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研究

2017-08-20潘振孙卓王冕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29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建设大学生

潘振 孙卓 王冕

【摘要】本文结合当前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开设的意义、师资力量、管理模式、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的对策,旨在有效提高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學水平。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课程体系建设

【基金项目】吉林大学就业创业工作研究课题(课题名,吉林大学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编号:JY20160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9-0015-01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也在逐年攀升,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95万,比2016年又增加了30万人,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为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各高校已经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列入教学计划中。

一、课程开设的意义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学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自主创业意识的缺乏。因此有效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加快建设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让学生更快更好的走向职业发展道路,已成为当前高校培养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课程存在的问题

1.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和《创业基础》这两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然而多数高校对课程不重视,如课时安排不合理、内容单调缺乏新意等,导致同学们也不重视该门课程,教学效果差。

2.师资力量不足

上好这门课程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的师资队伍,要求授课老师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并能熟练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然而,由于该课程在国内起步较晚且没有相对应的学科,很多高校的授课教师以主管学生工作的学院党委副书记、辅导员等学生工作干部队伍为主。没有实践教学经历,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系统的业务培训,人员流动快,导致课程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较低,这一点只能通过培训和实践教学来不断地提高。

3.课程管理有待加强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就业指导课程都是由教务部门和就业部门联合管理,缺少良好的沟通和管控机制,存在上课时间和地点随意调整,甚至压缩课时无法完成教学任务,且多数未大班授课,授课教师基本没有统一备课和教学课件,授课形式为任课老师照本宣科一些国家政策,就业和创业案例,枯燥乏味。

三、课程体系建设的对策

1.从思想上加强课程重视程度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需要从上到下的全面重视。对社会来讲,是推动科教兴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对各高校校来讲,是为社会培养全面型学生和提升毕业生质量的重要途径;对学生来讲,是成长、成才和个人发展的客观需要。

2.加强师资队伍培养

上好这门课程需要建设一支相对稳定、高素质、职业化的师资队伍,以就业工作专职教师和学生工作干部为主体,聘请社会导师参与教学。建立就业指导教研室,举办专题讲座,邀请国内知名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有计划地开展全程化、全员化教师业务培训,提升了职业化、专业化水平。

3.创立系统的工作机制

建立和完善有效的保障机制;学校教务教学部门、就业管理服务部门、二级学院要将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确保充足课时量的同时,注重实践训练环节,把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有机地渗透到各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去,贯穿到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各类活动中,把课程覆盖整个大学教育。配备和完善相应的课程硬件设备设施,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实践环境。健全就业指导教师职称评聘机制,完善考评制度,充分调动就业指导课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积极主动性。

4.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结合实际教学要求,制订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就业指导课是一门重视实践的课程,在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实习和实践的机会,提升就业竞争力。在大一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使他们明确职业预期和努力方向。创业教育从大二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在心中埋下创业的种子。就业指导和职前教育在大三、大四年级开课,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趋势和行业的就业形势,联系实际提高自身素质。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大赛等实践活动为载体,以讲座、论坛、培训为补充。建立就业创业实践与实习体系,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四、结论

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持续严峻,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需要朝系统化、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各高校应重视的课程的现状与不足之处,采取必要措施,加强课程建设,让学生掌握充足的职业规划技能和求职技巧,为学生顺利就业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叶任泽.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5 年第1期

[2]袁曦.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2月

[3] 苏锦艳,郑琳娜.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高等教育, 2012 年第10期

作者简介:

潘振(1981-),男,吉林长春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就业创业指导。

孙卓(1985-),女,黑龙江佳木斯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就业创业指导。

王冕(1983-),女,吉林松原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政教育。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建设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职院校特色化课程体系建设路径探索
财经院校软件服务外包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法律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议全媒体时代新闻采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综合性大学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