学人才,完善整体经济学的构架。

(三)增加各经济学流派的学习。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经济学教学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流派,在当前经济的发展中还有部分经济学问题难以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解决,这就需要与其他经济学流派的理论相结合,如增加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和新制度经济学等学派的融合,把所有的经济学理论融入一个完整的体系中。使经济学的发展应用适用于我国的特色经济需求,促进我国的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赵秀丽,芦丽静.经济学教育改革:国际国内背景与改革路径[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2.6.

[2](美)博克德雷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彭小辉,崔菲菲.浅谈经济学的本质和教学改革[J].北方经济,2013.12.

[4]韦森.经济学的性质与哲学视角审视下的经济学——个基于经济思想史的理论回顾和展望[J].经济学季刊,2007.4.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