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2017-08-20黄伟刘吉普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29期
关键词:课堂评价机械制图教学方法

黄伟 刘吉普

【摘要】《机械制图》是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针对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机械制图 教学方法 启发教学 课堂评价

【基金项目】湖南省201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669)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9-0222-01

《机械制图》是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是一门研究解决空间几何问题及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理论和方法的课程。是机械类学生最早接触到机械专业内容的课程,以主干课程的角色,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逐渐发现,学生的学习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由于课程中相关部分理论性较强,学生反应学习很困难,学习动力不足;制图课程中物-图的相互转换,需要学生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但部分学生恰恰这方面很弱。

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在此谈谈機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设想。

要学好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关键在于摸清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并找到解决办法。本课程的重点包括:三视图的投影关系、组合体的三视图和零件图、装配图的表达与分析等;而空间几何问题、由图到物和由物到图的转换、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表达方法及尺寸标注等则是教学的难点。要解决这些重、难点,可从如下方面进行探索:

一、合理科学安排教学知识模块

将机械制图知识分为基础和提高部分,并引入工程实例,逐步提高,提高学生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能力。在基础部分,从点的投影开始逐步加入轴测图,以提高学生的物—图转换能力。在提高部分,深入讲述机械制图的理论部分。

在教学内容上与课程体系改革方面,主要还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为主线,各种机械工程图样的绘制为主要内容,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精选本学科中最基本、最重要、最精华的部分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去粗取精,精益求精,突出重点,攻破难点,深入浅出,使学生能举一反三,注重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教学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完善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手段相互结合的方式,实现黑板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手工模型与数字虚拟模型相结合。

二、注重启发教学

采用将《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与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图样智能理解等学科前沿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多向思维。对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探索和研究。

所采用教学方法与手段可按以下原则制定:

(1)高度重视和强化投影理论基础的学习、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空间逻辑思维能力。

(2)教学内容建立于工程背景之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重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课程教学立足于长远,重视知识获取的可持续发展,重视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延伸和拓展,力求涉及相关学科的前沿进展,注重开始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

三、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

任课教师应结合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指南,内容包括课程特点及培养目标、教材处理及参考书目、考核要求以及每一章的重点、难点和自测题目,并且上网预以公示。同时,课程教学团队在新学期开课以前可对课程的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作业训练、课程考核方式进行讨论。待课程考核结束后对试卷做出严谨的分析,以检验前期制定的相关教学方法的实际教学效果。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教学组织手段,保证《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具体实施方案包括:在保证作图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加强徒手绘图能力、机械测绘和计算机绘图能力的培养。

考虑到学生以后的工作环境,掌握徒手绘图的能力非常必要,因此可专门安排数次草图绘制的训练课,锻炼学生的绘图基本功。安排机械测绘1~2周,对常见的台虎钳、减速器、齿轮泵等进行零件图和装配图的阅读和绘制。

边教边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任课教师在讲授计算机绘图知识时,要充分利用一人一机的教学条件,采用“先示范后实践”或“先自学后教学”的模式,使学生掌握命令又快又好,培养学生实际绘图能力。同时可建立计算机绘图兴趣小组,引导他们掌握轴测图、实体图的绘制甚至AutoCAD 的二次开发等相关知识。

经常进行作业点评、优秀作业评比等,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可尝试在绘图教室展出优秀的作图作业,使学生有了学习、参考、模仿的目标。同时,可建立《机械制图》的在线课程,在该课程网站中,可建立电子模型挂图库、动画库和教师教学课件等,学生可以随时查询和参考。另外可向学生推荐《机械制图》的国家精品课程网站,扩展学生的学习渠道。

四、建立教学课堂评价系统

课堂评价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课堂学习的内容与质量而设计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学生的评价反映课堂的教学效果,是微观层面的课堂评价活动。

教师可针对某一知识点设计一套考评的方式,在学完该知识点后,对学生进行考评,以判断教学质量,考评不定时不定点,由任课教师灵活掌握,考评的时长一般为5-15分钟。主要有基于教学目标的课堂评价和基于问题的课堂评价。课题组老师将整个课程内容根据知识点分为若干母目标和子目标,对每个目标分别制定各自的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使用本课程的教学评价系统,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如在讲述直角投影定理时,可制定判断题的考评方式,由学生在5分钟内完成。在讲述尺寸标注时,可给出一个典型例题在黑(白)板上,先请一个学生标注,然后由其他的学生评价,最后由老师点评。

猜你喜欢

课堂评价机械制图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机械制图》线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机械制图与CAD教学改革的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基于职业院校《机械制图》的创新方法研究
试论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
巧用课堂评价 提高教学效率
中职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