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弹性成像、萤火虫成像及CDF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2017-08-07邬亮姚树新何东方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灰阶医学杂志萤火虫

邬亮,姚树新,何东方

(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超声科,山东菏泽274000)

超声弹性成像、萤火虫成像及CDF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邬亮,姚树新,何东方

(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超声科,山东菏泽274000)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萤火虫成像技术及CDF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拟诊为乳腺癌并行乳腺肿块切除的180例(194个肿块)女性患者,术前均行二维灰阶超声、萤火虫成像、CDFI及超声弹性成像,以组织学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探讨上述方法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194个肿块中,良性19个,恶性175个。弹性成像与萤火虫成像、CDFI联合应用诊断乳腺癌的特异度为90.2%,与组织学病理检查结果高度相关。结论:超声弹性成像与萤火虫成像、CDFI联合应用对乳腺良恶性肿块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超声检查;乳腺肿瘤

目前,我国女性乳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女性生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治疗对预后及转归意义重大。目前,用于乳腺恶性肿瘤筛查的方法主要有超声、钼靶X线摄影、乳腺导管造影及MRI等。超声弹性成像是近年来逐渐应用于临床的超声诊断新技术,它通过获取生物组织的硬度信息帮助诊断乳腺病变的良恶性。微小钙化是诊断乳腺癌的一项高度特异性的指标,有助于乳腺肿瘤的定性诊断。笔者应用超声弹性成像、萤火虫成像技术及CDFI,探讨其对诊断乳腺癌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超声检查拟诊为乳腺癌的女性患者180例(共194个肿块),年龄30~57岁,平均年龄(45.6±9.3)岁,均有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

1.2 仪器与方法应用Toshiba Aplio 400和ALOKA Prosoundα1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配有实时彩色超声弹性技术,探头频率7.5~13.0MHz。患者取仰卧位,根据不同患者条件,亦可取左右侧卧位,双臂上举抱头,充分暴露双侧乳房及腋窝。首先获取二维灰阶图像信息,以乳头为中心,放射状持续扫查,发现肿块后,详细观察并记录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方位、边缘(光整、微小分叶、成角、毛刺)、内部回声、后方有无衰减、周围组织结构有无改变,以及腋窝淋巴结有无增大。后对肿块行萤火虫成像检查,在灰阶图像对乳腺肿块定位后,点击萤火虫成像功能按钮,启动萤火虫图像模式,观察肿块内部结构,并记录微小钙化的亮度、形态、数量及分布情况,选择质量良好的图像储存记录。

对CDFI的分析应用Adler半定量分析方法[1],其检查标准为:0级,肿块内及周边无明确血流;Ⅰ级,肿块内或周边有1~2处点状、短棒状血流;Ⅱ级,肿块及周边有1~2条供血血管;Ⅲ级,肿块及周边有3条以上供血血管,或弥漫性网状血管供血。

最后,启动弹性成像模式,嘱患者平稳呼吸,采用实时二维灰阶和应变弹性以双幅同时显像,获取稳定的弹性图像后,冻结图像。然后选定取样框分别包绕肿块及其周围正常腺体,判断肿块与周围正常腺体应变程度的相对值。

2 结果

术前超声新技术联合诊断为乳腺癌的180例中,159例术后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乳腺癌,占88.3%;21例误诊,占11.7%。乳腺癌单发149例,多发10例;发生在一侧乳腺151例,双侧8例。194个肿块中,良性19个,恶性175个。175个肿块中,浸润性导管癌91个,占52.0%;单纯性乳腺癌49个,占28.0%;髓样癌12个,占6.9%;黏液腺癌9个,占5.1%;腺癌11个,占6.3%;导管内乳头癌3个,占1.7%。175个肿块生长部位,外上象限138个,占78.9%;外下象限19个,占10.9%;内上象限14个,占8.0%;内下象限2个,占1.1%;乳晕区2例,占1.1%。

超声表现:①多发于乳腺外上象限,多数为不规则形,占78.9%(138/175);②边缘不光整,常边缘模糊、微小分叶、成角或毛刺(图1),占92.6%(162/175);③内部多呈低回声,回声分布不均匀,占86.3%(151/175),仅少数肿块呈等或强回声;④肿块后方可见声衰减征象,占74.9%(131/175);⑤肿块内多数可见微小钙化,在萤火虫成像时更明显,占81.7%(143/175),其表现为高亮的白色,呈细点状、多切面扫查形态不改变,多在3个以上,分布紧密、呈簇状(图2);⑥本研究应用Adler半定量分析法评为Ⅱ~Ⅲ级的肿块占80.0%(140/175),肿块内血流信号较丰富,其血流为高阻,RI>0.7(图3);⑦最大径<2 cm的肿块,纵横比多>1,占81.1%(142/175),而肿块≥2 cm时,随肿块的增大,纵横比的诊断价值不断减弱;⑧175个恶性肿块中,弹性成像为3分17个,弹性成像为4分101个,弹性成像为5分37个。⑨本组乳腺癌转移性淋巴结63例,多集中在腋窝Ⅰ区51例,腋窝Ⅱ、Ⅲ区及锁骨上区发现转移淋巴结12例。转移淋巴结形态为类圆形,淋巴皮质增厚,淋巴门消失,多数淋巴结血供丰富。

3 讨论

乳腺超声是乳腺肿块检查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因其无创、价格便宜、操作便捷等优点已被广大患者所接受。近年来,随着超声新技术不断应用于临床,尤其是二维灰阶超声对形态学的标准化,CDFI对微血管的检测能力不断增强,萤火虫成像功能提高了对微小钙化的检出率,组织弹性超声成像可对组织硬度进行分析,为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诊断依据。

在乳腺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释放肿瘤血管生长因子,可促使肿瘤与邻近周围组织产生新的病理性毛细血管[2],这种血管数量较多,管壁较薄,分布不规则,且缺少肌层组织,在生长过程中极易发生动静脉吻合及其他紊乱的血管吻合,这一特点在乳腺癌的超声诊断中有重要价值。笔者在行CDFI检测时,如发现分布不规则的穿支血管,其RI明显升高可帮助诊断。但乳腺癌的新生血管多细小,应注意探头不要加压,以免造成假阴性[3]。利用萤火虫成像技术,提高了发现沙砾样微小钙化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一旦发现,须高度考虑乳腺癌的可能[4]。微小钙化也可存在良性病变中,属营养不良型钙化,常由良性肿块组织溶解、肿块局部出现坏死、微小散在钙盐沉积所形成。而出现成簇分布的微小点状钙化时,须提高警惕,仔细扫查,综合其他超声表现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研究[5]表明,组织弹性评分越高,其组织硬度越大,而乳腺恶性肿瘤硬度常很高,所以对病灶组织弹性的检测也越重要。超声弹性分级可较准确地反映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的相对硬度关系,通过对相对硬度值进行分析测量,从而获取肿块的硬度信息,有利于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5]。理论上讲,绝大多数乳腺恶性肿瘤硬度明显高于良性病变,但有时也会出现良恶性病变相对硬度值的交叉和重叠[6]。本组恶性肿块中,弹性3级以下20例,其中7例为浸润性导管癌,3例为髓样癌。均为病灶内伴出血、坏死灶而导致假阴性,髓样癌硬度值较低也是造成误诊的原因之一。发生乳腺病变时对腋下及锁骨上区淋巴结的扫查非常重要,转移性淋巴结出现与否关系着手术方案的制订,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决定性意义。观察淋巴结时,应关注淋巴皮质是否有偏心性的增厚,淋巴门是否消失,淋巴结形态是否呈类圆形改变,血供是否较丰富,不能仅依据大小。

综上所述,在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超声弹性成像、萤火虫成像技术及CDFI联合应用对乳腺癌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图1 女,41岁,浸润性导管癌Ⅲ级,肿块边缘微小分叶,可见成角

图2 女,53岁,浸润性导管癌Ⅱ级,肿块内见微钙化强回声、颜色明亮、密集、呈簇状

图3 女,50岁,浸润性导管癌Ⅲ级,彩色多普勒超声Adler半定量分析血供为Ⅱ级

[参考文献]

[1]吴朝贵,底炜.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弹性成像诊断乳腺癌的应用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5,31(9):844-846.

[2]梁铭,欧冰,吴嘉仪,等.超声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对早期乳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5,31(10):907-909.

[3]岳红利,杨利霞,甄艳华,等.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肿块的准确度及其偏倚校正的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5,31(4):299-301.

[4]左晓文,赵丽蓉,张明明,等.超声弹性及“萤火虫”成像技术联合诊断乳腺肿瘤的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5,31(1):4-7.

[5]欧冰,罗葆明,杨海云,等.弹性成像定量分析与乳腺肿物良恶性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3,29(1):36-37.

[6]龚业琼,申俊玲.超声弹性成像蓝色比例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3,29(8):688-690.

2016-11-10)

10.3969/j.issn.1672-0512.2017.04.033

姚树新,E-mail:shuxin_1010@163.com。

猜你喜欢

灰阶医学杂志萤火虫
OLED屏幕Demura补偿数据生成算法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主编 陈子华教授简介
MRI 增强信号比值对G2、G3 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和胰腺癌鉴别诊断价值
《海军医学杂志》第二届编委会名单
正常人群肾皮质超声灰阶量化对照研究
萤火虫
萤火虫
抱抱就不哭了
夏天的萤火虫
《辽宁医学杂志》稿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