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核心素养,构建多元化教学课堂

2017-08-20邓玉珊严赞开衷明华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29期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核心素养

邓玉珊 严赞开 衷明华

【摘要】改变传统教学中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高他们在学习中的发展空间[1],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基础上,融入核心素养的理念,全面发展学生,培养他们自主地获取知识、勤于实践的习惯和综合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 多元化教学 自主构建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9-0162-02

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1.教材依据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2《化学肥料》。

2.教材分析

①从教材编排来看,本节的内容是化肥的简介和鉴别,教材密切联系人类的健康与环境,用具体的真实数据使学生知道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

②从教学价值来看,本节课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化肥,帮助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认识人与自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化肥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中的应用,能用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②初步学会如何用简单的实验鉴别生活中常见的化肥。

2.过程与方法

①初步学会如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和化学语言[2]表述有关的信息,运用分类、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②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并赞赏化肥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辩证地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逐步树立珍惜资源、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

确立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新课程[3]要求、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

教学重点:化肥的简介和鉴别

教学难点:化肥的鉴别

四、教法学法分析

1.教学内容

1.1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1.1.1教师活动

【多媒体教学】播放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并且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片麦田”“十里果香”的图片。

【提出问题】“一片麦田”“十里果香”和歌曲都表达了丰收的喜悦,那么,同学们认为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因素有哪些呢?

学生活动

【欣赏歌曲】【自主发言】天气;土壤;化肥;农药等等

1.1.2教师活动

【讲解】同学们讲得很好。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很多因素,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化学肥料(以下简称化肥)。土壤所能提供的是有限的,因此要靠施肥来补充,使农作物增产。

【多媒体教学】讲解化肥的演变过程:有机天然肥料-化学肥料。用多媒体演示:图1998年-2012年化肥施用量及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1.1.3教师活动

【继续讲解】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需要多种化学元素,其中碳氢氧元素需要量最大,通过光合作用而获得,其次是氮磷钾等,需要从土壤中获取,这个时候就需要人工施加化肥来供给农作物的需求。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化肥的知识。

1.1.4教师活动

【多媒体教学】展示化肥的图片和实物,布置学生阅读课本P80,后分组讨论,最后总结出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的概念,化学成分以及它们在农作物生长中分别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1.1.5教师活动

【多媒体教学】展示一幅分别缺乏氮、磷、钾元素的农作物,让学生根据病症说明缺乏哪一种营养元素?

【讲解答案】肯定(或纠正)学生的回答,并投影出正常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对比学习。

1.2辩证地看待化肥的利与弊

1.2.1教师活动

【过渡提问】化肥对农作物的增产起到很大的作用,那化肥是否使用的越多越好?过量使用会产生什么后果吗?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请同学们分成两组进行一场辩论比赛。辩题是“化肥的使用时利大还是弊大?”正方观点是化肥的使用利大于弊,反方观点是化肥的使用弊大于利。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分组讨论】【进行辩论】正方观点:现在人类90%的食物能量依靠耕地,地球1/4人口的食物是靠化肥增产获得。化肥的使用不仅提高粮食的产量,也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综上,化肥的使用利大于弊。反方观点: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化肥生产国和消费国,其中50%以上的化肥未能被农作物吸收和利用,其中磷的使用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质恶化、鱼类大量死亡;同时,化肥的过量使用造成农民生产成本增加,导致农田净收入减少10%-30%,综上,化肥的使用弊大于利。

1.2.2教师活动

【总结陈词】感谢同学们精彩的辩论,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合适的就是最好的,过量就会造成负担。农药的使用有何尝不是呢?化学产品的使用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使用不当就会对人类、环境产生危害,现在同学们知道了吗?

1.3尝试编制化肥使用说明书

1.3.1教师活动

【过渡讲解】化肥的地位无可替代,但使用不当就会带来危害,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就显得非常重要,同学们可以帮助农民伯伯编制化肥使用说明书吗?

【继续提问】要想正确使用化肥,必须了解它的有关性质,我们以一种常用的氮肥——碳酸氢铵为例,探究如何识别和使用化肥。

【实验探究】提供实验器材,指导学生分工合作,探究碳酸氢铵的外观、气味、水溶性、稳定性和碱反应

学生活动

【分组合作】【动手操作,实验探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并记录现象,根据性质完成表格的使用注意事项。

1.4课堂小结

【小结】今天学习化肥的知识,知道化肥种类和主要作用;通过辩论赛,学会用辩证的思维看待化肥的利弊;还一起编制了碳酸氢铵的使用说明书。

五、板书设计

1.化肥的简介

2.化肥使用的利弊?

正方观点:

反方观点:

总结陈词:

3.化肥的鉴别。

以碳酸氢钠为例,記录实验现象。

参考文献:

[1]郭瑞春.化学核心素养的养成探索——以物质的量教学为例[J].教学参考,2016(06)

[2]左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走向核心素养为本[J].课程·教材·教法,2016(02)

[3]刘启迪.高中课程改革如何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J].当代教育科学,2016(12)

猜你喜欢

多元化教学核心素养
初中语文的多元化教学法探讨
多元化教学应用于高师昆虫学课程的实践
论多元化舞蹈教育及其方法
刍议初中物理概念的多元化教学策略
浅谈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