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霍邱:探索家校同读共育课程

2017-08-31董艳

教育 2017年33期
关键词:家校诗意乡土

董艳

在农村,留守生太多,家校联系工作很难开展,在农村,应试教育在每个人的心里根深蒂固,阅读推广工作更难推行,爷爷奶奶无法给予孩子一个适宜的阅读空间,氛围更是谈不上。然而,我还是以课程为纽带,做起了农村家校建设,将阅读推广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孩子的心里。

一、开启阅读之门

1. 建立家校qq群,争取家长们支持阅读。

为了更好地与孩子们的家人进行沟通,向他们介绍阅读,2013年10月17日凌晨1时,不是班主任的我,建立了家校QQ群——2013乡土乐。

借助这个群,我不停地写信,不断地发家教文章、展示读书卡、独自出钱购买并赠送读书袋……爷爷奶奶们不反对孩子们读课外书了,奔波在外的爸爸妈妈们,激动了,感动了,行动了。

成立家委会,不停地写信,不断地发阅读文章,不时地展示孩子们的阅读作品化作业……群里有人没到月底就开始操心下个月的共读书目了,有人从千里之外寄来了共读书籍,有人义务为孩子们购买书籍了,有人晒孩子的假期读书照片了,一些爷爷奶奶不打牌听孩子读书了……

虽然,在城里这是最简单不过的事情,但在农村,传统教育下,被应试教育捆绑的乡土,一代代质朴的父老乡亲那里,阅读就是那么困难,可以说是举步维艰,我还是走了下来,让人感动的是我们那些奔波在外的家人们(对于我班家长的称呼)对于班级阅读的支持,虽然,他们不能做到亲子共读,但他们对阅读书籍的选择、购买、阅读操作都给出了最大的努力。

2. 贴标签,引领孩子们爱上阅读。

一、二年级起,为了把阅读浸入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在《那诗意在乡土的歌》的课程行走中,我自创开启诗,每一个黎明,孩子们都会在我的送诗《爱读书的一(2)班孩子》《爱读书的二(2)班孩子》开启新的一天。

没有说教,甚至也没有个别教育,一个个黎明贴下来的标签把孩子们领进了书的世界。做一个爱读书的孩子,这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使得他们对于阅读的热情高涨,这是我远远没有想到的,而这些,要得益于一个个黎明的吟唱,这吟唱打开了孩子的阅读之心。

三年级,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很多习惯将在这里破土而出,在萌芽的状态中走出来,成为幼苗,幼苗的成长不仅需要阳光还需要水分。我所能给予的便是那水分。把阅读融入生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我开始了另一个标签的设计。

一天之计在于晨,与黎明共舞,《那诗意在乡土的歌》的清晨

吟唱再次成为我贴标签最好的

时机。

很多时候,明明知道某个孩子昨晚没有阅读,我也不去揭穿,还是想让他在众多的“我读书了!”的声音中意识到“大家都读了,只有我没读,今晚一定要读了!”通过这种反思,接着给自己贴上“读书人”的标签。不断地贴标签给予了孩子定性的导向——我是个读书人,我要阅读。而这种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一方面指引着孩子的行为,另一方面也会促使着这种行为不断地得到强化、保持,最终形成习惯。

二、共建阅读生活

情系教育!我逐步意识到:语文科可以有多个语文课程或多种样式的语文课程!爱植乡土!告别无数个不眠之夜的孤寂吟唱,我凭着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农村孩子语文学习特征的粗识,带着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浅薄认识,携着对新教育儿童课程的点滴体会,携手家人们,开启了我们的“乡土乐”这一大读写课程体系。

1. 远方的诗。

傍晚,我们雕刻“远方的诗”。我借留守儿童这一个教育难题为突破口,在农村与城市之间架起桥梁,开启了孩子和父母之间每周一封信的书写,让城市的社会生活经由成人的文字传向孩子,让农村的社会生活经由孩子的文字汇给父母,打通时空阻隔,传递中,教育更加溫暖。

2016春学期开学第三周,郑恩耀给妈妈的信中这样说:“亲爱的妈妈,您怎么样了?您的身体好吗?最近吃得好吗?活难不难?会不会干呢?我的学习您不用担心,我会很努力的……”

妈妈给她的回信:“可爱的儿子,妈妈很好!吃得好,住得好,工作也好!就是想你了!只要你健康成长,妈妈什么都好……”

每每在群里看见这样的信,我的泪就止不住往下流,我知道,我的坚守是有意义的,我的执着也是有价值的,我愿意在孩子们与其家人之间传递温暖,让农村的孩子不再因留守而孤单,农村的教育不再因缺失家庭教育而

孤立!

2. 品味乡土生活。

课外,我们“品味乡土生活”。每逢传统节日、物资交流会、四季农耕……我和孩子们就会走上街道,走进超市,走上晒谷场,走进田间地头……用我们的眼睛观察,手中的彩笔描绘,深情的文字书写……一篇篇文章,一首首小诗,一幅幅手抄报把我们农村社会描摹。

乡土是什么?一曲扣人心弦的歌!一首荡气回肠的诗!一幅不拘笔墨的画!一本回味无穷的书!一页需浓妆淡抹的卷!用我们的心,我们的灵魂,还有我们的生命,歌唱她!

3. 萤火之光。

在我的不断努力下,全国第一个农村新教育萤火虫分站——六安预备站成立后,汇集群里各地父母的力量,在各乡镇老师的协助下,进行农村家庭教育的线上、线下交流,让身边的育儿故事及阅读经验在分享交流中逐渐改变农村家庭的教育思想,扩大我们的教育范围和内容,净化、完善我们的教育环境,让农村的教育真正成为一个大家庭!

走出去,把阅读推广,让更多的农村孩子享受阅读的快乐,一直是我的意愿。所以,有学校邀请,我的第一个话题便是阅读推广。在本镇村级完小高镇小学,我是带着《上下五千年》去推荐的;曹庙镇中心小学和高塘镇中心小学,我带着《安徒生童话》的读书推荐和三年级孩子们交流了阅读的方法,并和老师们交流了教师阅读的心得;岔路镇中心小学和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我带着《格林童话》的阅读推荐和孩子们分享了阅读的乐趣。

一天又一天,我和孩子们一起穿越童诗童书,在各种具有乡土气息的课程中行走,我们的故事也在QQ群中、随笔帖上、微信公众平号里被远在他乡的家人们熟悉,我们带着一颗颗朴素的心向着浪漫的诗意生活走去。我们的心得到了丰盈,也因课程紧紧地拴在了一起。

三、摸索阅读评价

结合各种课程,我们开启了“作品化”作业这一具有乡土气息的作业模式,孩子们写诗配画,作文配画,制作手抄报,用语文书中的结构写自己的心里话……我们也摸索出了和家人共同的评价方式。

1. 发表式:在“乡土乐”园地,在“2013乡土乐”家校群中,在我们的公众号“诗意乡土”中以照片或文字的形式发表,帮助远在外地的家长们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

2. 家人评价式:远在外地的家长是我们的学习共同体,他们在家校群里,微信公众号下自由评价,给了孩子们许多真诚的鼓励,拉近了城市与农村的距离,也拉近了大人与孩子心的距离。

3. 颁奖式:每个月的总结上,我们分别颁发“阅读之星”“吟诵之星”“配画之星”“善于思考之星”“观察之星”“小诗人”将照片

发在家校群中。

4. 庆典式:每一学期,我们都会对本期的课程之旅进行总结,和孩子们一起享受诗意生活,让孩子们以我多能拿奖,孩子们带回去和家人共享。

在农村,家校工作中,借课程研发,我唯一能做的便是尽我所能,给孩子所需教育,我希望我所遇到的每个农村孩子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生命成长!

(作者单位:安徽省霍邱县试验区户胡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家校诗意乡土
诗意地栖居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被耽搁的诗意
芬芳乡土行
读《乡土中国》后感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