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到底该布置什么样的作业

2017-08-20万小娟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29期
关键词:作业

万小娟

【摘要】布置什么样的作业才是可行的,才是确实有效的呢?其实,课标已经给我们提出了要求,名師们也给我们做出了示范。除了课内基本的读书写字之外,另外应该布置的作业还是读和写。多背诵一些国学经典,诸如《三字经》、唐诗宋词、简单的《论语》等;多看一些课外书,当然这要广涉种类,文史类的、科普类的等。语文重在积累,重在这种心领神会。另外,就是练笔的作业切不可少。这样的读和写的作业结合起来,才会有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作业 有效 适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9-0055-01

2012年10月12日,我去牛头山中心小学听了钱晓丽老师执教的《蒲公英》一课,钱老师在这节课的最后点出了这篇课文所阐述的道理: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教研室的曹主任在最后评课时提到了,老师不要把这种道理强加给学生,作为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只要记住了这个故事就可以了,至于道理,他们会慢慢在生活中体会。

曹主任说的虽然在理,可我们老师遇到的问题是,练习上有这样的作业。我们不仅要告诉他们,甚至还要写在黑板上,让他们抄下来,以备完成好练习。所以,有些时候是作业、是考试在左右着我们的教学。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有些时候就是根据课后的作业来决定这节课怎么上,好上完了后,学生能顺利完成作业,不要再花精力去讲作业了。

现在我们语文老师手头上的作业要么是《基础训练》,要么是《练习与测试》。可不论是以前的《基础训练》,还是现在的《练习与测试》,题目都有一定的难度。有老师开玩笑说这练习册上的作业他不会做;也有老师说,这个阅读题的作业答案他是百度的。确实是这样的,有些作业我们同年级组的老师也会有不同的意见,即使会诊之后,也还有老师坚持己见的。特别是一些主观题,学生做出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独到见解的,有乱说一气的,为了方便自己,减少自己的工作量(班额太大,一个班有七十多人),老师们不得不在班上统一订正,报出了所谓的标准答案。这样,批改起来才会省时省力。久而久之,学生们养成了依赖的习惯,稍微有点难度的,就弃之不做,等着老师统一订正。即使是简单的作业,也是粗枝大叶的,反正老师要订正,到时候再改也不迟。这样的训练,训练得他们已经不会思考了,更不要说创意了。这完全是老师布置作业做出来的结果。抹杀了学生的灵性,把学生培养成了只能被动接受的机器。一套作业把老师弄得很累,学生也不轻松,关键是造成了许多不利的后果。

还有就是抄写生字和词语的作业,这样简单的作业也常常是错误百出。说明什么呢?说明学生在写作业时根本没有用心。有些老师则是学生错了就罚抄,十遍,二十遍…… 学生也是苦不堪言。即使这样,到了考试的时候,学生可能仍然还是错。但如果老师把这样的错字故意写在黑板上,还没等你帮他分析,学生们会立马叫起来,“错了错了,老师,您写错了。”哎,真是让你哭笑不得。如何让这样的作业灵动起来,轻松而高效?这也是我们在实践中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老师们每天只有两三节课,可剩下的时间光完成批改作业还不够,作文和试卷有时还要带回家批改。完了以后再在课堂上订正讲解,在课堂上,除了上课,处理作业也花了我们不少的时间。每天认认真真埋着头在苦干,可又有多少成绩呢?我不敢说。 布置什么样的作业才是可行的,才是确实有效的呢?其实,课标已经给我们提出了要求,名师们也给我们做出了示范。除了课内基本的读书写字之外,另外应该布置的作业还是读和写。多背诵一些国学经典,诸如《三字经》、唐诗宋词、简单的《论语》等;多看一些课外书,当然这要广涉种类,文史类的、科普类的等。语文重在积累,重在这种心领神会。不是说“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吗?仅靠那些题海战术可能很难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另外,就是练笔的作业切不可少。这样的读和写的作业结合起来,才会有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可这些作业我们又如何去落实呢?仅完成那些需要检查的作业,我们已感到身心疲惫。大家都觉得应该去做这样一件事,可我们没有分身术,怎样才能从那些繁重琐碎的工作中抽身,把孩子们读书和写作的事落到实处?我想,这就要求老师们首先在思想上认识到这一点,大家达成一定的共识,然后,老师们才会努力在班上营造氛围、正确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班级小助手的作用,真正把这些作业做到实处。至于做题的作业,只能适时、适量,切不可泛滥。

参考文献:

[1]《教案与作业设计》——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2]《语文课程新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作业
快来写作业
兑换
躲作业
危险作业
最好的作业
作业
作业
集齐作业有奖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