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盘点上半年各地粮食流通重点工作

2017-08-17《中国粮食经济》编辑部

中国粮食经济 2017年8期
关键词:粮油粮食企业

盘点上半年各地粮食流通重点工作

扎实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

内蒙古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办公会议2次专题研究秋粮收购工作。及时召开协调会议,有效解决了收储改革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建立了粮食收购进度、价格日报制度,加强实地调研,实时掌握玉米收购的具体情况。建立了部门间联席工作会议制度,实行信息共享,及时沟通分析玉米收购情况,共同协商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向政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一些建议被采纳为政策措施。在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主渠道作用的同时,鼓励引导商业金融机构开展收购加工等信贷业务,设立了4.81亿元规模的玉米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对引导多元主体入市收购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极争取中储粮、中粮公司支持,发挥政策性收购的引领作用。出台玉米深加工及饲料企业收购加工新产玉米财政奖补政策,极大调动了加工转化企业积极性。督促各地积极推动首届粮洽会购销意向落地,地方贸易企业收购量占收购总量的47%,真正起到了主力军作用。抽调专人设立铁路运输协调办公室,加强与哈铁、沈铁和呼铁局协调联系,制定运输需求与运力供给对接方案,统筹运力安排,确保粮食运输及时、快速、安全,解决了阶段性运力紧张问题。坚持抓源治本、多措并举、常抓不懈,全区共治理“地趴粮”13 5亿斤,避免了农户大面积坏粮,促进了农民增收。截至4月3 0日,累计收购玉米3 58亿斤。

辽宁

辽宁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玉米深

加工、饲料加工企业收购加工新产玉米补贴政策,对玉米深加工企业给予100元/吨定额补贴,省财政安排7000万元专项资金。比照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加工新产玉米补贴政策,极大调动了玉米加工、转化企业收购积极性,有效解决了农民余粮出售问题。建立玉米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保证粮食收购资金需求。截至4月3 0日,全省共通过信用保证基金发放玉米收购贷款2.14亿元,明显缓解了地方企业收购玉米资金不足的问题。加强玉米产销衔接和外运对接,实现顺利外销外运。组织企业参加吉林、黑龙江、山西、内蒙古和重庆等省(区、市)举办的秋粮交易洽谈会。与江苏、山西、广东三省签订产销战略性协议,与中粮贸易辽宁公司签订秋粮收购协议。此外,做好企业粮食运输协调服务。成立了玉米运输工作小组,先后与沈阳铁路局、省交通厅建立了玉米运输对接机制,保障了玉米外运工作平稳顺畅,公路、铁路、港口等部门运输协调、衔接顺利,未出现玉米运输难的问题。

吉林

吉林省粮食部门协调组织多元主体入市。实行粮食收购日报制、周调度,加强协调对接和收购网点布设,推动中直企业始终在市,加工企业开足马力就地转化,贸易企业随收随走扩大外销,规模以上收购主体1200个以上,形成了多年少有的多元主体入市收购局面。抓住关键环节出台组合政策。设立信用保证基金8亿元。设立粮食公路运输快速通道,外运玉米高速公路免收通行费。在落实国家玉米加工和饲料加工奖补政策的同时,进一步出台产能5万吨以下饲料企业收购加工玉米每吨补贴120元政策。加工企业和饲料企业满负荷生产,收购期内累计收购玉米192.2亿斤。强化指导服务。迅速落实玉米生产者补贴政策,按时限完成补贴发放工作。广泛宣传和解读政策,及时发布国内外市场价格信息,引导农民有序售粮。发挥经纪人联系农民和企业的纽带作用,培训经纪人3 000人。强化协调联动机制。建立粮食收购联席会议制度,随时梳理汇总、协调解决实际问题,落实精准调控措施。针对春节前和春节后两个农民售粮高峰时段,组织开展“40天攻坚”和“百日会战”,保障农民售粮需求。集中整治“地趴粮”防坏粮。实行网格管理,加强农企对接,推行示范引导,组织企业优先收购“地趴粮”,扩大粮食银行代储代烘干业务,全省全面消除地趴粮。截至2017年4月3 0日,收购粮食718亿斤,其中玉米63 5.2亿斤,占商品量的98%。没有发生“卖粮难”、大面积坏粮和社会敏感事件。

黑龙江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召开专题会、座谈会,及时研究解决改革遇到的难点问题。建立了省市县三级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牵头负责的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传导压力。建立了粮食、发改、财政、农业等23个中省直部门和单位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11个省级督导组,每半月一次深入市县和村屯督导检查、推进落实。这些措施为顺利推进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未雨绸缪,多次组织玉米大型加工贸易企业研判市场、鼓励入市、积极引导价格,充分发挥其购销主渠道和生力军作用。加大产销对接力度,先后开展了多次产销对接活动,签订合同及协议500亿斤。同时,省里和重点地市县都制定了玉米购销应急预案,确保不出现“坏粮”和“卖难”问题。落实信用保证基金制度,玉米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规模10亿元,54户企业利用基金取得农发行贷款13.3亿元。整个收购期准备玉米收购资金444亿元,发放玉米收购贷款216.6亿元,保证了有钱收粮。落实国家玉米加工奖补政策,省政府制定出台深加工企业和饲料加工企业玉米收购加工奖补政策,补贴标准均为每吨3 00元,全省有23户深加工企业、12户饲料企业纳入补贴范围。截至4月末,纳入补贴范围的加工企业收购玉米13 0亿斤,加工93亿斤,同比分别增长72%、81%,企业效益大幅提高,许多加工企业称“迎来了好多年都没有的春天”。建立了运输协调机制,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铁路总公司的支持,增加运力;另一方面由省粮食局和哈尔滨铁路局联合办公,统筹协调全省的玉米外运计划,优先保证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方向的运输需求。采取大编组、发专列等措施,提高运输效率,玉米日装车最高近2000辆,全省玉米铁路日装车、专列发运和累计发运数均创历史新高。在收购价格走低、边远地区和个别品种销售困难时,积极协调中储粮增设收购库点,稳定价格,扩大一次性储备收购数量,有效化解了区域性收储矛盾。

发力供给侧 粮食产业经济积极推进

山西

以杂粮为突破口,推进粮食产业转型升级。制定《山西省杂粮产业振兴规划(2016-2020年)》,实施杂粮振兴计划;出台《关于促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制定《山西省粮食产业经济“十三五”发展规划》,引领全省粮食产业绿色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推动成立全省主食产业协调和自律组织。首批成员遴选了26家企业和10家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围绕主食产品研发、生产工艺改良等主食产业开发的薄弱环节,开展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推动成立全省主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主食产业品牌化发展。先后开展了山西省小杂粮营养成分、安全卫生指标调查测试与分析等课题研究,制订黄芥子、红芸豆等杂粮系列标准。成立山西主食技术标准研究中心,开展主食标准、面粉复配改良等技术研究。建设全省杂粮交易信息平台。启动实施杂粮产业精准扶贫工程。2017年争取2000万元资金,对18家贫困县的杂粮加工企业进行扶持。

安徽

坚持“食”“粮”并进,全力推进粮食供给侧改革。省政府把增加绿色农产品供给、实施“放心粮油”工程、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2017年“三大战役”之一,设立粮食产业发展基金。截至5月底,全省粮油加工业产值998亿元,粮油类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3家,省级279家,加工产值超10亿元的42家。在产业引导上,扎实开展“安徽好粮油”行动计划、“放心粮油”、“主食厨房”、“皖人食皖粮”、“皖粮销全国”和“皖粮产后服务”工程。把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作为主轴,推进多元市场主体共同发展的粮食流通新格局,打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金字招牌。2017年,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实现引资本与转机制、产权多元化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实力与激发活力相结合。目标到2020年,每个县(市、区)打造1个骨干企业,每个市打造1个粮食企业集团,全省培育3~5个粮食行业领军企业,促进由传统粮食大省向现代粮食强省转变。1~4月份,安徽地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统算盈利7586万元,同比增盈3 555万元;所有者权益达到63.9亿元,同比增加5.2亿元。

湖北

充分发挥粮食流通对生产的引导作用,促进粮食生产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继续集中粮油加工技改贴息、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成品粮储备补贴、科技创新补助等各种项目资金1.85亿元,扶大扶强、扶优扶特,引导和支持粮油加工龙头企业向生产领域延伸,建立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发展优质稻、富硒粮油、“双低”油菜、杂粮等优势特色粮油生产,增加绿色、有机粮油产品供给,进一步向化工、保健、生物领域拓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坚持开展收获粮食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引导粮食种植结构调整优化。打造荆楚粮油品牌,提高湖北优质粮油市场占有率。继续安排3 00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加强湖北粮油整体形象宣传,打响“荆楚大地”公共品牌。坚持实施荆楚粮油“走出去”行动计划。今年5月,湖北省粮食局与云南省粮食局在昆明成功举办了“2017鄂滇粮食产销合作洽谈活动暨湖北粮油精品展示推介活动”,湖北省123家粮油企业、900多个粮油精品参展。6月,再次组织140多家企业参加第十三届粮食产销协作福建洽谈会。

湖南

着力优化粮油产业扶持资金导向,引导企业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型发展。3月下达第一批专项资金5000多万元,支持项目85个。大力支持龙头企业以建立生产基地和发展订单农业的模式积极介入生产前端,不断优化原料品种品质,增强优质粮油话语权。截至5月底,全省龙头企业建立优质粮油基地1760万亩。积极鼓励有条件的粮油企业上市融资,对于成功上市、发行债券的企业给予资金奖励。3月道道全粮油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菜籽油第一股”。目前全省已有9家粮油类上市企业,继续在全省保持单一行业上市公司数量最多的荣誉。以稻米资源为基础,积极推动速冻粮油食品、米制食品、鲜湿米粉和传统风味粮油食品工业化项目发展,湖南粮食集团宁乡食品产业园、克明面业食品产业园、天下洞庭食品产业园等一大批主食产业化项目拔地而起。支持每个市、县培育一家技术领先、管理规范、规模适度的米粉加工企业。据不完全统计,1~5月全省主食产业实现产值近60亿元,产品辐射全国,部分出口欧美市场。此外,推进精深加工和循环利用,打造产业增长新亮点。

浙江

今年在全省部署开展了“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推进年”活动,实现从过去只负责产业统计到主抓服务的根本性转变。3月份召开了全省重点粮食企业座谈对接会,搭建科企、银企对接平台。省粮食局分别与国家粮科院、省农发行等科研、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粮食企业发展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5月中下旬,组织重点粮油企业赴山东等地学习考察,组织有关企业参加全国粮食科技活动周现场活动,加大与科研机构、兄弟省的对接交流。督促各地抓紧研究制定促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建立省市县三级重点粮油企业联系制度,省、市、县粮食局领导联系重点粮食企业115家,通过一对一联系,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掌握动态、总结经验、解决问题,帮助企业降本减负。继续把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列入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内容,并加大考核权重。目前,“粮食产业推进年”活动初见成效,省编办已发文同意省粮食局增挂产业发展处的牌子;落实了粮食加工企业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政策,筹备设立“浙江省粮食产业发展基金”;与省担保集团充分衔接,为企业提供政策性担保,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上半年,预计全省粮食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5%以上。

贵州

抓好特色粮油产业发展。唱好“山字经”,打好“特色牌”,充分利用贵州良好生态环境,抓好特色粮油发展。2016年,全省优质粮油订单达650万亩,今年计划完成680万亩。去年粮油加工业产值达698亿元,同比增加3 98%;今年上半年,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培育贵州品牌。支持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打造区域特色品牌,积极申报著名商标、驰名商标以及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对通过相关品牌认定的企业,按规定给予20~50万元奖励。截至目前,全省已有近10个粮油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近50个粮油产品获得国家、贵州省名牌产品称号。狠抓科技创新。积极与贵州大学等院校和省外粮油科技领军企业协作,加强新产品研发和升级改造,打造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优势的粮油产品。推动主食产业化。兴仁、毕节、湄潭等地加快开发薏仁米、荞麦、芸豆等杂粮精深加工产品,以及具有保健养生功能的衍生产品,打造贵州特色主食产品。加快“黔货出山”。特色粮油产品既在大型商场、连锁超市、放心粮店等实体店销售,也在淘宝、阿里巴巴、天猫、多彩宝等网络平台销售,同时在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沿线服务区、经停站、加油站、“万村千乡”农家店等建立电商销售网络,融合实体店和互联网渠道,加快“黔货出山”。

江西

在指导各地淘汰落后粮食加工产能,发展粮食精深加工的基础上,突出江西资源和生态优势,推进以米制品为重点的主食产业化发展,鼓励大米副产品综合利用,联合省财政厅印发了《2017年植物油产业创新发展工作任务清单》,并争取财政资金1亿元,引导扶持全省植物油产业发展。

福建

龙头引领推动三产融合发展。每年省级财政安排4000万资金,支持鼓励省内粮食企业“走出去”,到产区建设生产基地、仓储设施和加工企业,推动引粮入闽;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延伸粮食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如厦门象屿集团近年来在东北粮食主产区投资180多亿元,建设仓容1700多万吨;与420家农业合作社组成联社,带动土地规模经营500多万亩;已投产16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发展成集种子繁育、合作联社、农业种植、粮食仓储、现代物流、贸易销售、金融服务和粮食深加工于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农业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商。

山东

粮油加工业健康发展。2016年,全省粮油加工企业1507家,完成工业总产值3 654亿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 615亿元,利润113亿元。省内玉米、小麦、油料、饲料年加工能力分别达到1729万吨、3 946万吨、2254万吨、4024万吨。各项经济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今年上半年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主食产业化发展势头良好。省财政累计投入1.47亿补助资金,分四批扶持主食产业化项目建设,一批业态新颖、经营灵活、贴近百姓生活的项目建成并得到消费者认可。粮油品牌建设取得新进展。目前,全省粮食行业中国名牌产品40个、中国驰名商标51个,山东名牌产品83个、著名商标118个。74家单位获得“全国放心粮油示范企业”称号,面向社会推出了8批261种“放心粮油”产品。

河南共筹集商品粮大省奖励资金4.3 3亿元,采取贷款贴息方式,分7批先后对228个主食产业化和粮油深加工企业给予政策扶持,撬动社会资本3 40亿元,带动全省主食产业化率达3 5%,粮油加工转化率达82%。今年以来,省政府出资2亿元,吸纳社会资金3亿元,设立粮油深加工企业扶持基金,河南省粮食局会同财政部门出台基金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基金支持企业目录和项目库,改变过去普惠制支持方式,推进扶持工作由“量”的扩展向“质”的提升。

西藏

把推进青稞产业发展作为打造西藏金谷品牌、做大做强西藏金谷集团的发力点,积极谋划和大力推进。金谷集团加强与中粮集团、北大荒集团、金健米业集团、西藏农科集团等企业合作,从基地建设、贸易发展、科技创新、品牌经营等方面推进青稞产业化。此外,以山南市隆子县黑糌粑销售为载体,积极谋划金谷商标注册、资源整合、产品包装设计、销售渠道开拓等工作。

陕西

为进一步推动粮食产销融合发展,陕西省粮食局联合农业部门起草了《关于推进粮食产销融合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的指导意见》,目前已完成征求意见程序上报省政府,近日将以省政府名义下发各地执行。《指导意见》规划到2020年,将全省粮食主产县

把推进主食产业化和粮油深加工发展作为突破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瓶颈的有效手段。2012~2017年,区70%以上的粮食种植面积纳入粮食企业优质粮食种植收储基地,为健康粮食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实施园区集聚战略。按照“一市一园区”的思路,今年重点推进韩城、富平健康粮油食品产业园、延安杂粮食品产业园和安康富硒食品产业园建设,园区规划等前期工作已全面启动。实施大集团战略。今年4月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重点龙头企业支持政策措施落实工作。对陕西粮农集团在基地建设、粮食储备、仓储物流设施建设等方面采取特殊政策,全力支持陕西粮农集团今年经营收入过百亿,打造陕西大粮商。实施大品牌战略。选择24个市场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驰名品牌进行重点扶持,使其快速做大做强,让秦粮品牌走出陕西、走向全国。此外,采取有效措施支持粮食企业和科研院所利用陕西丰富的杂粮、富硒粮食资源和中药资源,开发健康粮油食品及中医保健功能食品,抢占中高端市场,满足城乡居民健康饮食新需求,培育新的增长点。

宁夏

积极搭建产销协作平台,举办宁夏粮食产销协作暨战略合作洽谈会,加强与河南、河北、山东、四川、陕西、甘肃、青海省、内蒙古、新疆等10个省区的产销合作,签约粮食141万吨。组建宁夏大米产业联盟,依托品牌推进种植、收储、加工、销售等产业链融合,引导企业抱团发展;按照先周边后中心城市的总体布局,将陆续在西安、兰州、西宁等地开展产品推介会,全方位宣传“宁夏大米”,打响宁夏大米品牌,做大做强做优宁夏大米产业。加快军粮供应、“放心粮油”、应急保障、成品粮储备、主食产业化“五位一体”布局,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军供“放心粮油”供应全区253家幼儿园、中小学、大中专院校,3 9个社区,52个机关食堂。加快电商平台建设。率先建成宁夏优质粮油销售电子商务平台,推动“线上”“线下”粮食市场融合发展。

新疆

制定了《自治区粮油加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在全区实施“优质粮油工程”,重点组织开展“新疆好粮油行动”,计划用3年时间建设“好粮油”示范县10个、示范加工企业15个。大力培育优质粮油品牌,今年组织对小麦粉、棉籽粕和饲料3项14个粮油品牌进行评审。研究调整自治区粮食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使用方向,重点扶持优质粮油加工、品牌建设和主食产业化,充分发挥专项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带动作用。

牢牢守住安全底线

河北

在粮食收购上,以不发生大面积“卖粮难”为底线,指导各地加强形势研判,会同中储粮、农发行及早做好夏粮收购各项准备,满足收购需要。在粮食存储上,以确保不发生毁粮坏粮、不孳生腐败、不出安全事故为底线,认真开展粮食库存检查、财务检查,强化安全生产检查和质量检测,及时排查和处理各种隐患和问题,全省三级地方粮食储备保持了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在粮食供应上,以防范突发事件,确保不断档脱销为底线,安排落实应急保障资金,进一步完善了以军粮供应体系为主脉的全省粮食应急网络建设。同时,适应应急需要,制定了《抗震救灾粮食供应专项应对工作方案》,修订了《河北省粮食应急工作手册》。

天津

储备粮管理方面,为进一步规范市级储备粮管理,研究起草了《天津市市级储备粮油管理办法》。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四不两直”的方法开展了春季粮油安全检查和粮食质量安全清理清查专项行动,累计出动208人次,检查企业3 1家,检查市级储备粮油70.52万吨。组织100余人开展了“一规定两守则”市级培训。应急供应体系建设方面,完善以应急加工企业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为骨干,以应急供应网点为基础,形成梯次应对、生熟结合的粮食应急供应保障体系。明确了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力争到年底全市应急供应网点数量达到550家。

山西

在今年粮食库存检查中全面采用“双随机一公开”和“四不两直”方法,抽查库点83个,抽查比例达46%,为历年抽查数量最大、比例最高。同时,重点推进“智能粮库”建设,实现远程监管。举办了贯彻“一规定两守则”专题培训,发放7000余套资料。开展全省粮食行业物流仓储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防汛消防检查和全行业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粮食收购方面:深入主产区田间地头、收购现场调研夏粮收购工作,摸粮情、解难题。针对仓容矛盾,要求国有空闲仓容向社会、农民开放。启动夏粮收购5日报,加大收购市场检查,积极协调收购资金落实。粮食供应方面:安排10亿斤地方储备轮换粮源进入市场流通。1~5月,调入粮食12.2亿斤,严防脱销断档和市场剧烈波动。粮食质量方面:出台了关于推进落实粮食质量安全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强化了属地监管责任。落实阳泉等6市质检中心地方配套资金921万元,投资1800万元的山西粮食质量监测检验楼项目将于年内投入使用,质量监测能力得到提升。廉洁从政从业方面:深入开展党纪法规教育、警示教育,抓好巡视问题整改工作,严肃查处涉粮违纪违法行为,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粮食干部队伍。销。举办了全区粮食供应和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依托现有资源,统筹推进粮食应急供应保障体系和“放心粮油”网点布局建设。组织完成各类政策性粮食和企业自营商品粮库存检查。加大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力度,将企业违法违规违纪行为纳入自治区及盟市信用管理平台,发挥警示教育作用。

上海

内蒙古

印发《内蒙古自治区粮食行业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强化部门监管责任。推动“一规定两守则”培训全员覆盖。开展粮食行业安全生产大检查,先后2次对全区安全储粮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督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确保全区粮食行业安全生产零重大事故,保持安全稳定总体形势。制定出台粮食质量安全事故(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完善实施细则。开展粮食质量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加大对加工企业、批发市场产品质量抽检力度,加强源头治理。加快盟市所在地成品粮应急低温储备设施建设,落实成品粮油储备,确保不断档脱

组织开展春季安全生产检查,重点检查进出仓作业、熏蒸药剂、消防安全、电气设备等项目。专题部署防台防汛工作,组织开展现场核查。全面落实企业粮食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加强粮食及其制品的风险监测和监督检查,实施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强化粮食质量安全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衔接,全面推进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粮食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市、区两级粮食应急网络建设,合理布局应急零售网点,不断健全应急供应网络运行机制。落实成品粮油储备规模,满足本市10~15天市场供应量。目前全市设立粮食应急加工企业16家,市区两级应急加工能力较2015年增加了2700吨。

江西

提前对全省仓容情况开展了调查摸底,在加大粮食轮换销售出库和腾仓并库的同时,继续落实好租用民营企业仓容政策,督促加快新仓建设进度,改造提升基层粮库储粮能力,确保在早稻收购开始前总体补齐20亿斤国有企业收购仓容缺口,防止出现大面积“卖粮难”。积极创新地方储备管理机制,结合对承储企业开展定期考评情况,及时调整优化省级动态储备承储计划。健全应急保障网络,目前全省已建成粮食应急加工点245个,应急配送中心91个,应急供应网点1525个,基本实现了市县全覆盖。指导各地开展了以“一规定两守则”为主要内容的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全员培训,组织对安全生产相关制度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安全责任层层压实到岗到人。

江苏

在全省夏粮收购工作会议上对粮食安全工作进行重点部署,要求各地各企业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常抓不懈,确保夏粮收购安全、粮食熏蒸安全、防汛抗汛安全。根据目前行业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的特点,从安全培训、危化品整治、达标创建等三方面推进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切实增强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的意识和能力。继续积极宣传推广建立粮食收购共同担保基金,在协调省农发行准备200亿元收购资金在基础上,鼓励各地增加对粮食共同担保基金的注资。目前粮食收购共同担保基金已达7.8亿元,可满足100亿斤粮食自营收购贷款需要,缓解了收购资金压力。

山东

组织召开全省粮食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视频会议,部署在全省集中开展安全生产百日攻坚治理行动,要求各级粮食部门全面落实部门安全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排查治理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各类事故隐患,全面落实各项风险防控措施。7月上旬,召开全省粮食局长座谈会,对全省粮食系统安全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进一步落实国家局提出的“两个重点”“四条底线”工作要求。省财政分4批下拨专项资金2.24亿元,支持粮食应急项目162个。全省粮食应急加工、配送中心、储运企业达到769家,应急供应网点2880个,基本实现应急供应网点城乡全覆盖。建成国家级价格监测点86家,省级价格监测点1000家,农户粮情调查点5667户,城镇粮情调查点283 7户,粮食流通统计数据网络直报企业2744家。

河南

收购方面,夏收前,全省粮食行业认真研判收购形势,完成备仓3 01亿斤,基本满足了夏粮收购需要。6月6日启动收购预案,各级粮食部门严格执行粮食收购政策,积极引导多元化企业入市收购,密切跟踪监测市场价格的变化,最大限度保护农民种粮收益。储粮方面,成立安全储粮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专家组,指导全省安全储粮工作,先后举办5期培训班,培训600多人次。制定下发了《关于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通知》等,建立安全工作责任制。组织开展火灾警示宣传教育月活动和夏季消防检查,全省粮食行业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湖南

积极推动二维码溯源服务于粮油产业,在全行业组织开展以企业为主体的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实现粮油从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督和跟踪。加强质监体系建设,不断增强“1+14”(1个省粮油质监中心+14个市州粮油质监站)作用和效力,探索将质量检测功能向产粮大县和人口大县延伸,建设广覆盖的粮食质量检验检测网。强化粮库等行业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加大隐患排查治理,细化分解安全生产控制指标,按季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确保储粮安全和生产安全。以“一规定两守则”为准绳,开展了安全生产全员教育培训。

广东

以监管强秩序,进一步守住储备粮库存“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底线。在全省粮食库存检查工作中,抽调64名人员混合编成8个检查组,共计抽查3 4家企业,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15%检查任务。省抽查领导小组组长与各抽查组组长、抽查组组长与各组员分别签订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加强省内外异地储备检查。共派出3个检查组赴江西、黑龙江、辽宁、山东、河南等地进行检查。在粮食质量安全抽查中,认真研究制订质量抽检工作方案,粮食质量扦样工作结合库存检查省级抽查一并进行,共扦取样品 3 54份。目前,已将3 48份粮食样品分别送福建、广西检验。部署开展粮食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库存粮食和“放心粮油”产品质量严格把关。此外,强化粮食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与省政府签订《2017年消防安全目标责任书》,部署开展“两节”、“两会”期间安全生产检查、行业夏季消防安全大检查。

加快粮食信息化建设

天津

大力加强智能粮库建设。按照“实用、管好、用好”的原则,计划投资1.1亿元,对3 0个储备库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顺利通过国家评审。同时,稳步推进“粮安工程”建设。今年计划投资5010万元,对4家承储企业进行提升改造,改造仓容14.88万吨,1家已完成施工准备,其余3家单位正在进行项目评审和招投标工作。

河北

继续完善省级平台的运营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粮食数字化管理功能得到优化。目前,收购资格审批、监督检查报表、库存检查、收获质量监测、价格监测等业务已经正式在省级平台运行,信息化管理进入新阶段。推动河北省粮食交易中心网络与国家交易中心平台的融合。省级储备粮信息化管理系统二期建设已全部完成设备安装。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建设已完成设计招标,正在抓紧进行工程招标的前期准备。

辽宁

2016年,投资11985万元启动粮食仓储设施智能化升级改造,用于粮食行业信息化建设,重点支持省级储备粮管理平台和49户省级储备粮承储企业开展智能粮库系统建设。2017年,根据“粮安工程”项目建设重点内容编制了《辽宁省2017年粮安工程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建设方案》,计划投资2463 2万元,在2018年底完成1个省级粮食管理平台、126家储备粮承储企业智能化升级改造、1个东北粮网电商平台、1个智能化仓储物流中心等建设内容。

上海

以建设智能粮库为突破口,加强粮食仓储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良友集团储备库、区中心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提升粮食仓储智能化、现代化水平。积极推进奉贤、闵行、宝山中心粮库和良友集团储备粮库建设,已基本完成3 5万吨增储建库项目建设任务。继续推进现有“危仓老库”的维修改造,全市已完成维修改造仓容6.3万吨,大修仓容1.9万吨,争取年底基本消除全部“危仓老库”。

江苏

投资3 100万元建设“1210”数字粮食项目,在全国率先建成一个中心,即粮食流通管理数据中心;完善两个平台,即粮政业务综合管理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10个信息化子系统;13个市建设了市级粮食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实现了与省局平台的互联互通;全省551家库点实现收储可视化、13 1家储备库和骨干收储库进行了粮库智能化升级、47家库点实施了物联网项目。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无锡新安库于2016年底在国内首次推出“华粮壹号”粮食仓储智能机器人,现已推出第三代产品;苏州国储库在省内首次运用无人机在粮库内进行智能航拍巡查,同时,联合开发的粮库智能巡检机器人也已进库试运行。

安徽

基本完成2016年度中央补助205.5万吨仓储物流项目和省财政提前下达2017年粮食仓储建设26.1万吨仓容,在沿江、沿淮和江淮沟通处整体布局粮食物流节点27个,安徽粮食仓储设施全面告别“灰头土脸”形象。以成功申报全国粮食仓储设施智能化升级改造重点支持省份为契机,启动“13 58”工程建设,目前二期项目基本结束,三期1545个库点建设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安全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山东

在19个大中型粮库“数字粮库”和“智慧粮库”试点基础上,争取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2.7亿元,全面推进粮库智能化升级。组织制订收纳库、储备库、示范库三类不同粮库建设内容和标准,重点支持5家示范库、147家储备库、260家收纳库建设智能粮库。目前,已完成项目招标工作,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湖北

科学实施粮食信息化建设项目。已建成粮食信息化省级综合管理平台和11个仓容1亿斤以上的国有中心粮库信息化项目,实现了互联互通。第二批104个中心库及3 40个收纳库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已于今年初全面开工建设。采取 “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筹措资金、统一招标、统一建设、统一验收”的建设管理模式,保证全省粮食信息化项目有用、好用和互联互通。

江西

“智慧赣粮”项目建设进度加快。目前总体项目设计方案已经完成初稿,省级平台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应急保障视频会议系统初步完成设备配发并部分投入使用。认真开展智能化粮库建设试点工作,按不同类型选定5个库点开展试点,邀请有关专家对试点建设方案进行了论证,在试点库建设的基础上,今年将全面推开全省智能化粮库建设。

西藏

一方面,积极参加国家粮食局举办的2017年“粮安工程”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评审会,成功入围项目重点支持省份。另一方面,抓好顶层设计,邀请专业技术单位,精心设计行业信息化项目建设方案。同时,还将组织相关人员赴内地先进省市借鉴学习设计、建设、运营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做法,进一步优化项目建设方案,使信息化建设方案既符合国家建设要求,又弥补短板紧贴西藏实际。

青海

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采用粮食业务全面云化的技术路线,完成粮食信息化建设1+4的布局。5月26日,一期项目上线启动。专家表示,青海粮食云提高了青海省粮食流通监管和科学决策能力,为进一步保障青海粮食安全提供信息化手段,实现了粮食信息化建设1+4的全面覆盖。目前二期建设全面铺开,已完成市(州)、县级粮食行政单位100个粮库及单位的调研,并分批次形成实施方案,其中第一批已经完成评审并下发3 2套方案,第二批100套方案待评审完成后组织实施,力争2017年年底前完成全部建设内容,实现绩效目标。

(本刊编辑部编辑整理)

猜你喜欢

粮油粮食企业
珍惜粮食
企业
企业
企业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2019年《中国粮油学报》征稿简则
欢迎订阅2019年《中国粮油学报》
我的粮食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