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Paget病1例

2017-08-07王岩崔利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中央区乳晕表皮

王岩,崔利

(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射科,上海202150)

乳腺Paget病1例

王岩,崔利

(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射科,上海202150)

佩吉特病,乳腺;乳房X线摄影术

女,54岁,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乳头瘙痒、破溃、表面糜烂,有少量渗出、时为血性,反复结痂长期不愈。查体:双乳外形尚对称,右乳头凹陷、溃破、糜烂、表面有血性渗液,右乳晕区皮肤略皱缩,余右乳皮肤无橘皮样表现。右侧乳腺未扪及包块,有少量黄色溢液。双侧腋下未及肿大淋巴结。钼靶X线摄影表现:右侧乳头凹陷,右侧乳晕区皮肤略增厚,乳晕后方间隙增宽,可见条索状影,有向内牵拉表现。右侧乳头后方中央区、内上及外上象限可见多数呈簇点状、柱状和小分枝状泥沙样钙化,并呈沿乳腺导管分布的趋势,无明显边界,未见肿块及增粗的血管影(图1)。另于右乳中央区见2枚粗点状钙化。右侧腋前未见肿大淋巴结影。

术中见右乳头及乳晕周围呈湿疹样改变。右腋下有3枚略肿大的淋巴结。病理检查:①巨检示右乳头糜烂、充血。右乳头后方中央区、外上及内上象限乳腺组织较粗糙,质地偏硬,其内见散在粉刺样物质。部分乳腺导管内见白色钙化样物质充填。②光镜示乳头表皮内散在或成团的Paget细胞,核大,核仁明显,胞浆丰富,异型,与表皮细胞有分离现象(图2)。右乳导管内癌,部分区域侵及间质(图3),累及小叶,伴Paget病,未侵及胸筋膜,腋窝淋巴结未见转移。

图1 钼靶X线摄片CC位示乳晕后方间隙增宽(漏斗征,白箭);乳腺实质内泥沙样钙化(黑箭)

图2 病理图片示乳头表皮内见散在或成团的Paget细胞(HE×200)

图3 病理图片示导管内癌,部分区域侵及间质(HE×100)

讨论:乳腺Paget病最早由James Paget于1874年首先报道,又称乳腺湿疹样癌,是一种合并乳头、乳晕部的特殊类型的乳腺癌[1]。本病临床少见,发病率为2%~3%[2],多见于40~60岁女性,病程进展较慢。好发于单侧乳头、乳晕及其周围,呈湿疹样外观,常有乳头乳晕区持续刺痛、瘙痒、糜烂及反复结痂,痂下见颗粒状肉芽,表面伴血性渗出。部分患者有乳头溢液。多数学者[3]认为,该病是由导管内癌细胞沿着导管蔓延向上侵犯乳头表皮而形成,几乎均伴乳晕后导管癌或浸润癌。病理上Paget病是一种鳞状上皮细胞癌。钼靶X线摄影对乳腺Paget病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其主要表现为乳头变形、凹陷,乳晕区皮肤增厚,乳晕后导管增宽、三角影(漏斗征)、细沙样钙化和肿块等。乳腺Paget病易发生钙化,可呈细沙样、成簇或成片,而沿乳晕后大导管方向分布的钙化为本病特征。本例临床表现、X线表现及病理均非常典型,因及早诊断和治疗,患者状态及预后均较好。

总之,乳腺Paget病的X线表现很有特征性,可显示病变的部位和范围,与临床表现及病理结合,对其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1]Sakorafas GH,Blanchard K,Sarr MG,et al.Paget’S disease of the breast[J].Cancer Treat Rev,2001,27:9-18.

[2]Burke ET,Braeuning MP,Mclelland R,et al.Paget’s disease of the breast:a pictorial essay[J].Radiographics,1998,18:1459-1464.

[3]鲍润贤.中华影像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6-88.

2016-09-22)

10.3969/j.issn.1672-0512.2017.04.045

崔利,E-mail:licui596@126.com。

猜你喜欢

中央区乳晕表皮
科研人员揭示油桃果实表皮不长毛的奥秘
建筑表皮中超薄基材的应用分析
乳晕又大又黑能改善吗?
单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个数与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相关性*
单侧cN0甲状腺乳头状癌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人也会“蜕皮”,周期为一个月
甲状腺单侧乳头状癌超声特征联合BRAF V600E基因与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经乳头根部乳晕内双环形切口行乳晕缩小术
水果
乳晕变黑是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