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性美育、德育教育的有效实施

2017-09-01张振中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校园环境诗性美育

张振中

诗性教育是一种本真、唯美、超然的教育方法。以诗或文章为载体,传达和满足学生对真的渴求,对善的渴望,对美的释放。它立足培养每个学生的人文情怀、科学情怀、责任意识、创新品质。在教学中用诗性手段,把诗性教育融入课堂,用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诗文,将学生带入求索知识的意境,从而去发现真理。运用诗化教育手段,达到学校德育教育目的,可以让学生在德育活动中启迪、熏陶、浸润,追求、净化心灵。

一、诗性美育在学校的有效实施

18世纪意大利哲学家、人文主义者维柯首次提出“诗性”概念,他认为“诗性智慧”是人与生俱来就拥有一种本能,是每个学科的建构的前提。诗性是美育与德育的有效载体,审美与道德相融合,可以提高人对高尚美的向往,提升人精神上的追寻。在学校教学中,用诗性手段,把诗性教育融入课堂就是审美课堂,用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诗文,将学生不知不觉地带入学习状态,带入求索知识的意境,从而去发现真理。

中小学各学科都可以将诗句融入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都可以做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都可以用诗中的美景、美意切入知识点,从而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并牢记知识点。例如数学课在讲述线条、角度、圆、切点等知识点时,可以引用王维的诗句“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在描述美景美画的同时,让学生用故事、人物、诗歌、画面将知识点牢记。例如在作文课上,把诗句引入作文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只要恰当的几句诗名就能提升文章的层次。就是因为行诗和行文都是人对客观事物美的赞颂,是人情感、态度、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流露。

因此,诗性教育是美育的一个有效载体,通过有效的手段,让课堂更有活力,让学生更动力,让师生更有情怀。美育实践可以通过校园环境实施,校园环境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独特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是其他教育方式无法替代的。每个学校的校园都有各自的特色,称之为校园文化。用诗性去营造美的校园,或者说用诗性文化资源开发为载体建设校园环境,营造诗性校园文化,从而实现用环境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塑造学生。

学校根据各自校园环境、文化底蕴等特点进行包装,形成自然环境、空间特点和学生特点相融合的系统,体现“物人合一”的同时也反映了群体的精神风貌、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因此,学校应重视师生共同参与对诗性文化的挖掘与凝炼,使其转化为美育资源,用作开展美育实践。

二、诗性德育在学校的有效实施

诗化教育与学校德育融为一体,让学生具有作诗人所具有的主体性、生活性、审美性,用诗意语言在德育活动中启迪、熏陶、浸润,追求、净化心灵。

诗性德育在学校实施分步骤进行,一是读诗立得,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体现多读的意义,要引导学生多阅读诗词,在读中积累知识、在读中思考问题、在读中感悟人生。阅读诗词不是盲目的,要引导学生选择阅读,要有所取,有所舍。要遵循时代性原则,选择的内容要富含时代气息,思想积极向上,通俗易懂,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开展;要遵循传统性原则,选择的内容要秉承中国特色,在德育教育的同时将传统传承发扬;要遵循差异性原则,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和不同个体的差异分层选择,确保学生的认知与德育教育与阅读同步;要遵循个体性原则,选择内容时要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在德育教育大的框架下自主选择阅读。二是明诗明德,读诗意,明诗理,才能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教师可以利用教科书上的内容,教授学生学习诗歌的方法。例如,朗读、理解字义、思考、联想等方法;利用课外活动将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应用到学诗中。例如,诗词大会、诗文诵读比赛、诗歌知识竞赛等;利用电视、媒体、互联网黑板报、校园文化等,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读诗、学诗中。通过多手段、多层面让学生养成诵读诗文的良好习惯,丰富自己道德认知,陶冶自己道德情操,为德育诗性化教育打下基础。三是写诗兴德,在明诗理的基础上,要及时鼓励学生写诗。写诗是学生用书面语言表达情意,从而升华道德情感。写诗包括抄写、仿写、撰写。学生可以从由简至繁、由易至難、由少至多,最终达到脱离教师的指导,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诗歌中,达到品德认知深化,道德情感巩固。

诗歌与美育、德育看似不搭,但其教育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人性化的教育,珍爱生命的教育。只要充分发挥诗性校园文化,构建诗性课堂,全面组织,从细节做起,规划好诗性化美育、德育教育实践活动,就能达到以诗为载体的育人目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校园环境诗性美育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卷首语
校园环境卫生大比拼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环境设计中校园发展研究
迎接新学期
诗性启蒙,最基础的艺术教育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美育教师
当前学校美育实践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