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提升田径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2017-08-20赵佃雄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29期
关键词:田径中职院校新课程

赵佃雄

【摘要】田径运动是各项体育运动的基础,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提升田径教学质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中职院校应找到影响田径教学质量的因素,进而找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实现田径运动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 田径 教学质量 中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9-0201-01

田径运动是各项体育运动的基础,田径运动能够有效增强人的综合运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中职院校田径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能胜任学校体育教学、竞赛、训练等工作,并能够开展体育指导工作、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因此,提升田径教学质量是支撑我国田径运动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田径教学领域也要适应新的发展,本文旨在探索提升田径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一、新课程背景下田径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对田径教学的定位不够清晰

中职院校田径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对田径课的定位不够清晰,这就会导致教学目标没有精准定位,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全面发展没有联系在一起。此外,中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实用性人才,但是田径教学却属于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导师田径教师把握不住方向,无法准确定位田径教学中的各种活动,从而使教学活动缺乏实效性。如果单纯定位技能的提升,势必会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目前,中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丰富多彩,对田径教学不清晰的定位,就会逐渐使学生失去热情。

(二)田径教学的实效性不强

中职院校田径教学中还存在实效性不强的问题,这个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非常突出。首先表现在教学活动过于理论化,这主要源于一些田径教师过多的讲解田径的相关理论,较少涉及实践练习,所以学生尽管掌握了一定的体育理论知识,但是缺乏相应的体育实践能力。其次,教学过程缺乏创新,教学手段单一、枯燥,脱离学生实际。最后,教学活动过于形式化,不管哪种田径教学项目,都是按照统一的流程进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三)田径教学的方法缺乏创新

中职院校的田径教学大多还在采用以往的示范式教学,教学方式和手段单一枯燥,田径教师对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和实践,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竟较少使用教育技术手段,尽管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早已引入多媒体教学,但是大部分田径教师都不会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如果教师在田径教学中不肯深入研究,势必会造成学生对田径课失去兴趣。此外,硬件设施不健全,目前,很多中职院校盲目招生,却不在硬件设施上下功夫,设备设施严重落后,学生上课找不到应有的设备,也对田径教学产生了不良影响。

(四)田径教学的考核不够合理

考核也是田径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田径教学的考核不够合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学习态度、学生的努力程度都无法体现,只是简单的从学生出勤率、课堂表现、考评分数这三个方面进行考核,而田径教学的考核成绩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有些学生态度不够端正,但是在最后考核中成绩较高,而很努力的学生可能获得的分数较低,这会大大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二、新课程背景下提升田径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一)准确定位田径教学的目标

中职院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教育理念对田径教学进行准确定位,由于中职院校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所以在开展教育活动中不能过于专业,定位不能太高。对田径教学的定位应当符合中职院校的教育功能,即培养适用于社会的专业性人才,所以田径教学应当培养学生的身心体魄,以适用于社会需求和工作要求。处理强健的体魄,还要让学生在田径运动中培养竞争、合作精神,这样在步入社会后能够正确的面对困难,勇往直前。

(二)提升田径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学资源不足是造成田径教学质量差的主要原因,而教师负担过重会造成教师资源的稀缺,目前的田径教师既要进行课堂教学,还要进行室外教学和器材教学等,繁重的教学任务使教师无法沉下心来创新教法、研究教学内容。中职院校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为教师提供便利,以教师为主进行教学管理,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动性,使教师乐于研究,形成教学特色,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平台参与学习和培训,提升其综合素质。此外,還可以引进优秀的教师资源,在科研和教学质量方面做进一步提升。

(三)创新田径教学的方法

田径教学质量的提升不能单独靠示范讲解,要加入学生的理解,并将田径课堂上的内容学以致用。田径教师要想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不能让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应时刻以学生为主体,了解各位学生的需求,加入互助性练习,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教学手段,而不仅仅采用示范式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增强成功的喜悦,发挥田径运动的真正价值。

(四)完善田径教学的评价体系

首先要将单纯依靠最终成绩评价改为对学生个体的综合性评价,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综合分析。其次,应确立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最后,要丰富考核评价的主体,大胆采用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方式。评价体系应在此理念指导下推行具体的评价标准,提高田径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实现推进田径教学质量提升的目的。

要提升田径教学的质量,一定要从观念入手,准确定位田径教学的目标,发挥田径项目在学生身心发展的培养作用,切实分析目前中职院校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找出相应的提升策略,扭转当前田径教学的尴尬局面,充分发挥田径教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涂俊彪,赵先卿,胡振东.高校体育专业田径教学改革的研究[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14(4).

[2]黄松峰.中职院校田径教学的现状分析及改革对策[J].体育学刊,2015(11).

猜你喜欢

田径中职院校新课程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全国田径冠军赛
计数:田径小能手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中职院校Flash动画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中职院校PhotoShop课程教学浅谈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
田径翻身 足球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