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是音乐的小伙伴”

2017-08-20张国枝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29期
关键词:教学思路游戏化音乐教学

张国枝

【摘要】本文以小学音乐教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游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并结合教学经验对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并指出了进行音乐游戏活动时的注意事项,以期对改善小学音乐教学现状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育 音乐教学 游戏化 教学思路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9-0200-01

一、小学音乐游戏化教学的重要作用

(一)游戏化教学能够将音乐理论变得形象生动。通常,音乐游戏都是教师事先精心设计和编排的,不仅内容符合教学要求,且形式也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性,能够有效保障教学效果。例如,但凡在讲解乐理基础知识时,学生多数无精打采,昏昏入睡。对此,为调动课堂气氛,可组织学生进行一场走秀活动,将讲台当作舞台,安排几位学生以模特身份“登台”,配以颇具律动感的音乐,以此调动学生积极性,渲染课堂音乐氛围,同时训练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又或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基础音符比作台阶,让学生扮演小青蛙的角色进行跳台阶比赛,如此反复,便能准确识别和牢记这些音符。

(二)游戏化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合作与探究能力。即,在教学中融入游戏活动,让学生分饰乐曲中的各种角色,并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和配合,如此不仅能够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水平,还能对学生形成激励作用,促其为扮演好角色而不断学习思考,揣摩角色特质,把握音乐节奏与表演行为的有机结合。

二、小学音乐游戏化教学的开展思路

(一)利用游戏创设活泼轻松的课堂氛围。传统音乐教学通常是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与其他文化学科课堂一样沉闷、无趣,而这显然是不对的,也是不应该的。音乐的本质就在于为人们提供快乐,感受音符串成的乐曲的悠扬和深刻,是一种美的熏陶和享受。而游戏化教学,恰好能够为音乐课堂带来这些元素,既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相互感染轻松、活泼的情绪,还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参与度,从而使得枯燥、生涩的音乐理论知识在游戏实践中变得形象具体,便于理解和记忆。换言之,这既与音乐的运动特性相契合,又满足了小学生爱玩的心理。例如,在传唱歌曲《小红帽》时,可采取以下形式开展音乐游戏:首先,安排几位学生分别扮演小花小草、小红帽、大灰狼;在角色分配好后,再给学生们相应的头饰,以便于识别相互身份。接着,播放音乐,开始表演。至于每个角色在哪一段音乐时出场,用什么动作表现、用什么节奏来配合音乐,就让学生自由发挥。但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不动声色的时刻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以及行为与音乐的协同状况。让学生从音乐中来,再到音乐中去,感受音乐的流动,旋律的起伏,节奏的跳跃,音色的变化,最终收获艺术的熏陶。

(二)利用游戏提高学生音乐学习参与度。高尔基说:“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可见,快乐的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哪里有孩子,哪里就有游戏。因此,音乐教学中的游戏应用,要基于音乐学科特性,巧妙地将游戏与教学结合,利用生动有趣的情节、色彩鲜艳的图画等吸引学生参与,通过不同形式、内容的游戏来展开对不同音乐形象的联想,深化对不同乐曲的理解。例如,在传唱歌曲《对鲜花》时,可先组织学生进行“鲜花知识大竞赛”的游戏,让学生探讨和收集关于各种鲜花的知识;然后,教师在进行相关提问,利用竞赛意识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在知识抢答游戏中获得知识,同时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这个游戏的过程中,当学生思考问题时,可继续播放歌曲《对鲜花》;而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则停止播放,以此帮助学生深刻歌曲旋律,加深歌词记忆,同时也可以为后期教唱环节做好积极准备,提高教唱效率。

(三)利用游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音乐是音乐游戏的核心,游戏只是学习音乐的方法手段。所以说,音乐游戏必须始终围绕音乐展开,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流动,通过游戏训练听觉、视觉,学会并掌握如何听辨音准、旋律、节奏、节拍、速度等,从而达到音乐学习的目的。例如,在学習乐曲《雨的节奏》时,可结合音准游戏。首先,教师可播放课前准备好的各种雨的声音,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然后,再用生活中的音源来模仿各种雨声,小雨——轻擦玻璃;大雨——用塑料瓶摇晃绿豆;暴雨——用力摇晃笔盒。接着,让学生在沙锤、响板、铃鼓等乐器中选择对应的各种雨声。又或是开展“认朋友”的游戏,将“C、D、E、F、G、A、B”做成与琴键一样大小的卡片,让学生反复听琴键弹出的“1、2、3、4、5”各音;再让学生出示写着相应音名的卡片,以判断学生音准情况;在弹出“6、7”两音时,出示不同颜色的卡片“A、B”,并将其贴到相应的琴键上,要求学生唱准,并认准其在琴键上的位置。在找到“A、B”位置后,让学生依次找到“C、D、E、F、G”在琴键上对应的位置,以此有效巩固和训练学生的音符识别能力和音准能力。

三、小学音乐开展游戏化教学的注意事项

在小学音乐游戏化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是游戏化教学的目的不是游戏,不是玩乐,不能让学生在完成音乐游戏后,仅是体验到游戏的快乐,而没有学到音乐知识。要注意游戏化教学只是音乐教育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游戏玩乐的同时,体验到音乐的乐趣、学到音乐知识。所以,教师在设计游戏时,应抓住音乐游戏的趣味性和音乐性双重特点,结合具体学情,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找准音乐和游戏的契合点,以此通过音乐游戏切实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启发学生的音乐思维,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意识。

此外,还要注意的是,小学音乐游戏化教学同样必须遵循因材施教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推行个性化教育。即,不同年级的学生认知发展和思维发展水平不同,所以不同年级的音乐游戏的内容也要不同。例如,低年级学生活泼爱动,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所以可利用音乐游戏的趣味性来吸引其注意力;而中年级学生感官能力有所发展,所以在进行游戏设计时要注意以思维活动训练为主,引导学生联想和思考;高年级学生各方面都得到了一定进步,此时的游戏设计应重点以学生兴趣点为突破口,保持学生对音乐游戏参与的积极性。

结语

现代教育观提倡任何学科教学都应“以学生为本”,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热衷游戏玩乐是小学生的天性使然,将游戏融入音乐教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积极、主动地进行音乐学习活动和游戏活动,对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皆具重要作用。但于实践中,音乐游戏化教学仍有许多有待完善之处,需要各位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钻研和开发更多适合当代学生音乐学习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游戏,真正意义上实现在“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晶.用游戏点燃音乐学习激情——小学音乐教学游戏化漫谈[J].文理导航,2016(4).

[2]王超.浅谈小学音乐游戏化教学的应用[J].教育,2017(3):00025-00025.

[3]秦小芸.学音乐课堂游戏化教学之我见[J].教育,2015(35):283-283.

[4]许红樱.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音乐律动游戏[J].儿童音乐,2015(1):44-48.

猜你喜欢

教学思路游戏化音乐教学
浅谈我园美术园本课程游戏化的开展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教学设计
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