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煞人”的徐沟背铁棍

2017-08-17代文萍

文史月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铁棍舞蹈艺术

代文萍

“南庄的火,太谷的灯,徐沟的铁棍爱煞人。”这句流传在山西地区的民谚,画龙点睛地道出了徐沟背铁棍的艺术魅力。作为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沟背铁棍艺术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它吸纳了民间手工技艺、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口头文学、民间戏剧、民间杂技等兄弟艺术形式的艺术特色,每一次精彩亮相,都让国内外游客大开眼界,叹为观止。

“徐沟铁棍”是百姓习惯的简称,包括“背棍”和“铁棍”两种形式。从直观上看,背棍,是一个人托举着一件道具(如一篮菜、一把伞),在道具上站立着一个人;它看上去是下面的人用手举着道具和上面的人,其实是有一个铁架子背在下面人的肩上,因而称之为背棍;铁棍,是八个人(或十六个人)抬着一组场景(如山水或庭院),场景上凌空悬着几个人(较多的是三个人),下面的人托着、抬着上面的人进行表演。因其主要支架系铁制棍子而将其称为铁棍。由于背棍是由铁棍演化而来,且在表演时大多二者混在一起表演,故民间一般将其统称为背铁棍。

徐沟背铁棍的起源与沿革

徐沟背铁棍作为一项民俗活动,一说起源可以追溯到金大定二年间(1162—1189)。时靠天吃饭的农民对雨的祈盼尤为强烈,每遇大旱,便上庙求神祈雨,偶尔得雨便抬神游行,以示谢恩。在抬神这天,人们还要抬上一男一女两个小孩作为侍神的童男童女,当时人们称之为“抬阁”,此即铁棍的前身。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徐沟旱象严重,禾苗枯萎,人心惶惶,民不聊生。当时由“十老社”出面,带领群众求神祈雨,在如愿之后的谢神仪式中,为显示隆重,在原来童男童女的抬阁形式启发下,经过人们的精心设计,装制演示《凤凰拉车龙打伞》《蟠桃会》《灵芝化三仙》等神话故事,并增加了将童男童女由一个大人顶在肩上,赤脚行走以示虔诚的“走阁”活动,也是背棍的雏形。

清咸丰年间(1851-1861),徐沟东南坊人张联辉(又名张老六)在河南项城县水寨经商,交官结府,生意兴隆。为招揽商事,张联辉曾把徐沟的背棍铁棍带到河南水寨、周家口一带去进行表演,每到一地均受到当地群众欢迎,这一活动遂在当地传授并继续开展下去。

清同治年间(1862-1874),山东长山人王勋祥任徐沟知县,正月十五看了徐沟的背棍、铁棍后,兴致大发,下令各街坊大闹红火三天,并要求在棍式的制作上各显其能。于是各街的能工巧匠争相献计,把各自的背棍、铁棍装饰得花团锦簇,争奇斗艳,促进了这一民间艺术的发展。民国刘文炳《徐沟县民俗志》中说,当时晋中已广泛流传“徐沟铁棍爱煞人”之谣,书中对徐沟铁棍有较详细的记载“抬阁,又曰铁棍,以丽都衣绵(锦)扮幼女,缚股于铁棍之上而舞,下以十六或二十四人抬之。又有背棍,以铁棍缚于壮夫之背,而使幼女于上而舞。”

1925年徐沟人张称心将原来直顶背上的旧式背棍改为“穿袖手扶”的上中下三截棍,将原先方型插头改为圆型,使背棍在行进表演时自动旋转,成为妙趣横生的新式“旋转棍”。背铁棍“制彩”可称得上是称心的绝活,他把背铁棍上下参演者与戏曲人物故事情节有机结合,再同精心设计制作的体现戏剧、故事情节的花鸟、山水、院落等静物巧妙地融为一体,观众很难看出人与人、人与物相连的痕迹。此后,每年正月十五即形成闹红火背铁棍的传统习俗。

徐沟背铁棍的艺术特色

徐沟背棍、铁棍内容丰富,形式别致,气魄雄伟,表演活泼优美,彩飾精致美观。它以根为单位,每根背铁棍呈现一种制作特色,反映一个内容,都是精选于民间故事或舞台戏剧故事,并将其人物、服饰、道具高度概括地创意为一种典型造型,用画龙点睛的艺术手法,反映故事内容,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富有诗意,是一种综合性民间艺术。它以“无言戏剧”“空中舞蹈”“流动杂技”“活动雕塑”之艺术特色得到中外人士和广大观众的赞誉。

1.无言戏剧。

徐沟背铁棍的表演内容大多取材于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或传统戏剧,但不是简单地将故事、传说或戏剧中的某一场景固定下来、照搬上去,而是将整个剧情加以提炼、浓缩、凝结,通过简洁而关键的道具概括出富有代表性的场景、协调富有美感的形体动作和人物表情,并加以表现出来,使人看到这一特定造型就可以联想到整个故事的始末以及故事中人物的情感纠结,回味深长。

以《凤仪亭》为例,在戏剧舞台上《凤仪亭》这本戏,至少要用三个小时、若干个场景和演员才能完成,而在《凤仪亭》背棍上只选了董卓、吕布、貂婵三个典型人物形象和太师椅、长戟两件道具。背棍者饰董卓,手举一把太师椅,他的义子吕布,骄横得意地坐在椅子上,双手持着长戟,锋利的戟尖端上站着一位美貌风雅的少女——貂婵。此棍布局奇特,构思巧妙,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惟妙惟肖地勾勒出三者之间色争醋斗的场面,使观众联想当年王允设置连环计的用心所在。表演时,由于是双人背棍,负荷沉重,压得董太师(背棍者)满头大汗,步履艰难地缓慢而行,如此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太师爷的狼狈形象;而少年英俊的吕布端庄正坐,手捧心爱美人——貂婵,得意洋洋,威武至极。唯有站在最高处的貂婵,她微微而笑,满面春风,悠然自得,体现着一股忠义豪情的优美姿态,那种逍遥自在的表情倒像对无耻太师爷的一种捉弄和嘲讽。这种巧妙的表现手法,没有一句唱词,也没有一句道白,它不是一本戏的开头,不是一本戏的结尾,也不是一场戏的特选境头,而是通过董卓、吕布、貂婵三个典型人物的形象、典型的道具和艺术的布局,把一本戏的主题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

2.空中舞蹈。

徐沟背铁棍是一种街头舞蹈形式的表演艺术,非常注重动作的舞蹈性。它不是形象地根据剧情进行表演,而是抽象地将表演动作舞蹈化。背、抬人员在行进中既有规范的舞蹈步伐和表演动作,又根据其不同的表现内容、不同的棍类,有各自特定的要求。而且在表演过程中,上下协调配合形成一个表演整体,给人以美的享受。

如《桑园会》背棍,背棍者扮演鲁秋胡,手举一株桑树,妻子白云环手托树枝,凌空悬挂。故事是秋胡久别故乡,在回家的路上,经过桑园,见一美貌如仙的女子采桑,便起了戏耍之心。近前一看,原是久别的妻子。这场失德的闹剧,使得秋胡十分尴尬无趣,所以在行进中采用了倾倾颠颠的步伐,体现秋胡的失落之态。手托树枝,悬挂在空中的白云环,随着树枝的摇摆而轻歌曼舞,颇有得意之感,这是背棍舞步的作用所致。每逢佳节,徐沟的背铁棍在街头舞动,翩翩袅袅,飞飞扬扬,犹如天女下凡,确是一种引人入胜的优美舞蹈的大会演。

1982年山西省《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纂会议决定,将徐沟背铁棍编入全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山西卷内。可以看出徐沟背铁棍涵盖有舞蹈语汇和舞步艺术特色,被称为“空中舞蹈”是当之无愧的。

3.流动的杂技。

徐沟背铁棍的另一个特色是打制棍式与彩装的玄妙。艺人们在每组故事的设置上别具匠心,采取了奇特奥妙的杂技造型艺术的手法来丰富背铁棍的艺术内涵。

如《西厢记》铁棍的设置,整个铁棍的底盘上采制了一套“文殊院”的全景,景中有座假山,假山顶上站着一位书生——张生,他手托文房四宝;而美丽多娇、温柔多情的莺莺小姐巧妙地蹬在一本书上,远远看去叫人好觉担心;奇妙的是红娘这个机智灵巧、活泼聪明的姑娘,上不连天、下不着地地悬挂在张生一旁,有似杂技中 “美人挂画”的惊险。如此设置红娘,充分体现了泼辣敢闯、遇险不畏的聪慧才女形象。张生与莺莺的爱情故事,全靠足智多谋、勇敢细心的红娘来周旋。正因为如此,有的作者将《西厢记》命名为《红娘》。而徐沟的铁棍也把红娘设置在奇特的位置,显示红娘在该故事中的重要地位。

还有《刘姥姥探亲》背棍,背者刘姥姥手持竹篮,篮里放着各样菜,唯独一根藕菜横放在篮沿上,而平儿机灵地站在藕菜一端的尖稍上,而篮里的藕菜是真实而新鲜的藕。人们看着在鲜藕上能站着一个姑娘,倍感神奇。

此外,被称为活动的雕塑,主要是徐沟背铁棍在不违背力学重心的前提要求下,尤其注重追求造型之美,或对称、或不对称,均以协调美感为标准。看上去有如一尊尊雕塑,却又赋予动的美感,浑然天成,浩气大方。

徐沟背铁棍从起初的一种祭祀活动,发展成为今天这种人见人爱、久看不厌、大家参与、雅俗共赏的民间艺术形式,以其构思奇特、制作精巧、服饰华丽和表演惊险而成为众多社火表演活动中的一绝,凝结了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展现了高超的技艺和浓郁的民俗,是民间艺苑的一朵奇葩,有着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艺术价值和传承价值。

猜你喜欢

铁棍舞蹈艺术
舞蹈课
纸的艺术
千年养生美食 尚礼铁棍山药
韩铁棍(下)
韩铁棍(上)
因艺术而生
短小的铁棍山药是个宝
艺术之手
雪地上的舞蹈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