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BL教学模式在颞下颌关节病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7-08-20张清彬邓力张颖何霞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29期

张清彬 邓力 张颖 何霞

【摘要】颞下颌关节病是口腔医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内容,其内容较为深奥难懂,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效果较差。为解决学生在学习颞下颌关节病时的困难,寻找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PBL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式教学,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经采用该模式反复实践并不断完善,发现该模式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密切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促进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以及临床思维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PBL 颞下颌关节病 口腔颌面外科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9-0256-01

颞下颌关节疾病,作为口腔的“四大疾病”之一(龋病、牙周病、颞下颌关节病、错颌畸形),是口腔专业必学的疾病病种。颞下颌关节病发病机制、病因不清,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抽象难懂,对于口腔医学专业学生而言,是比较难学的课程内容。因此如何将这些知识点变得浅显易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已经成为教授此章节内容的口腔颌面外科教师不断探索的目标。传统口腔颌面外科教学的“理论靠课堂,实践靠病房”方式频现弊端,教学方法进行相应改革势在必行。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是近年来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医学教育模式。该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平台,以小组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性[1]。本文就PBL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实施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

PBL教学法的特征:1.以问题为中心。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中,PBL教学法区别于一般的“填鸭式”教学,传统的“一板一眼”的授课模式不利于医学教育取得长足的发展。在颞下颌关节疾病外科教学实践中,PBL教学有利于发现医学问题并引导学生解决医学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讲授医学问题的重点与难点,让学生带着疑惑与问题去学习,发现书本上理论知识难以反映出来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实际医学问题的能力[2]。2.以学生为主体。PBL教学法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的通过问题的呈现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思维。每节课在以2~3个问题为中心的教学中,需要每位学生针对相关问题主动查阅相关书籍与文献,掌握与问题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这样有利于锻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提升学生自学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3.以教师为主导。在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中,PBL侧重教师对学生的引领作用,教师需根据提出的问题,积极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为更好地指引学生的学习,教师首先需要不断促进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真正解决学生临床实践操作能力水平低的问题。教师还可根据回顾临床实习带教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总结分析下一步教学中的重点,积极思考所提出问题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体会,从而为提高教学效果总结经验。

PBL教学法现已被广泛应用临床教学[3],外科临床教学中也常常会应用 PBL教学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4]。近年我院颞下颌关节科临床教学开始采用PBL教学方式,学习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等章节。将PBL的理念应用于颞下颌关节疾病教学上,其学习过程可分为四段:教师背景知识讲解并提出针对性问题,学生针对问题收集资料,小组讨论,解决问题。问题的提出及其对老师的要求:问题是灵魂,课程内容被严谨地安排在这些问题之中,问题设计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如何设计有现实意义的、有价值的问题是对老师的一个考验,其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更要有纵观全局的大局观。具体要求如下:①问题必须能引出儿科学的概念原理;②问题要难易得当,考虑学生自身的专业课水平,符合学生可受用状态;③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动机,鼓励他们去探索;④问题应是开放的、真实的,具有前瞻性。所以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提高综合素质。PBL教学模式不同于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更加重要,除了授课还要引导学生在大方向上不偏离问题,同时要灵活变通,要做到因课制宜。学生和老师的有机配合,才能使PBL教学质量达到最佳。

PBL整个教学过程都围绕问题开展。它通过确定讨论主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将学生引入问题情境。在PBL教学模式中学生是问题的解决者,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技巧与能力。如何搜集有利信息、有价值并紧扣主题的资料,然后进行信息的整合与处理,是复杂而艰难的过程。对学生有较高要求,所以在PBL教学中,应循序渐进,有倾向地培养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同时要借助互联网,搭建教学资源平台,以便学生搜集信息。小组讨论的构建:PBL教学中的学习小组一般由6~8人组成,学生应该独立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而达到PBL的教学效果。小组人员组成应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性以便形成较好的团队关系,小组成员中应具有互补性,小组中各成员应能充分发挥个人的知识能力水平,充分发挥个人独到的见解,团结协作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5-6]。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尤其伴随“健康中国2030”的提出,医学本身的知识也在迅速更新,时代的发展对医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下,为提高颞下颌关节疾病的教学质量,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PBL教学法是教学革新的重要一环。这个变化,必将提高“教”与“学”的效果,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做出“助推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Richard B, DavidI, DerekL.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medical school:another case of the emperors new clothes [J].Advances in Physiol Edu,2005(4):194-196.

[2]郝风芹.PBL案例法在眼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2):14-15.

[3]闰玲,马萍.PBL教学模式在临床血液學与检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继续 医学教育,2014,28(2):82-83.

[4]牛建华,王伟,刘仕琪.PBL教学法在普通外科临床教学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3):110-111.

[5] 陈嘉营,郑小薇,徐威,等.PBL教学法在眼科学见习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J].实用预防医学,2009(1):187-189.

[6]蓝倩倩,李敏,曾思明,等.眼科教学改革与优化的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12(6):1094-1096.2011,13(2):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