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忍的抉择
———荆楚名刹古观之五祖寺

2017-08-07向祖文

民族大家庭 2017年3期
关键词:慧能东山佛教

文/向祖文

宗教

弘忍的抉择
———荆楚名刹古观之五祖寺

文/向祖文

编者按:五祖寺,原名东山寺或东禅寺,后世改称五祖寺,位于湖北省黄梅县五祖镇东山之上,是中国禅宗第五代祖师弘忍大师开山弘法的道场,建寺已历1300余年。弘忍于唐永徽元年(公元651年)得法后,创导独具本土特色的中国禅宗,因其以东山为弘法基地,世称“东山法门”。后由弟子慧能丰富完善,形成南宗五家七派、一花五叶的繁荣景象。

五祖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又为旅游胜地。1985年,五祖寺列为中国开放的重点寺院之一。2006年5月25日,五祖寺作为唐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院里很平静,除了树叶飘落与僧人们轻快掠过脚步的声响,什么声音也没有。弘忍淡定从容,踱着的步子不快也不慢。自从征偈的事传出去之后,弘忍就不曾迈出方丈室半步,他在等待揭贴一幕的上演,他将由此作出一个重大的决定。弘忍年事已高,也许来日无多了,在众弟子中挑选一位衣钵传人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从达摩祖师传法,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的接力弘法,禅宗已蔚为大观,由弘忍开启的东山法门已是名震四方,前来东山学法的人把逼仄的山路踩成一条大道,通往东山的路上尽是求法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一人可以兴法,一人可以毁法,东山寺人才济济,青年才俊层出不穷,但谁才是真正的衣钵传人呢?弘忍虽然已经心中有底,但他还是准备以拟偈的方式敲定最后的人选。

有一个人陷在无边的焦虑之中。他就是神秀。神秀是东山寺的教授师,是弘忍最为倚重的弟子。许多年前,神秀就跟随弘忍,几乎与弘忍不离左右。神秀决不是那种凭借头脑灵光、花言巧语取悦弘忍的人,他有实实在在的学问和才干,而且为人谨慎低调,几乎寺里所有人都认为,承接东山法门衣钵的非神秀莫属。但愈是师父器重、大家公认,就愈使神秀感到不安。自从接到征偈启事,神秀就一直坐卧不宁。他拟好了偈子,已经斟酌了无数遍……在经过仔细地权衡后,他做出了决定,趁着夜深人静,把拟好的偈语写在廊道的墙壁上,用这个办法试探师父的看法。“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写毕回到寮房,神秀陷入更深的不安。

又一位年轻人跳入了人们的眼帘。不过这个年轻人实在无法与神秀比肩,甚至不能与众多的年轻人相比。年轻人法名慧能,年纪20出头,个子很小,皮肤很黑,大字不识一个,是个砍柴的樵夫,从入东山寺到现在才有8个月,目前的身份还是一个没有剃度的行者,一直在后院的碓房里舂米,是东山寺的一个“编外人”。这个时候,慧能一身舂米工打扮忝列在廊道读偈的人群中。人群中不时爆发出读偈后的赞叹声令慧能有些心动。慧能暗暗佩服神秀的勤修功夫,不过他感到神秀的偈并没有彻悟佛法的空有妙性。佛祖所示佛理即是空理,所悟一切空,便得一切理,能为一切空,便成一切理,此等圆觉真谛,神秀似乎并没触悟。慧能回到碓房继续舂米。忽然他似乎有了一种领会,有了一种天地澄明的感觉,有一种虚通彻悟的洞悉。刚好江州别驾张日用在寺里逗留,慧能口占四句,就请了张别驾在廊道的墙壁上代笔写下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慧能四句一出,全寺上下一片哗然。消息迅速传到弘忍的耳里,弘忍缓缓走到廊前,看罢慧能的偈语,似乎想也没想,顺手脱下鞋来,将慧能的偈轻轻抹去,不留一丝一毫的痕迹,曰:“亦未见性!”意思上是说,慧能的偈语也未参透佛法,不值一读。

午后,阳光正好。弘忍拄着拐杖来到碓房,此时慧能正在汗流浃背地舂米。弘忍问道:“米舂熟了么?”慧能答曰:“米舂熟已经很久了,只欠用筛!”一问一答,暗藏机锋。弘忍微笑颔首,以杖击地三下,然后离去。慧能心领神会。

漏滴三更,夜黑如漆。慧能如约来到弘忍卧室。弘忍用袈裟掩了窗户,在烛灯下弘忍向慧能传授了《金刚经》的要义。授毕,将法衣授慧能,曰,从此慧能便是六祖,嘱慧能连夜起程南走,不可耽搁。

故事到这里似已结束,但并没有完。慧能接了法衣,一路向南,晓行夜宿,直抵南粤。慧能在猎人中隐姓埋名15年,直到衣钵相授的真相大白于天下,慧能才在粤地光孝寺从印宗大师座下披剃出家,正式成为五祖弘忍的衣钵传人。

弘忍的抉择展开了禅宗更为宏大的传奇。禅宗经慧能大开心灯、开悟43人,再由青原行思、南岳怀让、马祖道一等宗师的不断弘扬,而成为中国佛教最具代表性与生命活力的宗派,并形成了临济宗、曹洞宗、沩仰宗、云门宗、法眼宗等次第怒放“一花开五叶”的繁盛景象,实现了佛教中国化、大众化的伟大变革。中国佛教逐渐跳出了外来佛教繁琐章句之学的困扰,而变得简洁直了、洒脱淋漓,并成为寻常百姓日用之而不觉的解悟处世之道。这个不曾识字却极具领悟力与洞察力的慧能不仅成为一代禅师,而且济身于中国古代思想家之列,根据慧能说法由其弟子整理的《六祖坛经》,成为中国人自己撰著而称为经的唯一佛教经典,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中国佛教沿着大众化、生活化的大道一路前行,于是有了“人间佛教”思想的呈现,于是有了“生活禅”理念的提出,于是有了“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主张的生发。

神秀自然也非等闲之辈。武则天一朝,神秀被拜为国师执掌全国佛教,“南能北秀”的盛誉和格局形成,也足见神秀学术造诣之深、影响之广。然而历史终究是无情的过滤者而不是为人作嫁的化妆师,在慧能所开创的南宗禅不断开出耀眼花朵的同时,神秀创立的北宗禅却日渐凋落了。这一结果,或许是弘忍不曾预见的,抑或这一切都在大师的预见之中。

弘忍授衣传法的典故千年传颂,由此改编和引申的作品层出不穷。论学历、论资历、论僧历、论在寺历,慧能都不可与神秀相提并论,简直是有天壤之别。弘忍何以凭几句偈语就把衣钵传授给了慧能,几乎是在众人不明就里的情况下于倏忽之间做出了这个震惊四方的决策。其实在慧能刚刚入寺的时候,弘忍就注意到了这个年轻人,心里有了动念。 弘忍问:“你来做什么? ”慧能答曰:“惟求作佛,不求余物!”好大的口气,好大的抱负。又问:“你是岭南人,又是獦獠,哪里作得了佛呢?”慧能慨然答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慧能的回答不同凡响,令弘忍暗暗称奇。此后弘忍一直在暗中观察这个年轻人,关注他的一举

一动,偈语擂台大赛,确已证明他慧根深具,彻悟佛法,他决定由慧能承接衣钵,赓续东山法门。在弘忍的心中有一杆大枰,有一方天平,这杆大枰、这方天平所承载的不

是个人私情,也不是众人的议论,而是大法的传承弘扬,是对弘法使命的担当。开悟了就是开悟了,没有开悟就是没有开悟,弘忍不能拿弘法送人情、做交易。神秀经书遍读,是个饱学之士,但就对佛法精神的理解和把握而言,神秀还只是个在山间踽踽而行的道客,而慧能却已伫立在峰顶之上目视群山。

弘忍偈传衣钵相传已经1000多年,昔日的东山寺随着弘忍的故去改名五祖寺。伫立在湖北黄梅东山的五祖寺自唐以来,曾多次受到朝廷封赏,寺内圣迹无数。在五祖寺内至今留有舂米房,舂米房里置放一副石碓,石碓安然若睡,默默似在诉说当年在这里发生的故事。对着当年留下的圣迹,不知人们又会产生怎样更深更遥远的联想?

(作者单位:湖北省民宗委)

责任编辑:范杨文灿

猜你喜欢

慧能东山佛教
东山果事
东山由义井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何来胜《李白忆东山(其一)》
佛教艺术
藤县挂榜岭和东山的史事
禅争
慧能,不识字的禅宗六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