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实践

2017-08-20包晓丽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29期
关键词:思维品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包晓丽

【摘要】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之一,它主要包括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本文以人教版Go for it!八年级上第九单元阅读课教学为例,探讨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思维品质的具体实践。

【关键词】核心素养 思维品质 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9-0102-02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既要体现英语学习的工具性,也要体现其人文性;既要有利于学生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又要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1]。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包括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广阔性、敏捷性、独创性和批判性[2]。阅读是一个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充满了积极思维活动的过程。阅读能力是人的思维品质的反映。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关键。下面笔者以在临海市初中英语骨干教师培训班所开设的教学实践课人教版 Go for it!八年级上第九单元阅读课为例,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探讨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课例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阅读课围绕三封电子邮件展开阅读教学。借助话题 Ms. Steen即将离开,学生David 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向全班同学发出一份邀请函,准备为Ms. Steen 举办一个surprise party。学生He Wei 回复了一封电邮接受邀请,而学生Jake 因去武汉看望姑父和姑姑不能参加派对,婉转拒绝了邀请。虽然本课是一节以读促写课,通过阅读这三封电子邮件,归纳梳理出写作框架,让学生学会如何写邀请函,以及如何回复邀请函。此外,通过深入阅读,我们能挖掘出文本字里行间隐含的深层次的意义,比如学生们对Ms. Steen 的情感,Ms. Steen 到底是怎样的一位老师,以及学生们的组织策划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这就需要授课教师抛砖引玉,带动学生进入高层次的思维活动,提升思维品质。

2.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二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初中英语学习,已经具备了初级的听、说、读、写能力,有了初步的自主、合作、分析归纳的能力。通过本单元前几课时的学习已掌握如何口头发出邀请,如何接受和拒绝邀请并陈述原因。本课的话题贴近生活、语言真实,但是新词和短语较多,句式复杂,有一定难度,大部分学生会出现畏难情绪,以至于无法深入阅读。教师的合理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需由易及难,由表及里,层层铺垫。

三、教学实践

通过解读文本,笔者决定采用自下而上阅读法,先处理文本第三段,再处理第一段和第二段。具体教学实践如下:

1.语境导入,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T:I met a problem. I got an invitation from my friend. She wants to have a wedding party in Hangzhou on Thursday. But I have an important test the next morning. Should I go or not go? Can you give me any advice?

S1: I think you should go to your friends party. If you dont go, she will feel unhappy. Its her wedding party, so every friend needs to make her happy.

T: Friendship comes first, so you mean I should accept the invitation.(板书accept)

S2: But in my opinion, youd better not go to the wedding party. The test is more important than a wedding party. I think your friend will understand you.

T: So you mean its better for me to turn down or refuse the invitation.(板书turn down/refuse)

S3: I think you should accept the invitation, because…

S4: In my view, you should turn down the invitation…

【設计意图】

思维的广阔性是指思维活动作用范围广泛和全面的程度。借助真实语境,能够迅速刺激英语思维。笔者通过创设语境,拒绝还是接受朋友的邀请导入话题。通过向学生请求帮助,激活并打开学生的英语思维,让其展开合理想象,得出结论。既做到了语言交际的真实性,同时扫除了新词accept 和turn down对于文本处理的障碍。

2.即时反应,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教师在评价与采纳学生的建议后,决定用e?鄄mail回信,英文版的邮箱里面有许多按钮,让学生快速配对各个按钮的英文释义。

T: Now I decide to turn down the invitation politely. Its time for me to reply to the invitation. My friend is looking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me. By the way, do you know how to write an e?鄄mail? What do the buttons mean? Please help me to match them with their English meanings.

【设计意图】

英语的思维敏捷性是指在进行英语思维活动时,具有当机立断地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用英语思考问题快速灵活,善于敏锐地做出判断。学生的知识愈丰富,联想愈充分,思维也就愈敏捷。Match这一任务设置要求学生根据已知经验迅速做出判断,很好的训练思维的敏捷性,激起他们的表达欲。

3.归纳概括,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在进入文本时,教师先要学生扫读文章,为了对课文有个整体的感知设计了以下提问:

T:Skim the three messages and answer questions .Who wrote them?

Ss: He Wei, Jake and David.

T: Why did they write them?

S1: David made an invitation.

T: How do you know? From which sentences?

S1:…

T: How about He Wei and Jake?

教师顺势和学生一起概括出每段的大意:(1)He Wei accepted the invitation. (2)Jake turned down the invitation. (3)David made an invitation.构建出整体性阅读的框架结构。然后指导学生精读第三封邮件,回答以下问题:

What kind of party is it?

Who is the party for?

When is the party?

Who did David invite to the party?

What can people do at the party?

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深度提问How to make an invitation? 指引学生概括出An invitation should have the reason, time, people to come, things to do…

【设计意图】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以及思维活动的深度和难度[3]。教学时通过设计综合分析类、概括类、推理类等思索性问题,训练学生善于深入地、逻辑清晰地思考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深层内涵。具体而言,可以设计分析文本结构、概括文本主题等分析概括类任务,或者设计词义猜测、作者意图等推理性任务。此环节的设计通过扫读寻找supporting sentences 来推断出哪篇是发出邀请,哪篇是接受邀请,哪篇是拒绝邀请,并让学生深刻领悟发出、接受或拒绝邀请具有象征性的典型句子。通过精读回答问题,概括出写一封邀请函的必备因素,让学生的思维渐进深入。

4.话题讨论,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教师引领学生阅读第二封电子邮件,并抛出话题Jake cant go to the party but he is still going to help out with any of the party preparations, why?

S1: Ms. Steen is their teacher. He likes her very much.

S2: He wants to help David. Its not easy for David to do all the things.

T: So we say teamwork is more meaningful and important. Do you agree?

【设计意图】

思维的批判性是思维活动中独立发现和批判的程度,强调独立思考、善于发问。因此,教师在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可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批判性地思考文本的语言和信息,提出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囫囵吞枣。笔者设计该话题讨论,旨在升华到情感态度教学目标上,得出teamwork的重要性。

5.多方思考,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在处理第一封电子邮件时,教师先让学生提取文本浅层信息What party preparations does He Wei want to do? 再次抛出疑问If you were He Wei, how can you bring Ms. Steen to the party without telling her? Which do you think is the best way?

【设计意图】

笔者提出该设问,激起头脑风暴,指引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思索,既达到训练思维灵活性的目的,也较好的操练了本课的新授短语the best way。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对问题进行多方面的联想,从多角度、多方向的思考。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6.巩固运用,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在读后环节中,教师设计group work:Who are the best planners?

T: Lets plan a party for the person you like.

【设计意图】

思維的独创性即思维活动的创造性,表现为善于独立思考、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敢于突破陈规,提出大胆的设想,独特的见解,探寻具有创新意识的简洁妙法。此环节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目的在于让他们在活动的探讨过程中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擦出思维的火花,激发灵感,大胆创作。

四、结束语

思维品质发展是英语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只有合理运用教材,有效开展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活动,才能全面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促进英语教育目标是实现[4].

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应该将语言教学和思维品质培养并重。教师应深入解读文本,在设计阅读教学任务时,融入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思维方法的训练,制定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思维训练措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通过分析课文来获取文章的隐藏含义。学生在对文章进行分析、辨别的过程中,思维能力也得到潜移默化的发展,从而促进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王雁.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林崇德,胡卫平.思维型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0(1):92-92.

[4]鲁子问.英语教育促进思维品质发展的内涵与可能[J].英语教师,2016,16(5):6-12.

猜你喜欢

思维品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