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葫芦的记忆

2017-08-16吴兆元

辽河 2017年6期
关键词:粪肥屎壳郎葫芦

吴兆元

種地点种的工具,在乡下称点葫芦。它由四个部件组成:一是装种子部件,有的用葫芦,有的用铁盒,还有的是没有鞣过的猪皮缝制的;二是筒子,筒子是装在点葫芦的顶端切口处,大约用二尺长的光滑的四块木板或薄铁板做成的;三是蓖子。有的没有蓖子而是在筒子出口处插上均匀细竹枝,起蓖子作用的;四是点种棍,用来磕打筒子下种。四个部件组织在一起,型如“吉他”形状。

播种最好时节,是在芒种前,因为过了芒种,就不可强种了。最好抓住:“一犁春雨土如酥”时期。在这时期前要准备好多条件,叫备耕。比如修整铧犁;选好扶犁师傅;选好点钟师傅,选好踩格子人员,更要选好有经验的实践过的牲畜。这些个条件不是一户人家可以完成的,种田人家都要互相合作,当年叫插犋。就是各有一定条件的几户人家组织在一起,出入的,出牲畜的,出工具的,选择“一犁春雨占丰年”的有利时节做好春播工作。

轮到我们家播种时,我因人小体轻被分配到踩格子工作中。我必须脚穿平底布鞋,并准备好一根三尺多长光滑的木棍,放在后背腰处,用双胳膊弯中别住,这样腰不能弯斜。在播下种子的垄沟中,一脚挨一脚走猫步。比如左脚起步,右脚尖与左脚跟相接地连续走直线,把种子踩实在土中。像木偶一样步子。回头一看清新的一串脚印,心中就有一种成就感:“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温和的春风中,耳边听着布谷鸟叫“布谷,布谷”,其实是叫我们“播种,播种”。布谷鸟即是大杜鹃,它也来和我们“插犋”了。它的叫声和播种师傅敲击筒子的“咚咚,咚咚”声,合韵在一起,大地上空天籁之音,把人畜、鸟鸣合而为一,久久不歇地荡在春风中,我立刻就有一种愉快精神,忘记了双腿僵硬的感觉,歇气时喝口水也甜滋滋的。

其实备耕之前,还有多项须为播种服务工作要做好,这里只说最重要一项施肥工作。种地必须有粪肥,它是种子生命的食粮。解放初,在农村的大墙上写着标语,其中最得人心的就是:“种地不上粪,一年白糊混”、“庄稼不上粪,一年白费劲”等口号。那时种地都是用农家肥,绝没有什么化肥。农家肥来自猪圈肥、牲畜肥等,其中以猪粪为最好,一家人养猪一年,攒满了一猪圈粪肥,刚入冬从圈起出来,堆成四四方方的粪堆,来年开春就扒粪堆开始捣粪,把粪块捣碎,越细越好。必要时还要用铁网筛子过粪,下到地里禾苗吸收得又快又好。

捣好粪后还要用车、用担送到大田里,按田垄排好小粪堆,像黑馒头包站队看齐在田垄里,等到开犁播种时,捋粪能手拿着粪筐,像一位京剧青衣角色甩袖,收放自如,把粪肥均匀干净地溜进垄沟里,做为种子的底肥。

在农村看农家院落,谁家日子过得好不好,第一就看粪堆,第二看柴火垛。谁家粪堆高大整齐;柴火垛就相应地高大整齐。粪堆高大、整齐,庄稼必然收获就会好。粮仓满,柴火垛就会高大,日子自然会兴旺。

有的人家,在农村养不起猪,更养不起牲畜,那么粪肥从哪里来?勤劳人家就是从拾粪中来。当年在农村家家都有粪筐,户户都有拾粪叉。出门不管办什么事,都带着粪筐,提着粪叉。就连我们学生放学回家后,也立刻拿着粪筐、粪叉。当年课外作业就是拾粪,粪筐如作业本,粪叉如铅笔,作业题就如驴、马、骡、牛粪,作业完成得好坏就看拾粪多与少。

我有个姓关的同学,他放学后,一见路上有驴马粪就把书包放在路旁,他没拿粪筐和粪叉,而是用双手把粪蛋收到一起,然后抱着、捧着把书包围成一圈,等到路上畜粪收净了,他才往家跑,拿粪筐和粪叉来收。不知他用粪堆保护书包,还是书包来源于粪包?

后来我们给他起个外号,叫“屎壳郎”。不知学名叫什么,我们乡下人都把这种食粪的昆虫叫“屎壳郎”,是黑盖,会飞的硬盖虫。它们成群结队飞到大路上,寻到驴、马、骡粪便,就用前腿把粪便团成如一粒大中药丸,然后就在大路上推滚粪蛋。在上坡路上,就用前腿往上推:在下坡路上就用四条腿抱成一团,往下一滚。在滚翻中,有时会滚到大车辙中,如果这时有车辆到来,它就装死不动,结果会被车辆压得粉身碎骨;在道路中心推滚,往往会被驴、马、骡铁蹄碾成软饼。总之“屎壳郎”会经常遭到车祸,我们小时候还知道乡下人会说唱“屎壳郎”的哭丧谣,如果是公屎壳郎死了母屎壳郎就唱着:“我的黑天天,我的黑盖盖,你死了,我会到哪里找伴伴,谁来给我送粪蛋。哎呀呀,你贪心变鬼没人哀……”如果母屎壳郎死了,公屎壳郎就唱:“我的黑乖乖,我的黑蛋蛋,你死了,谁来给我藏粪蛋儿,孩子们哪里去找娘亲伴儿?哎呀呀,你贪心变鬼没人哀……”

我常想常问,死壳郎为什么遇到危险不起飞?有人评说“昆虫界也舍命不舍财呀!”变鬼贪心而死,也活该。

就是说,粪也不能贪,实践证明大田中的禾苗,如果粪上多了,而且是生粪,就会在田里“烧包”,使禾苗“烧热”而成片死亡。我们小区有一家外来户,他买了好多树苗,植树时,在树盘中下了很多生粪,树苗活了不久,树叶就枯黄了,死了,有人告诉他,不能用生粪,就是用熟粪多了,也会把树“烧死”的。

中国人过日子,开门就是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七年事从哪里来,我思前想后,觉得醍醐灌顶,思前“点葫芦”,是“宝葫芦”七件事之源泉。思后,是“点葫芦”进化成“播种机”后的发展前景。毛泽东在总结长征意义时说:“长征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当年播下的种子到如今继续在生根、发芽、开花,并结出“长征精神”的硕果。我们中华民族正在传承、发展复兴中。播种机播下的种子,将来定会在全球中结出中国梦似的果实,让全人类共享。

猜你喜欢

粪肥屎壳郎葫芦
葫芦瓜
试论粪肥的合理利用及阻控流失措施
农业产业化中的粪肥排放风险研究
屎壳郎为什么倒着滚粪球
猪粪肥替代化肥种植青贮玉米初探
宝葫芦
两只屎壳郎
画葫芦
一身便装
虫虫攻略之“屎壳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