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有效渗透

2017-09-01包一芮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师生关系

包一芮

【摘 要】为塑造跨世纪的一代新人,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心理教育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世纪之交的语文教学理应责无旁贷地分担这一重任,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进行有效渗透,以充分开发学生心理潜能。

【关键词】师生关系;教育技能;创设情境

学校心理教育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的教育活动。语文课堂教学心理教育的渗透则是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促进课堂学习认知、情感与行为技能发展的活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心理学呢?

一、创造必要的渗透条件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

心理教育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向上的,具有生长和进取的潜力,教育的目的在于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健全发展。为此在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应具备以下要求:首先是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指师生间的情感联系,“爱”是其核心,有了“爱”,师生间传统的“我”“你”关系将会置换成“我们”,从而使师生心灵沟通,共享成功之喜悦,共担挫折的烦恼。其次是合作的师生关系。这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师的作用在于,“你不会学习,我来指导你学习;你不愿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再次是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短是一种师生交互作用的过程,师生互动的性质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先进的教学观念

首先是主体性的学生观。教师要把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动发展的机制,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驱动主体发展机制,促进其成长。其次是发展性的教学目标观。现代教学着眼人的终身发展,即要教给学生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一定的教育技能

实施课堂心理教育,教师还须具备一定的教育技能。大致有:了解学生的技能——通过观察、作业分析、谈话等形式,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兴趣特长、内心世界等;教学设计的技能——运用现代教学思想,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教学,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教学应变的能力——教学过程中,对偶发事件特别是学生提出的问题作出积极反应,有灵活处置的能力。

二、掌握渗透的操作要领

我认为,有效的心理教育应该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找准学科个性任务与学生需养成的心理品质间的结合点,使心理教育技术与教学技术互补。语文教学中的心理教育,必须构筑在发展学生语言的基础上。语言课堂教学渗透心理教育的操作要领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整合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体系决定着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质量规格和水平。传统的教学目标多偏重知识授受,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如今,素质教育已启示并要求我们对教学目标进行整合。教学目标是一个多元的体系,涵盖认知、智能、情意三个领域,这为心理教育的学科渗透提供了良好的背景。比如,教学《丰碑》时,除了应明确认知、智能目标外,教师还应从渗透心理教育的角度着手,引导学生感受军需处长不朽的人格魅力,加速学生情感的升华,获得求知的动力,受到完美人格的熏陶。

(二)创设参与情境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任何知识、技能乃至情意因素,只有经过主体内化才能养成,这就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杜威说过:兴趣是学生成长中才能的信号与象征,显示着最初的能力。因而,创设情境,引导兴趣无疑是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策略。教学《守株待兔》时,为了让学生明晓“不能把偶然当成必然,不要存有侥幸心理”的道理,课末教师设计一个让学生“劝农夫重新拿起锄头”的情境,让学生在想象、表演中受到教育。

(三)进行行为实践

知、情、意、行是一个整体的不同侧面,其中,行为实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有助于学生在亲身实践的体验中强化对事物的认识,深化对事理的理解。比如,结合教学革命历史题材的课文,可以组织学生瞻仰烈士陵园,诵读烈士诗文,讲述烈士故事,还可以考察本地哪些地方是以烈士英名命名的。所有这些实践活动,都全给学生以震撼,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激起为中华腾飞读书的志向。

三、把握渗透的主要内容

语文教学历来崇尚“文道统一”,心理教育其实仍可归之于“道”之列,这也就为它在语文课中的渗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我认为,语文学科渗透心理教育必须紧紧抓住以下主要内容。

(一)锻炼坚定的意志

锻炼坚定的意志是人们为了达到有意识提出的目标面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所做的持续努力,对个体的学习、工作有着巨大的影响。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人物耐挫、抗挫的品质,进行心理教育渗透。

(二)培养活跃的思维

學习过程是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思维是学习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凭借教材中具体人物的思维实例启迪学生,比如《小马过河》中的辩证思维,《田忌赛马》中的求异思维。另一方面,还应该指导学生抓住课文语言深悟文字内涵,在具体的智力活动中渐渐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三)陶冶积极的情感

情感是构成人格稳定而独特的心理因素。青少年学生的情感正处于急剧变化时期,其情绪状态带有很大的情境性,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赋予的人物的积极情感因素,引导学生体验、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师生关系好很重要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如何将生活实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还原一个纯洁的师生关系
如何关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