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神磊磊转变时

2017-08-11王宇航

商界评论 2017年8期
关键词:咪蒙六神稿子

王宇航

“周末还在上班?”

在六神磊磊办公室楼下的咖啡厅见到他时,他刚刚加完班。

“最近比较忙,已经分不清上班和休息日了。”面对我们的疑惑,“六神磊磊读金庸”公号的运营者王曉磊,这位原新华社记者摸了摸有点凌乱的头发回答。

自2013年底开了“六神磊磊读金庸”这个公众号以来,王晓磊凭借着独特的观点,丰富的角度,将金庸系列解读得妙趣横生。在自媒体最好的时候发力并发对力,王晓磊用不到4年的时间,将公众号的粉丝做到了100万人以上。近两年的文章几乎每篇都有10万次以上的阅读量,这种稿子的广告需要排着队上日程。

毫无疑问,王晓磊运营的“六神磊磊读金庸”是当今自媒体写作的高峰。

2017年,“六神磊磊读金庸”的内容依旧有趣犀利,而背后的操盘手王晓磊,却已经忙着围绕“六神磊磊”这张名片,开始了他的转变。

一本唐诗的引子

6月初,严肃八卦、关爱八卦成长协会、南都娱乐周刊、毒舌电影等20多个知名微信公众号被封禁。一天后,同样以角度清奇的吐槽大号“咪蒙”被禁言一个月。被封前,毒舌电影已经拿了A轮融资,号称估值3亿元,咪蒙的单条广告已经卖到了68万元。然而一旦公众号不能发声,所有的商业价值就马上变为泡影。

六神磊磊几乎在去年的同一时期,也曾被禁言过一个月,对其中的滋味很清楚。当自媒体的话语范围日渐收紧时,多年的体制内经验让王晓磊开始主动谋变。

除了维护公号的日常更新外,王晓磊开始做更多其他的事。

7月初,带有“六神磊磊”亲笔签名的新书《六神磊磊读唐诗》在当当网上预售,第一版1万册迅速被抢光。为了配合出版方的后续活动,王晓磊在北京的酒店里,在重庆的办公室中,被新书围着签了十几天,“第一次写名字写到想掀桌子。”

出本唐诗的想法源自3年前。王晓磊在更新“六神磊磊读金庸”专栏时,在其公众号里发过一篇《拜服吧,关于唐诗里的那些猛人猛事》。原本只是想给读者换换口味,没想到这篇稿子发出之后反应异常好,直到今天还在转。

随着关于唐诗的文章越写越多,王晓磊萌生了写一本关于读唐诗的书的想法。原本说半年就交稿,谁知前后写作花了两年,“我连书名都无力斟酌了,决定就叫《六神磊磊读唐诗》。”

该书沿着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轨迹,把古代诗人当成一个个鲜活的人来讲述、调侃。他们也“刷朋友圈”,喝酒撸串,在人世间策马奔腾。

走进六神磊磊的唐朝诗人俱乐部,一个个“大V”穿梭往来。李世民被封为俱乐部主席,韩愈是常务副主席,王之涣被叫作王猛人,王维是学霸、大腕儿,李白是个“傲娇”的人,“但他一生都很崇拜谢脁,无时无刻不在碎碎念”。至于杜甫,曾是个落魄青年、学渣,“高考才考了400分”。在他落魄时,他“活像个乱抄六神磊磊稿子而不署名的垃圾号小编”,当然他最终实现了“小号”的逆袭。

线上活动尝试

借着新书上市的春风,王晓磊还准备在这个暑期做一档“和孩子一起读唐诗”的付费栏目。这个针对8~15岁群体读唐诗的项目已经酝酿了太久。

两年前,“读金庸”系列开始火起来的时候,朋友请他去给一群小孩讲课。“几十个3-5年级的小孩在下面乖乖坐着,我给他们讲那些江湖打打杀杀、儿女情长的故事,他们也听不懂啊。”那一堂课,王晓磊第一次讲出了自己心里的唐诗,“没想到台下的那些小孩子笑得人仰马翻。”

“如果能做一款让孩子们拿着手机自愿去听的课程,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也是一件很有挑战的事。”但唐诗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并不能像读金庸那样随意发诸笔端。单干了3年的王晓磊,首次在内容创作上引入了两股外部力量。

一个是专家团队,3名分别来自高校、社科院、出版社的专家,主要帮王晓磊把关唐诗内容,出点子。比如有一期他写王维,专家团队就建议,可以写王维的弟弟。“历史上有才华的人都会有一个为官的兄弟,在传播他们的作品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是我想不到的。”

另一个是文案团队,即将推出的音频课程大概会有几十期,庞大的工作量,让有时一周更新两篇文章的王晓磊忙不过来,“我一个人肯定是无法从第一个字写到最后一个字的。”这三个人主要进行文案创作及音频制作,最后由王晓磊来把关梳理。

为了赶着把前期的音频样本做好,采访的前一周王晓磊已经在办公室里睡了2天。好在寄出去的音频样本,赢得了业内人士的好评。后续的音频有了标准,也让王晓磊松了口气,“课程应该定166元/期,还是199元/期”。虽暂时没有结果,但对比之前的压力,定价的抉择就好像一个幸福的烦恼。

“现在读金庸是自己的消遣,不能算工作。” 高强度的工作之余,抽空写一篇最熟悉的金庸,反而成了王晓磊放松的一种调剂方式。曾经高度依赖的公众号,其重要性占比正在被稀释。

下半年,王晓磊还打算写一个关于“跳舞”题材的电视剧剧本。从金庸到唐诗,再到舞蹈题材的电视剧剧本,这期间的跳跃轨迹我们看不太懂。王晓磊笑着解释,刚好听到一个有趣的故事,就准备尝试一下。“没有谁规定,六神磊磊就只能写金庸吧”。

7月8日,咪蒙禁言一个月归来,送上一篇日常点击率超10万次的稿子后,还附上了一则电商招聘。“咪蒙开始转型”的话题火热一时,单纯靠广告的商业模式在波折中显得异常脆弱。之前还影影绰绰地卖货概念,终于要被咪蒙提上日程了。坐拥千万个粉丝的咪蒙也在开始新的商业变现尝试。

与咪蒙同样遭受过月度禁言的王晓磊,去年就下定决心转变,今年上半年已经在多元化的道路上先跑了一程。

猜你喜欢

咪蒙六神稿子
侠之大者.微微一笑
自媒体该从“咪蒙”身上反思什么
当我收到稿子时,我在干什么
上神请节制
六神“网红”花露水
浅谈如何撰写电视新闻中消息类的稿子
咪蒙:语不惊人死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