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SCT诊断食管异物的临床分析

2017-08-07邱小琴崔彩丽林继升吴诏周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后处理低密度异物

邱小琴,崔彩丽,林继升,吴诏周

(广东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茂名石化医院影像科CT室,广东茂名525011)

MSCT诊断食管异物的临床分析

邱小琴,崔彩丽,林继升,吴诏周

(广东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茂名石化医院影像科CT室,广东茂名525011)

目的:探讨MSCT诊断食管异物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食管异物患者MSCT平扫及后处理图像,并将CT诊断与内镜结果比较。低密度棉枝异物取同款棉枝行CT比照。结果:79例中食管异物为高密度鱼骨等骨类74例,枣核3例,牙套1例,棉枝1例。MSCT及后处理技术均清楚显示高密度异物、异物与食道及周围结构关系;而低密度棉枝异物MIP及VR不能显示。CT发现食管穿孔并发症优于内镜,尖锐异物致食管小穿孔内镜难以发现。合并脑干病变者更易发生误吞,致食管穿孔和(或)吸入性肺炎。结论:MSCT诊治食管异物及其并发症敏感、准确,实用价值高,在诊断或疑诊高密度异物检查中应作为首选。

食管;异物;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食管异物为临床急症,确诊后多需紧急处理。及早明确异物性质、大小、位置,评估异物对机体损伤程度,是治疗及避免并发症的关键[1-3]。MSCT及后处理技术具有无创、便捷,能显示、直观、立体的食管异物等优势,得到临床广泛认可。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临床诊断或疑诊79例食管异物的MSCT平扫及后处理图像,并与内镜手术结果对照,探讨MSCT及后处理对食管异物诊治的指导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79例中,男39例,女40例;年龄16~88岁;<45岁13例,45~65岁37例,65以上29例(其中>75岁11例),中位年龄58.4岁。合并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糖尿病22例,呼吸系统慢性疾病15例,脑血管意外23例;植物状态2例;需喂食者8例。起病至CT检查时间为0.5 h~23 d。

1.2 仪器与方法采用GE Lightspeed VCT 128层螺旋CT,在梗阻、疼痛感相关位置行喉颈部和(或)胸部MSCT平扫,喉颈部扫描范围从口咽部至T3椎体水平,胸部扫描范围为C6椎体至胃底水平。扫描参数:120 kV,200mA,层厚5mm,螺距1.2,重建层厚0.625 mm,层距0.625 mm。将原始图像传输至ADW 4.4或4.5工作站,行MPR、MIP和VR。窗宽200~450 HU,窗位32~80 HU,以异物及食管周围组织同时最佳显示为宜。

2 结果

2.1 MSCT平扫及MPR检出食管异物79例,检出率100%。78例高密度异物中鱼骨(刺)49例,最大长径6~31mm(图1);鸡鸭骨21例(图2);其他动物骨4例;枣核3例;牙套1例(图3)。1例低密度异物为中空棉枝+棉团,MIP及VR无法显示,经取同款棉枝置于充满液体的输液软瓶于CT扫描比对后确诊(图4)。本组60例(75.9%)异物滞留于颈段食管,形态、大小不同,其中40例嵌顿于第一狭窄食管入口及下方区域;17例位于胸段食管(第二狭窄及上方);2例在腹部食管(第三狭窄区)。考虑食管穿孔及可疑穿孔16例,内镜诊断食管穿孔9例;食管脓肿2例,食管-纵隔瘘1例;合并吸入性肺炎4例,合并食管周围炎60例。

2.2 治疗结果79例中,71例在局部麻醉或全麻下均成功夹取(食管镜取62例;胃镜取9例),7例滑落胃内排出,1例夹取失败。食管穿孔患者术后置胃管鼻饲,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后,应用泛影葡胺食管造影排除对比剂穿孔外漏后经口进食。78例治疗1~10 d痊愈出院。

图1女,57岁,误吞鱼骨6d。MPR示粗大鱼骨刺锋利,呈双“T”状,纵、横径分别约35、25mm,刺入食管入口下食管壁内图2女,88岁,心功能较差,误吞鸡骨2 d。MPR示食管入口斜置分叉鸡骨异物(35mm),鸡骨穿透食管右壁达右侧颈动脉内缘;食管旁肌间隙见气体影。食管镜下见食管局部肿胀、糜烂渗血,异物嵌顿紧,夹取过程中因心率突升至130次/min,血压及血氧下降而放弃,转上级医院治疗图3男,78岁,脑梗死病史,突发剧咳、呕吐,继之呼吸困难、意识不清、二便失禁图3a~3c分别为VR、冠状位MPR及轴位MPR像,见颈段牙套-食管纵隔瘘,牙套异物位于T1~3椎体水平,穿破食管右壁,部分突出纵隔内并周围积气,合并吸入性肺炎图4男,79岁,脑梗死后植物状态,取长棉枝清洁患者口腔时被其咬断吞入图4a,4b VR及MIP像均未见异物图4c,4d MPR冠状及轴位图像,发现胃管右旁细管状中空低密度异物及末端小团状等、低混杂密度灶图4e经用同款棉枝插入输液软瓶CT比照后确诊,紧急胃镜下成功夹取食管内纵向约65mm长半截棉枝及棉团(图1~4中符号标示:↑,异物;♂,食管穿孔,腔外积气;A,颈动脉;▽,胃管)

3 讨论

食管异物多数为鱼、鸡、鸭等动物骨片,MSCT表现为高密度而易显示[4]。饮食分心、过急或不当喂食是造成本组食管异物的主要原因。MSCT检查食管异物后处理主要采用MPR、MIP和VR技术。薄层MPR对细微组织密度差别分辨力高,图像细腻真实,能清晰显示异物大小、形态及内部结构,影像医师可任意轴向和角度旋转,利用窗口技术多方位观察异物、局部食管及周围组织,及时发现食管周围炎、食管穿孔、颈部皮下气肿等并发症,为临床提供可靠诊断依据。MIP反映组织密度差异,对比度较高[5];可粗略显示较高密度异物轮廓、异物与食管及周围组织相互关系,为临床医师提供异物影像以选择最佳治疗方案。VR可简单快捷、直观显示高密度异物形态及与扫描区骨组织的位置关系。值得注意的是:MIP及VR像虽直观便利,但对低密度异物不能显示,与文献[5]报道一致:密度差异较小的组织结构难以显示,即使是MinIP及气道VR;本组1例低密度异物中空棉枝+棉团MIP及VR不能显示,MSCT薄层仔细观察怀疑主动脉弓上缘~气管隆突水平低密度管条状异物,经取同款棉枝置于充满液体的输液软瓶于CT扫描比对后确诊,与胃镜结果一致。笔者认为低密度异物或密度差异较小的组织结构异物,须依靠薄层MPR及窗口技术仔细观察,仅依赖MIP及VR极易漏诊。

79例中,65例异物横或斜置于食管内,部分刺入、穿破食道壁。以自食误吞尖锐异物居多,喂食者以肉团混杂骨块居多。食管穿孔5例,以合并脑中风、脑干梗死的喂食患者比例较高(3/8)。老年人食管肌肉松弛,常合并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脑干病变,脑干梗死患者吞咽障碍,自食和(或)喂食不当尤易发生误吞肉骨块导致梗阻,诱发呕吐易致吸入性肺炎(4例)、窒息等。而老年人感觉减退,症状出现晚,异物较大且梗阻时间长,更易致食管穿孔等严重并发症。CT诊断有无食管穿孔具有极高价值[5-6];且判断破口细小的食管穿孔可信度高,明显优于内镜。CT判断穿孔主要以异物部位食管壁不连续及腔外积气、脂肪组织浑浊为依据[4,7]。本组CT诊断和(或)疑诊食管穿孔、破裂16例(其中尖锐异物致小穿孔10例);内镜诊断食管穿孔9例(小穿孔4例)。MSCT与内镜下所见食管穿孔有较大出入。内镜下多见骨刺、枣核等尖锐部分刺入食管壁(图2),而难以判断细小食管破口;原因主要为食管破口小、异物取出后易被遮蔽,外加异物嵌顿时间短、感染较轻,食管造影复查小破口被遮蔽导致检查阴性等。

食管为肌性收缩器官,睡眠时或放松状态肌肉松弛,异物位置可能改变。文献[1]报道24%颈段食管异物(鱼骨),12 h左右CT复查为阴性。本组异物落入胃内排出7例(8.9%):其中3例食管镜检查时间:8~12 h 2例、24 h后1例(颈段入口下方,异物长度均>20mm),结果均未见异物,仅见局部食管黏膜破溃、水肿。1例5 d后复查CT,余3例2~4 d食管钡棉复查未见异物;追踪4周7例均无并发症发生。故误吞异物后12 h内就诊者,详细了解病情,明确异物特点、位置后,部分简单异物误吞者可观察病情变化,并选择安全、高效、经济便捷的治疗方案。对CT显示异物复杂、病情严重者,则应尽早取出异物。术前无三维成像支持,内镜下取异物有一定风险,主要为异物大、嵌顿紧、形态复杂导致二次损伤,以及穿孔位置邻近大血管导致出血难控等。本组患者术前均行MSCT检查,准确判断异物,充分评估病情及风险,均无取异物并发症发生。因此,食管异物检查时,MSCT及后处理技术非常必要,且应及早应用。

[1]李永团,修海波,王宁宁,等.食管薄层CT扫描诊断颈段食管异物及不同治疗方法的选择[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5,29(6):45-48.

[2]马晶晶,杨树平,施瑞华,等.内镜治疗食管尖锐异物临床分析(附358例报告)[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3(11):1563-1565.

[3]郭志强,贾明辉,杨运俊,等.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复杂食管异物手术的指导价值[J].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23-26.

[4]胡祥华,纪建松,周利民,等.食管异物的多层螺旋CT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4):541-543.

[5]董科,应明亮,周绍斌,等.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诊疗食管异物的临床增益价值[J].放射学实践,2012,27(12):1328-1330.

[6]陈浩,孙敬武.容积CT扫描在食管异物诊疗中的价值[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3,20(3):153-155.

[7]张竹花,李烁,苏佰燕,等.下咽及食管异物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诊断[J].协和医学杂志,2011,2(3):217-221.

2016-11-29)

10.3969/j.issn.1672-0512.2017.04.034

邱小琴,E-mail:qxqslg@126.com。

猜你喜欢

后处理低密度异物
低密度隔热炭/炭复合材料高效制备及性能研究
车身接附点动刚度后处理方法对比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如何处理异物进入眼睛
自制异物抓捕器与传统异物抓捕器在模拟人血管内异物抓取的试验对比
果树防冻措施及冻后处理
基于低密度网格覆盖分析的重访星座优化设计
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
低密度脂蛋白
基于柴油机排气后处理的排放控制技术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