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服务意识、科学规范管理积极搭建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新平台

2017-08-20年亚贤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29期
关键词:资产管理高校服务

年亚贤

【摘要】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国家对高校的投入也在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也暴露了当前高校资产管理的种种缺陷和弊端。随着国家反腐斗争的不断深入,高校也被证明不再是一方净土。2016年教育部开展了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专项清查,清查中发现高校存在的问题既“各有特点”又有很多相通之处,本文通过梳理相关问题,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 资产管理 服务 新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9-0016-02

高校国有资产是指高校占有、使用的,依法確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高校国有资产包括:用国家财政资金形成的资产、国家无偿调拨给高校的资产、接受捐赠等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其他资产。随着高校资产的日益庞大,经营性资产比例逐渐增多,如何科学运营并合理有效地使用国家资源配置,防止高校国有资产流失,提高国有资产使用中的经济效益,以及防止滋生腐败成为了需要进一步探索的课题。

一、当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校对国有资产管理意识淡漠

由于高校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无偿使用,不提折旧、不计盈亏,只有经费的划拨、开支的报销,没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的意识。“重钱轻物、重资金轻资产”的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于高校资产管理工作中。往往会出现资金账面上一分钱不平衡都要彻查到底,丢失成千上万的精密仪器、设备却无人问津。

2.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完善

在当前形势下高校需要建立“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体制。部分高校尚未建立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高校事业性资产和校办企业国有资产,事业资产管理职能较为分散。部分高校尚未成立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所办一级企业尚未完全划入资产公司,建立起防火墙的管理体制。

3.制度不健全、有法不依、有章不循

自2006年财政部颁布《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第36号令开始,财政部、教育部陆续出台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资产使用暂行办法、资产处置暂行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对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部分高校对国家部委出台的制度不了解,存在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脱节,价值量核算与事务管理各行其是的局面,严重影响高校固定资产和仪器设备利用率的提高。

4.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

目前高校资产规模日益扩大,管理队伍流动也较为频繁,为了规范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资产需要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目前大多数高校建立了本校的资产管理系统,但存在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与财务系统没有有效对接等问题。

5.高校经营性资产问题突出

按照经营方式分为投资、出租和内部经营。由于投资主体多元化,校、院、系和其他职能部门均以投资者的身份出现,十分复杂,多头管理和经济实体无偿占有的问题突出,存在产权关系不明的问题。一方面学校投资不到位,而另一方面各类经济实体却无偿占用着学校大量的资产,资产流失严重。国有资产由非经营性到经营性后不按规定提取折旧,致使这些资产的价值得不到补偿,加之经营收入的分配过多向个人倾斜,经营收入少交或不交学校,转为经营性的资产,无法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二、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对策

1.强化服务意识,科学规范管理,切实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面对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要求,如何管好、用好如此庞大规模的教育资源,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责任。所以学校所有部门必须积极配合大力支持,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意识,重视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监督,重视资产形成后的保值、增值与效益的提高,重视有形资产的管理,重视无形资产的管理。只有全体教职员工国有资产管理意识提高了,才能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实现对教育资产管理各个环节的有效监管,才能管好、用好国有资产。

2.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一尽快出台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规范学校国有资产管理行为,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国有资产。二建立学校国有资产使用绩效考评制度,制定所办企业和事业资产使用绩效考评办法,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使用进行考评。三梳理学校国有资产各项规章制度,及时完善、修订相关管理制度,健全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使各类管理事项都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3.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资产管理信息查询平台,不断提高监管效率和水平。

实施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落实归口管理,严格明确校、院、系之间的责、权、利关系,重心下移,建立符合专业学科特点的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信息平台,实现监管、使用单位信息对称。按照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及时将资产变动信息录入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学校的资产管理网络信息查询平台,统一资产管理动态信息,对学校资产实行动态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国有资产统计和信息报告工作。同时,利用资产管理软件系统,学校各部门、各单位、各院系必须抽调专人负责资产和财务对账工作,要对本单位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做到心中有数、底盘要清,特别要重视因为人员变动后产生的资产变更,因为部门合并后发生的资产转移现象,同时,加强资产处置报废工作的宣传工作,让大家对处置的程序、处置的额度、处置的办法一目了然,力争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帐卡相符、账表相符。

4.强化动态过程监督,优化完善国资管理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建立国有资产数据库,实现资产的预算和成本管理,全面、动态地掌握学校国有资产占有、使用状况,控制资产的分布和办学条件的适应性,为提高学校新增办学资产的投入产出效益预算和处置资产决策提供重要的资产数据参考依据。确保高校以教学为中心进行科学决策,优化学校资产的配置和共享,强化三个转变和三个结合。一是管理理念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二是管理方法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三是管理手段从单一型向网络型转变。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坚持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实现科学、合理配置、优化资产结构的目的。

5.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队伍建设,提高资产管理的水平与服务质量

要全面搞好我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必须配备一支素质高、工作严肃、业务能力强的人员来从事这项工作,加强对国有资产工作职责的宣传,定期开展学校资产管理人员业务能力的培训工作,学习国有资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特备是政府招标采购知识的学习,对资产管理系统进行信息化培训;开展全校资产管理人员外出参观、交流学习,增强资产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资产管理人员的法律法规水平、工作业务能力和责任心。严把 “配置关”、“使用关”、处置关”;纠正“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的不正确理念,统筹协调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像抓资金一样抓资产管理,确保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研究》;吴荷芬.

[2]《论新形势下高等学校的资产管理——精品资料》.

[3]《论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刘淑云,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

猜你喜欢

资产管理高校服务
论基于内部控制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
浅析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绩效角度下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研究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及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方法探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两则跟服务有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