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思维训练

2017-08-20龚晓玲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29期
关键词:小数点多角度解决问题

龚晓玲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9-0137-02

《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解决问题”的总目标中明确要求: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因此,我们可以说,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是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做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还得从多角度思维训练着实。以下便摭拾日常数学中的一些活动加以浅析。

一、思维训练应体现开放性。

教學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这是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由此,我们必须大力提倡在课堂中坚持开放式教学。而许多教师对于“开放题”只为少数或个别开放,“选做题”只是“选学生”来做,这是极不利于训练学生思维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重视教材中配置的开放题,而且有意识的设计一些开放题,选择适当的时机,以灵活的方式渗透到教学中去,引导学生去多角度、多渠道解决问题。

例如“笔算两位数加法”的教学前,我先出示“25+38”的计算让学生独立思考,鼓励他们用自己学过的知识通过变一变来解决它,学生的众多的解法就在此时出现了。(注:生表示的过程略,具体过程归纳如下)

生一:25+38=25+5+33=30+33=63

生二:25+38=25+30+8=55+8=63

生三:25+38=20+30+5+8=63

生四:用竖式计算■

几乎很多学生都能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去理解新知识,去解决它,这说明了,给予学生机会,不要在思维活动中干涉他们,学生的聪明和智慧就立刻表现出来了。应该说,无论一种角度的理解都体现了其合理性和灵活性,这当然归功于开放式的思维训练。学生有了这样的思维方式作基础,解决问题是能做到事半功倍的。

二、思维训练应体现层递性

让学生学会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多途径解决问题也应该体现层递性。即以阶梯式的思维训练为载体,让学生的探究活动持续深入,从而发展创新思维。因此,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认知层次,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有层次的,递进式的思维训练,留给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究与解决问题的空间,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去思考、去解决从而主动完成知识的迁移和内化。

在实践中,完成这样的过程是需要有一组精心设计的习题为辅助的。这里引用黄爱华老师的一个案例借以说明。在“小数乘法”的巩固练习中,教师针对小数点的处理设计的练习如下:

1.不计算,直接说出下列各题的积是几位小数

3.8×0.27 0.14×0.5 0.8×8.1×1.8

2.先给下面各题的积点上小数点,再添上等号。

3.58×0.085 19690 1.54×7.8 12012

3.根据积的小数点位置,在因数上点上小数点。

724

×303

2172

2172

219.372

这三道题的层递性是较为明显的,在第1题中,先是积末尾无0的情况,小数点该怎样点,再是末尾有0出现的情况,最后是三个数连乘的积怎样点小数点,而从整体来看,从第一题到第三题也是逐步升华的,特别到了第3题,习题已经没有了唯一的答案,解答可以是无限多的。如0.724×303、7.24×30.3、 72.4×3.03……其实,我们的每一堂课都应该留给学生更多的省略号,让学生在不单一、不枯燥的空间里自由驰骋。

三、思维训练应体现灵活性。

教师在思维训练时就要注意灵活性,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决不可照本宣科,画地为牢。其实,有经验的教师早已经注意到这些,他们的课堂训练是易操作又有实效的,如:教完三角形的认识,教师并不急于让学生动手操作去画一画,而是同桌同学做游戏,一个同学用双手的手指做各种三角形,另一个迅速把它画下来(此时可以不用尺子),互相评判,这样既训练了观察能力,也为下一步的画三角形做了很好的铺垫,既发展了思维,又培养了能力,确实是一举两得。

在小学数学中,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和教材本身的特点,思维价值丰富的知识发生过程被简化或被扬弃了。教师不应只看到教材中逻辑结论,而是应该让学生多去经历,多去体验思维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

猜你喜欢

小数点多角度解决问题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多角度描写,让人物“活”起来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多角度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两只想打架的熊
一道圆锥曲线问题的多角度思考
小数点移到哪去了
智珠
超级小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