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温“美的历程”

2017-08-20何立军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29期
关键词:李泽厚教者历程

何立军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9-0100-01

一本不算甚厚的、窄窄的小书,略微泛黄却透出了浓浓的书香:这就是83年版的李泽厚的《美的历程》。从最初的购得至今,近15年了,在这15年中,这本书我不知品读了多少遍,而每一次的阅读,都会使我的心徜徉于“美的历程”之中。

“那人面含鱼的彩陶盆,那古色斑斓的青铜器,那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那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还有那些著名的诗人作家们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冻、积淀下来,传留和感染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绪,经常使人一唱三叹,流连不已。我们在这里所要匆匆迈步走过的,便是这样一个美的历程。”作者以一种颇具人文的笔触,就这样地引领我们的心灵缓缓地走进了“美的历程”。一如当年的那个武陵人,沿着洒满桃花瓣的溪流,憧憬而又诗意地进入了桃花源。

“龙飞凤舞”、“青铜饕餮”、“先秦理性精神”、“楚汉浪漫主义”、“魏晋风度”、“佛陀世容”、“盛唐之音”、“韵外之致”、“宋元山水意境”、“明清文艺思潮”,这些是《美的历程》的目次。透过这些目次,与其说作者是在谈美学,不如说是在引领人们对中华五千年的文明进行了一番巡礼。谈美学不堆砌专业术语,论文学不援引抽象词汇,理性与人文同在,文采并教义共存,感性地来叙述,诗意地去描绘,能为此者,惟有李泽厚。我亦恍然:原来美学也可以这样地来阐释,原来文学亦能够这般地来叙述!

忝为人师,如此之经典不敢独享,每每将其中的一些精要灌输给学生们。和我一样,学生们也都如醉如痴,甚至于耳熟能详。曾经有一个学生问我:“为什么我们的教科书不这样来编写呢?”这一问使我茫然了许久。

教育是與人的生命打交道,对人的生命负责。所谓的教育家们不妨扪心自问:作为教育手段之一的教科书中,又含有多少能够激活生命的东西呢?

同样是讲屈原,讲《离骚》,我们的语文教科书是如此概述的:“屈原(约前340—约278),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中国最早的大诗人。《离骚》是屈原晚年作品,共372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历史教科书是这样写的:“屈原是楚国的大夫,热爱祖国,后因小人诬陷而被流放,他把满腔悲愤化为诗歌,抒发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感。《离骚》是其中的名篇。全诗共2400多字,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屈原运用大量象征、比喻的手法,把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山川日月、香草幽花编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幅雄奇的图画。《离骚》真挚地表达了诗人遭遇不平之后的哀愁和对楚国与人民的挚爱,以及对黑暗政治的强烈愤慨。”李泽厚在《美的历程》如是说:“屈原是中国最早、最伟大的诗人。他‘衣被词人,非一代也。一个人对后世文艺起了这么深远的影响,确乎罕见。所以如此,屈原的作品集中代表了一种根柢深沉的文化体系……《离骚》中,你看,那是多么既鲜艳又深沉的想像和情感的缤纷世界啊。美人香草,百亩芝兰,芰荷芙蓉,芳泽衣裳,望舒飞廉,巫咸夕降,流沙毒水,八龙蜿蜒……在充满了神话想象的自然环境里,主人翁却是这样一位执着、顽强、愤世嫉俗、不容于时的真理的追求者。《离骚》把最为生动鲜艳、只有在原始神话中才能出现的那种无羁而多义的浪漫想象,与最为炽热深沉、只有在理性觉醒时刻才能有的个体人格和情操,最完满地溶化成了有机整体。由是,它开创了中国抒情诗的真正光辉的起点和无可比拟的典范。”

一方是板着面孔,力求准确的说教,一方是放下架子,满怀诗意的抒写;一方是概念的提供,一方是典例的剖析;一方是千方百计的文以载道,一方是自然率真的谆谆教诲……

不可否认,我们的教科书编纂者们力求以一种纯理性的形式来匡正受教者的思想,但是这一种纯理性却是一把双刃之剑。它不流于世俗,真正体现了规范受教者主观思维甚至于思想的目的,但致命的是,恰恰是这一种纯理性,拉开了施教者与受教者的距离。于是乎,在受教者的主观思维还未完全潜入文本前,施教者的“理性评析”就早已定下了基调。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人,培养活生生的人,教育的终极产物,当是高尚人格的生成。在培养人的过程中,我们所借用的手段能否多一些人文气息,少一点生硬的概念?能否多一些春风化雨般的浸润,少一点无条件的灌输?能否多一些美感和诗意,少一点坚硬与冷冰?又能否多一些思维引领,而少一点“概念先行”呢?

人生以维护并拓展人的生命作为其宗旨,人生之意义正是对人生美感及人文精神的自然承接与熔铸,而灵魂、精神、理性方是人的本质之所在。试想:教育活动若没有了人生美感和人文精神的介入与浸润,那么,这种教育还能流溢出生命的辉煌与华美吗?这样的教育还能承担起“文以载道”的终极目的么?

诚然,李泽厚先生写《美的历程》,决不是基于考试这个功利目的,《美的历程》也不可能取代我们的教科书。但是“心理结构是浓缩了的人类历史文明,艺术作品则是打开了的时代灵魂的心理学”,诚哉斯言!那么我们的教科书能否真正地以人为本,从受教者的心理入手,多融入一些美感和人文因素呢?毕竟,我们的教育活动的终极目的不是中考或高考,而是依托于过去,着眼于当今,指向的却是并不遥远的未来。美国人文学者弗兰克·纽曼曾说:“如果美国今天在教育上有危机,这不在于考试成绩降低了,而在于我们在培育公民的教育上失败了。”但愿今天我们中国的教育不要陷入了或者去持续这种失败。

猜你喜欢

李泽厚教者历程
小学数学运用信息化教学的途径
中国的历程
邮票上的70年光辉历程(集邮)
李泽厚老师升级太快?
李泽厚 思想者归来
中国南极科考30年历程
运动生涯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