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与英语课堂教学

2017-08-20林海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29期
关键词:思维品质英语教学核心素养

林海

【摘要】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界热议的话题,也是我们广大英语教师关心和关注的研究领域。本文围绕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探讨英语学科教学如何通过对学生思维品质等的培养来强化核心素养教育,提出自己的建议和主张,为核心素养教育结合英语学科教学做初步探索。

【关键词】核心素养 英语教学 思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9-0104-02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北师大予以公布。在此“核心素养”的表述中,是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之核心的。并分“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层面。而且就每个层面又相应地提炼出了“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对于基础教育而言,积极的学习态度、进取心、抗挫力,应该比知识教学、能力训练更重要。“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业特征。人的“核心素养”下的课程统整,课堂、集会中的自控和自律,讨论、合作中的秩序和包容,可以统整所有的学科;学校运动会上的拼搏、包容、团结、意志,也可以统整所有学科。关键是教师的职业素养要回归,回到“育人教书”,先“育人”再“教书”。

一、教科文组织的研究报告

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研究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以下简称《反思教育》),提出教育应负的责任和教育的变革,提出要重新定义知识、学习和教育。总的精神如报告导言中说的:教育应该以人文主义为基础,以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文化多样性、国际团结和为可持续的未来承担共同责任。在教育和学习方面,要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将人类生存的多个方面融合起来,采取开放的灵活的全方位的学习方法,为所有人提供发挥自身潜能的机会,以实现可持续的未来,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提出所有青年都需要具有三类素养:

(1)基础素养(foundation skills)。主要指在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素养,如基本的读写算能力,如遵守交通规则、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等。

(2)跨界素养(transferable skills,也可以译为“共通性素养”)。是指可以迁移和适应不同工作需求及环境的素养,如分析问题解决办法的素养、有效交流思想和信息的素养、创新和创造的素养等。

(3)职业素养(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skills)。是指从事特定职业所需要的专门性素养,如医生、建筑师、会计师、教师等特定职业都具有不同的职业要求与专业标准,相互之间有很大差别,不可彼此替代。

这将要求采用开发和灵活的全方位的终身学习方法。由此,报告提出,教育是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采取开放的灵活的全方位的学习方法,为所有人提供发挥自身潜能的机会,以实现可持续的未来,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在英语教学中,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语言能力就是用语言做事的能力,涉及语言知识、语言意识和语感、语言技能、交际策略等等;思维品质是思考辨析能力,包括分析、推理、判断、理性表达、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等活动。文化意识重点在于理解各国文化内涵,比较异同,汲取精华,尊重差异等方面。学习能力主要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交际策略和情感策略。我们现在的外语教学常常是模拟英语国家的环境和人物身份,与英语为母语的人交往,谈论英语国家的日常生活话题,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规范,设计所谓的真实性任务。所以交际语言教学开始时,很多人认为掌握英语就是为了跟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交往,我们所设计的真实任务都是以这个理念为基础,我们让学生学习外语并不仅仅为了让他能够与别人交流,而是要从各个方面改变他的生活,改变他的心智,这才是外语教学的目标。

三、培养核心素养的策略

英语新课程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形成能力,体验情感,感受文化的过程。因此龚亚夫先生创造性提出了英语课程的三维目标,并进行了细致地解读。他指出英语课程目标包括社会文化目标、语言交流目标和思维认知目标。社会文化目标包括:行为规范与伦理美德、社会知识与学科融合、多元文化与国际视野;语言交流目标包括语言运用知识、听说读写技能、语言交流能力;思维认知目标包括积极的思维方式、多层次的思维能力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我们的英语教学应有这三个目标,即语言交流目标、思维认知目标和社会文化目标。同时教师一定要把学生的兴趣、态度和行为方式考虑到教学中,让这三个目标在真正的教学中可以融合在一个教学活动中,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

在英语课堂中通过教学内容或素材,课堂活动内容和方式,以及思维方面的引领的有机结合来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

1.利用听说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语言教学要加强语言的输入,现在英语教材有各种版本,教师应该以一种版本为主,其他版本作为辅助素材,还要广泛收集和利用各种书面和网络资源。可以利用VOA和BBC的慢速英语素材以及新闻英语素材来开展学生听力能力的培养,在听的同时,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开口说英语的能力,使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和思想实际来思考问题和表达思想。并结合听力素材的内容进行目的语国家人文和思维方式方面了解,培养语感,还要进行批判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内化有益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利用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能力

首先把教材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素材,结合教学目标和任务,开展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教学活动,有机渗透思维品质和文化素养方面的教育。对教材里面的文章要精读学习,听说读写结合训练。此外,还要针对所教学生的能力和水品,广泛收集课外阅读素材,保证足够的课外阅读数量。除了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策略外,还要利用阅读素材进行思维和认知能力方面的训练,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和背景知识,通过阅读与作者进行文化交流和思想沟通,要对指定的素材布置课外阅读作业和思考题,利用网络进行同学和师生间的学习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能力。

3.利用写作等课堂内外活动培养素质

由于低年级的学习素材思想性和思维性方面偏于浅显,可以考虑课堂活动方面注意渗透思想性和思维训练方面的要素和要求,可以增加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元素。较高年级的学习素材思想性和知识性较强,注意结合我国现实情况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品德教育要素。利用写作课来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培养和提高思维品质是值得探索的方面。还可利用各种课堂活动和游戏等增加对于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方面训练的元素。

此外,我们要向课外自然延伸,让英语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通过校园文化、英语活动,营造浓烈的英语学习氛围,尤其是打造“疯狂英语”这一英语学习名片,让学生敢于开口,大声朗读,克服语言学习的障碍,减少学习语言的焦虑情绪。用疯狂的精神学习英语,逐步实现由功利性学习到兴趣性学习的转变,从基本会话、基本表达,从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去感悟语言的魅力,旨在培养他们学会欣赏、接纳不同的文化,帮助他们认识到学习英语不只是为了考大学,而是让他们感受到“英语是我们看世界的一个窗口”。

四、结语

总之,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很多,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引领,可以利用广博的原汁原味的语言素材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有机會的话可以为学生创造与外国友人交流的机会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在对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既关注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也关注学生对英语这门学科的情感体验,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认识到具有世界眼光的人才的重要性和意义,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思维品质英语教学核心素养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