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孝经》《论语》在《旧唐书?经籍志》中的排列与思考

2017-08-17丁艳梅

魅力中国 2017年18期
关键词:孝经学术史论语

摘要:《旧唐书·经籍志》中《孝经》排在《论语》之前,但是在书写上却是二者并行。该现象非排版或其他失误的结果,而是与二者在经典中的性质地位密切相关。《论语》《孝经》本非“六经”,但其特殊重要性使得二者跻身“经典”一列,可这个出身也使得他们在学术史上的位次不够牢固,因时而有所变动。

关键词:异序同书;《论语》;《孝经》 ;学术史;学术传统

作为儒家经典文献,《孝经》和《论语》类书籍一直都出现于目录学上经典部中。从继承《七略》学术传统的《汉书·艺文志》到封建学术集大成者的《四库全书》,不同时期或者目录中,二者在目录学著作中的位次排列不尽相同,反映的学术思想和特点也各有时代特点。

笔者认为,探究《旧唐书·经籍志》中《孝经》《论语》的排序缘由,不仅是补充前面学者的未提之处,还可能对更好理解《孝经》《论语》的学术接受史有所参考。笔者尝试从理清二者的历时目录著作中的排序入手,结合主要学术阶段特点,分析和探讨二者在《旧唐书·经籍志》中出现特殊目录排列的原因。

一、异序同书:《旧唐书·经籍志》所体现的《论语》《孝经》特殊编排现象

《旧唐书·经籍志》中《孝经》和《论语》的位次在历代史志目录中比较特殊。大序总言甲部经典类书籍,基本延续之前的经典概述传统,甲类经典共有十二小类,六经之后,即顺次《孝经》《论语》,“七曰孝经,以纪天经地义。八曰论语,以纪先圣微言。” 《隋书·经籍志》中已经把《孝经》置于《论语》之前,《旧唐书》基本保持了这一目录排序,《孝经》类依然优先于相当长时间内紧跟经典六经的《论语》类,这点上说,无论是大序的总论还是前后的排序,《孝经》《论语》两类文献的学术地位都基本没有变化。

但到了后面二级分类目录和总结性的计数部分时,情况颇显特殊:排在后面的《论语》类书籍没有像以往目录中异类或者下一类书目单独另起一列书写,而是紧跟《孝经》类,二类书籍前后紧密相随,密不可分,《孝经疏》三卷之后便是何晏集解的《论语十卷》,并不以兩者非同类别处。不但书目文献的编排如此接近,在末尾例行的二级目录数目统计上,两类书也是一起统计,似乎不受前面第七第八类排序的影响,“右六十三部,《孝经》二十七家,《论语》三十六家,凡三百八十七卷。”

二、《孝经》《论语》类在目录著作中的历时排序

在史志目录中,二者多紧随六经,序次第七第八,以《隋书·经籍志》为转折点,之前保持着《七略》《汉书·艺文志》传统,《论语》在前,从《隋书·艺文志》开始到以后的主要史志目录中,保持的是《孝经》在前的排列顺序。在私人目录那里,一方面有保持着隋书传统,依旧将《孝经》前置的情况,另一方面也有学者把《论语》类放到前面,如尤袤和马端临那里。但不管是官修还是私修目录,自宋代开始,《论语》类书产生了变化,即《论语》和《孟子》等或并提,或合为“四书类”,已经不再是单经经典。

三、目录排序所反映出的《孝经》《论语》学术阶段特征分析

窦秀艳和朱猛认为,不同的顺序其实反映的是不同的学术风貌。其实,根据《旧唐书·经籍志》和上表,我们还可以得到更多的认识和思考。

(一)《论语》《孝经》本身的学术特性是决定二者跻身经典但位次不同的根源

二者的儒家思想旨归和特性,一为天经地义的孝道,是维系伦理和社会稳定的理论基础,一为孔子思想行为的着力体现者,二者虽不是六经,但内容性质和意义影响层面上近于经典。再者,二书的作者问题。《孝经》有称为孔子所作,后有人改为孔子所述,后人传记,《论语》则是比较明确由孔子弟子门徒所作,皆跟孔圣人有密切关联。再次,书籍的流传等过程。《古文孝经》的异于《今文孝经》大幅度的事情,对于《孝经》的接受和学术吸引力可能在部分学者那里是个有待解决的问题。而《论语》的不同,在弟子复述的背景下,可能更为容易接受。

(二)目录顺序其实反映的不单单是撰修者的倾向爱好,还反映出了学术历史和传统

《隋书·经籍志》中率先把《孝经》类书目提至《论语》类前,仔细分析会发现,其实是对六朝时期比较热衷的《孝经》学术风气的求实反映,而且当时《孝经》所体现的君臣共研的程度,可能唐玄宗时也不能超过。这可从《隋书·经籍志》中注文记载的诸多亡佚的《孝经》类数目可以明确看出。这一点学界学者皆有提及,自不多说。

南宋时朱熹首次提出“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组合成一种特别的学术之书,在读书人那里,它既是科举的官方教科书,又是通达其他经典的融贯之书,加之大儒和社会政治的作用,“四书”逐步独立成一家,所以,在宋代一些学者的叙述著作中体现的为《孟子》争经典一席之地的表述,很快在后面的目录学著作中反映出来:此时的孝经无论是在前在后,和论语都不在一个对比层次上了,《论语》本身已经成了“四书”类学问的一个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异类同书其实不限于《孝经》和《论语》,往往这两类不存在必须独立的必要时,会出现并列出现或者他类附于某类上的现象

《旧唐书·经籍志》中谶纬、经解和训诂三类并书,列于第十二类小学前,甚至不能看到训诂类明确的学术之家。《隋书·经籍志》中,训诂经解类的书籍虽然排在小学之前,但却是附在《论语》类书籍之后。并且,在小序中,只言片语略过,明显地是学术重视度不够的表现。根本没有必要单独独立出来。抛开目录著作,在一些史书中,也会出现主人传外附带叙述相关次要人物的情况,也是同样道理。

结语

《旧唐书·经籍志》中《孝经》《论语》类排序明确却一同编写的情况,不是错误书写情况,而能给人不少目录学上的思考。异序同书现象不仅是史志目录中不同类别地位学术著作的一种反映,还在整个《孝经》《论语》学术史上有着很多的启示作用:之前的《论语》学术研究和接受领先于《孝经》,而南北朝乃至隋唐,《孝经》的学术之风其实是赶超或与《论语》相当。在这之后,既有着保持隋唐之际学术传统看法的目录分类,也有不以为然的重新排序,不过最终,在封建时代的各种因素影响下,《论语》最终称为“四书”类的一部分,和《孝经》的比较脱离了同一个层面。

注释: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北京] 中华书局,1975:1963.

作者简介:丁艳梅:(1991-)女,安徽淮北人,安徽大学文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汉语史)。

猜你喜欢

孝经学术史论语
从《四库全书总目》看四库馆臣的术数类书籍纂修观
“蒙以养正”
《孝经》: 以“孝”为中心的儒家经典
从视域融合视角看《孝经》文化负载词英译
理雅各《孝经》翻译研究
道家与韩非法律史学地位的再认识及其启示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中国古典艺术理论“学术史”路径探究
点点读《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