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没有青年基因,就没有商业

2017-08-11周春林

商界评论 2017年8期
关键词:程维王兴美团

周春林

每一个时代的年轻人都同样野心勃勃。

在最新出炉的“2017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榜单中,不仅仅有任正非、张瑞敏、宗庆后这样已奋斗了半个世纪的行业教父,还有陈大年、程维、王兴这些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20世纪80年代初的“少壮派”。

70岁、80岁的企业家和70后、80后的企业家,同时成为了商界领袖。

“少壮派”,青年、优秀、有理想、有思考,这些是他们身上显著的标签。

在他们身上,你看不到因为丰富的社会经验挂在脸上的初老症,也感受不到因为绝对自信的年轻冲劲带来的傲娇。他们只是多元商业结构中的一环,相当重要的一环。

没有人再会用单一而狭隘的工作经验和时间成本作为最重要的标尺考量,越来越年轻化的商业精英不断涌现。在新思维运动不断迭代的今天,谁能搭乘上飞速运转的资本快车,谁手上握的现金流最多,谁有最牛逼的产品和体验,谁就是话事人,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仔细观察会发现,年轻的企业家身上有一个共同的标签—互联网。他们是被互联网改变命运的一代人,又利用互联网改变了更多人的生活和工作,成为既得利者。

来看看两位创业青年的故事。

巨头的阴影里和肩膀上

滴滴的最新一轮融资超过55亿美元。在长长的股东名单中,滴滴又加上了交通银行、软银、银湖资本等,这是滴滴公司的G轮融资。截至目前,滴滴的7次融资总额近150亿美元。完成之后,滴滴的估值将达到500亿美元,离690亿美元的Uber只有一步之遥。

滴滴的掌门人程维,年仅34岁,在《财富》的榜单上,他的排名仅次于任正非(华为)、马化腾(腾讯)、方洪波(美的)、马云(阿里)、王健林(万达)、刘强东(京东)和陈峰(海航)。

坊间甚爱谈论程维早年创业的“濒死时刻”。辗转纽约、旧金山和中关村,被所有投资人拒绝;因为上线专车、快车业务而遭到出租车司机的集体抗议;连成功本身也可能招致失败—订单量暴涨,服务器垮了,程维连夜致电马化腾,借了1 000台服务器。

这些带着传奇色彩的故事,常常让人们误以为是意志力与运气成就了今日的滴滴。而忽略了程维在每一次危机所展现出来的,超前于时代的眼光、运作资源的魄力、谈判与妥协的处世智慧。

3年时间,滴滴从初创公司长成巨子,在各个指标上屡创纪录。程维也从当初的BD经理成长为能挖来柳青、与Uber谈判、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商界精英。

“我也一直生活在巨头的阴影里,这是一个时代的背景。如果他们盯上了你,来找你谈,是一件好事,说明你做的事情已经引起了他们的重视。如果他们还没来找你,说明你做得还不够大,没引起他们的重视。但在细分领域,如果做得好,一定能够打败巨头。”程维说。

创业下半场

在中文语义中,“下半场”往往带着另一个隐喻:上半场的哨声已结束,所有的赢家又重新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这是重新定胜负的时刻,也是超越的时刻。

就在去年,王兴提出“互联网下半场”论,指互联网企业已进入手机用户停止增长的存量时代。

从2012年的千团之战,2014年的O2O大战,到2016年和大众点评合并、创下估值新高之后,甚嚣尘上的“裁员潮”“估值暴跌”之说。

每一个凶险的时刻,总有人说,“留给美团的时间不多了”,但美团硬是从资本与用户手中争来了更多时间,捱到了下一个黎明的关口。

王兴此前的另外两次创业—校内网和饭否网,曾让他身负“史上最倒霉创业者”之名,起了大早、赶了晚集。直到2010年美团成立之后,此时兼具经验与意志力的王兴,才在巨头围绕的艰难环境中闯出一片天地。

美团的确是一家“始终创业”的公司。它几次掉转船头,却恰好赶上最好的风口;它习惯于战斗,不管是和对手还是和公众。现在,这家涉猎甚广的庞大公司,正在将触角伸向更多看似已尘埃落定的陌生领域,比如网约车和民宿分享平台。

这8年,王兴从昔日的海归青年,成长为独具洞察力的行业领袖。

凯文·凯利曾经提出过一个“边缘理论”,即从边缘市场切入,完成對中心的颠覆。这可以部分地解释上述两位年轻企业家的成功。

因为他们,互联网的格局才不会陷入寡头垄断,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创新的源动力,将把我们带入一个更好的世界。

裂缝中凿出的光

从硬件产品到内容生产,从线上服务到线下体验,从传统行业到创新企业……无数的人从各行业中跳脱出来,他们并没有沦为沉默的大多数,而是在商业化的道路上越加坚定从容。你很难说,这些被风口卷起来的猪,是时代的选择,还纯粹只是运气的眷顾。

现在,他们或许操盘着拥有数亿用户的产品,每一个细微的改动都可能影响数千万人。

有人说,中国80后、90后这一代是“无”一代:无房、无车、无事业、无存款,无害、无梦想。他们的父母,曾是四有青年,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表面上看,当年的“四有”价值观离新时代青年越来越遥远。他们不再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而是更独立,更强调个体差异和个体价值。

今天,全新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特征,让他们知道,他们的进取和欲望能以更从容有序的方式来实现;他们无国界,可能出现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与世界在互联网任一高度平行,并同时发声;他们无禁忌,不迷信成功学和所谓的大师,一切人和事都可以轻松解构,转化为表情包;他们一边厌恶精致的利己主义,一边崇尚扁平化的个人管理。

这是当下中国青年的写照,也是身处其中一小撮商业青年们与世界对话的核心武器—独立、自我、表达、精英。

观察商业青年的崛起之路,或许,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这个时代留给年轻人的机会,看到在互联网巨头掌控的格局下,凿出的裂缝。

本期策划,我们围绕“中国商业青年”这拨人,从不同行业、不同社群寻找到最有意思、最有代表价值的商业青年,真实展现和还原一个聚光灯下,对于个人及行业的认知看法。窥一斑知全豹,或许从他们身上,我们更能读懂商业。

猜你喜欢

程维王兴美团
美团打车独立运营王兴在下一盘怎样的棋
美团打车独立运营王兴在下一盘怎样的棋
美团点评和拼多多体现了对数字中国的兴奋之情
王兴:纵情向前的持续创业者
美团、大众点评抱团御寒
“烧钱”可持续性存疑美团被曝全年亏损72亿
境由心生,繁花似锦
天天用车翟光龙:王兴教我的那些事
九败一胜:美团创始人王兴创业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