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决“无米之炊”,激发写作兴趣

2017-09-01黄晓虹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伯牙海鸥范文

黄晓虹

作文教学是最让小学语文教师头疼的教学。什么样的作文教学课才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好课呢?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在哪里呢?我认为我们的学生,特别是作为农村的孩子,作文课上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没有写作素材,上作文课时题目一出来,大部分学生就两眼盯住天花板,皱着眉在那儿冥思苦想,最后就像挤牙膏似的干巴巴地写出二三百字。因此研究作文材料的来源,探索儿童获取作文材料的心理,提高他们获取作文材料的能力,成为当前每一位教师最为关心,值得探讨的问题。

有一个著名教育家曾经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好像溪流。如果把作文比作蓄水的水库、小河,那么在作文这个水库、小河里想要贮满清澈的活水就需要生活的源泉不停地涌出来。生活是辽阔的海洋,在儿童生活这个广阔的海洋里可提供他们的作文素材真是太多了。只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才能源源不断地为孩子们提供有真情实感的、生动形象的作文材料。因此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收集到有用的作文素材。

一、引导学生从身边寻找写作材料,激发写作兴趣

日常的家庭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最好材料,但是学生不知为什么却常常觉得无话可写,即使写了,笔下的文字也是干瘪干瘪的,缺乏真切感受。主要原因是有些学生对自己身边的事物没有留心观察,平时也不注重写作材料的积累。怎样才能从身边寻找写作素材呢?首先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自己身边的细微事物,积累生活素材。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平时生活中孩子的吃穿住行、日常活动,大人之间的谈话交往,都包含着丰富的写作素材。平时要留心观察他们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体会他们动作神态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性格特点,并及时把捕捉到的素材写进日记里。只要长期持之以恒地细心观察,作文的材料就会像活水的源泉一样源源不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另外还要不断传授学生观察的方法,如抓住特点观察,要按顺序观察,还可进行对比观察、重点观察,还要启迪学生在观察中进行想象,使被观察的事物更具体、更形、更深刻。如布置学生写《第一次杀鱼》,写之前先让学生回家到市场买一条活鱼,让他们请家长当指导老师,操刀进行杀鱼。叮嘱他们杀鱼时注意留心自己杀鱼时的顺序、动作和内心感受。由于事先布置学生体验,作文的素材有了,学生写起来得心应手,作文生动形象,不像之前写的流水账似的作文了。

二、抓住时机即兴写作文,激发写作兴趣

既然现场有一个很好的写作素材,我们就应该及时的利用起来,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描写真实的场景,表达真情实感。记得有一次学校临时有事通知班主任开会,上课的我向学生请假十分钟去开会,交代值日班长管好班级。没想到老师前脚刚走,班级就像一滴油落到沸腾的油锅里一样炸开了锅。起先只是窃窃私语,后来声音逐渐大起来,有的同学站起来发表演说,有的同学抱着扫把边弹“吉它”边表演独唱,有的前后桌同学在表演“武打”……把班长管教的话当作耳边风。我开完会向教室走去,老远就听见教室里传来吵吵囔囔的声音。走近教室,听见教室里的吵闹声震耳欲聋,只差没有掀翻屋顶。看到这种情景,我异常生气,正想冲进教室好好修理他们一番,可转念一想,何不利用这一场景写一篇作文呢?想到这儿,我就走进教室,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上《当老师不在的时候》,请同学们以这个为题目当场写作文。由于事情刚刚发生,学生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于是立刻拿起笔埋头认真地写起来,一篇五六百字的作文一节课就写完了,而且内容写得情真意切,诙谐幽默,形象生动。通过即兴作文,学生逐渐明白作文就是再现生活,只要抓住每一个观察机会,就有东西可写,作文并不难。

三、借助范文指导学生进行仿写,激发写作兴趣

仿写一般可以分为仿篇和仿片断。仿篇的方法是从整体上模仿范文的方式,范文的來源很多,可以是学过的课文,教师的下水文,学生的优秀作文,报刊杂志上的好文章等等。但不是所有的名篇佳作都可以作为学生仿写的作文,选择范文要按学生的写作的实际水平进行取舍。不能高于或低于学生本身智力发展可能性范围的东西,所以选择略高于但又适合学生实际写作水平的文章做范文为好。如学习了《彩色的非洲》一文,让学生明白课文采用总—分—总的写作方法,而且每一个自然段都围绕每自然段的总述句来写。明白了课文的写作方法后,然后让学生借鉴本文的写法,我安排学生以《彩色的……》为题进行仿写,省略号内容可以写学校、家乡、季节。这样,就自然而然地把读与写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课文的范例作用,达到了由仿到创,由读到写的迁移。

仿片断,就是学习课文中的某一段落的写法,然后让学生模仿,进行写段的训练,为帮助学生写整篇作文做铺垫。课文中虽然有很多精彩段落,但并不是每个段落都适合进行片段练习的材料,而是需要老师精心挑选适合学生仿写的片段。如《威尼斯的小艇》的第四自然段,第一句先总写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第二、三、四句围绕第一句从行船速度极快、拥挤时、极窄时几个方面具体描写船夫的驾驶技术高超,第五句通过写两岸的建筑物飞一般的往后倒退来烘托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很快懂得了围绕总起句如何把一段话写具体的方法。然后让学生根据这段的写作方法以“大年三十的晚上,我家热闹极了。”为总起句仿写一段话。由于此时学生掌握了围绕总起句如何把段落写具体的方法,因此写出的段落都很精彩具体。

总之,从仿到创是仿写训练的基本途径,模仿是手段,创作是目的,创作是起始,创作是结果,要在“仿”中求“创”,“仿”中求“活”,“仿”中求“新”。

四、结合教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写作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生动形象的课文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能够充分挖掘课本教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这既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本内容,又能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写作材料,大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培养学生的写作想象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训练:①补写。如课文《金色的脚印》中没有交代正太郎摔下悬崖后是如何得救的,这是个悬念。我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以《正太狼摔下悬崖后》为题,把正太郎得救的过程写具体。②补白。如学习《伯牙绝弦》一课,学生在理解伯牙与子期的感情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伯牙与子期相约来年八月十五再相聚,没想到第二年伯牙准时赴约时,见到的是子期的墓碑,面对冰冷的墓碑,伯牙心里会想些什么呢?通过这个问题的练习,让学生能走进伯牙的内心世界,从而更深刻领会伯牙对子期的感情。③续写。如教完《老人与海鸥》一文后,老师启发学生想象“课文中的老人去世后,海鸥们经历了哪些事情?”听了老师的问题后,学生甲说:“每到冬天,海鸥仍然回到昆明翠湖公园找老人,只不过海鸥找的是老人的塑像。”学生乙说:“老人虽然离开了海鸥,但老人与海鸥的感人事迹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人,有许多爱鸟人士自发地来到翠湖公园,加入到喂养海鸥的队伍中。他们每年冬天也像老人一样一如既往地来到翠湖公园照顾海鸥,海鸥依然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也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水到渠成,这时老师以《老人与海鸥的故事续编》为题要求学生写一篇文章,相信学生很快会挥笔成文的。

“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确实源于生活,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学生提笔写文章就会做到言之有物,写作兴趣就自然而然地被激发出来,老师就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怎么写”的训练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伯牙海鸥范文
保护海鸥蛋
高山流水
万鸟岛
春色几许(简谱)
伯牙:自然是最伟大的老师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书面表达题参考范文
伯牙学琴
爱美的小海鸥
学滑板的启示
海鸥为什么追着轮船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