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SCT肺动脉成像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2017-08-07谢伟玲朱利欢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肺栓塞肺动脉栓塞

谢伟玲,朱利欢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中医院放射科,广东佛山528500)

MSCT肺动脉成像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谢伟玲,朱利欢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中医院放射科,广东佛山528500)

目的:探讨MSCT肺动脉成像诊断肺栓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肺栓塞患者的MSCT资料,利用VR、MPR和MIP对肺动脉血管进行重建,分析肺动脉栓塞的位置、形态。结果:30例中,栓塞位于双侧25例,右侧3例,左侧2例。病灶共累及肺动脉397支,其中主肺动脉2支,左肺动脉主干2支,右肺动脉主干4支,叶动脉53支,段动脉149支,亚段动脉及以下187支。397支中,中心性充盈缺损102支,偏心型充盈缺损133支,附壁型充盈缺损96支,完全阻塞型充盈缺损66支。30例中,9例肺密度减低、肺纹理稀疏变细且形态不明显;9例可见“马赛克征”,肺部通透度较低;7例可见胸腔积液;5例出现肺动脉高压,表现为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扩张。结论:MSCT诊断肺动脉栓塞高效、快速,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肺栓塞;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血管造影术

肺栓塞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主要指在肺动脉或其分支被外源性或内源性栓子阻塞而产生的相应肺循环障碍及病理生理综合征[1]。血栓是肺动脉中最常见的阻塞栓子,包括肺动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其他类型血栓;此外,如羊水、脂肪、肿瘤等也可引起肺栓塞[2-3]。国内外文献[4-5]报道,肺栓塞死亡率超过20%,最高达30%,仅次于冠心病与高血压。诊断该病通常采用DSA,但该技术有创,存在风险,随着CT的发展,MSCTA因其无创性等优势在肺栓塞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6]。本文主要探讨MSCT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优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肺栓塞患者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9~65岁,平均年龄58岁;平均病程(1.6±0.6)个月。主要临床症状为呼吸急促、呼吸困难、胸闷伴随胸痛、咯血、咳嗽等。30例均有糖尿病及高血压病史,9例存在下肢静脉栓塞,1例骨折。

1.2 仪器与方法使用东芝Activion16 TSX-031A CT扫描仪。扫描参数:125 kV,220mA,层厚1mm,层距0.6mm,螺距0.3~0.6mm,扫描阈值100 HU。主要对胸部进行扫描,部分患者可增加下肢扫描。高压注射器选用Ul-rich(德国),对比剂选用优维显(370mgI/mL)。经肘静脉注射,流率4mL/s,并利用机器自动跟踪系统对对比剂进行实时追踪,获取动脉期影像。所有患者均行平扫和增强扫描,利用VR、MPR和MIP对肺动脉血管进行重建。由2位经验丰富且年资较高的医师对图像结果进行分析及评价。

2 结果

2.1 栓塞部位30例中,栓塞位于双侧25例,右侧3例,左侧2例。病灶共累及肺动脉397支,其中主肺动脉2支,左肺动脉主干2支,右肺动脉主干4支,叶动脉53支,段动脉149支,亚段动脉及以下187支。30例中,急性肺动脉栓塞23例(76.7%),慢性肺动脉栓塞7例(23.3%)。

2.2 MSCT表现

2.2.1 直接征象397支中,中心性充盈缺损102支(图1),血栓与血管腔平行,且在中心部位成竖条状,伴对比剂环绕,呈“轨道征”;偏心型充盈缺损133支(图2),血栓位于血管壁,且周围管腔内存在对比剂;附壁型充盈缺损96支(图3),血管壁呈无规则排列,且基底与管壁粘连;完全阻塞型充盈缺损66支(图4),血栓动脉断面密度较低,且周围无对比剂。

2.2.2 间接征象30例中,9例肺密度减低、肺纹理稀疏变细且形态不明显;9例可见“马赛克征”,肺部通透度较低;7例可见胸腔积液;5例出现肺动脉高压(图4),表现为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扩张。

3 讨论

3.1 肺栓塞的成因近年来,肺栓塞发病率逐年升高,接近30%,已成为仅次于肿瘤和心脏病的致死率高的疾病[5],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肺栓塞的成因较复杂,主要是由于肺循环功能障碍,阻碍血液循环,导致胸闷和胸痛[7-11]。但肺栓塞前期,多数患者未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也缺乏与该疾病相关的特异性,因此易漏诊。据相关文献[12-14]报道,肺栓塞的漏诊率较高,有的甚至高达30%。本组成因与文献报道一致。

图1男,39岁,左肺后底段动脉栓塞图1a,1b分别为轴位及CPR图像。表现为中心型充盈缺损,血栓与血管腔平行,且在中心部位成竖条状,伴对比剂环绕,呈“轨道征”图2男,60岁,MPR示左肺上叶动脉、右肺上叶动脉、右肺下叶动脉多发栓塞,血栓位于血管壁,且周围管腔内存在对比剂图3男,57岁,右下肺动脉栓塞。表现为附壁型充盈缺损,血管壁呈现无规则排列,且基底与管壁粘连图4男,46岁图4a,4b分别为轴位及VR图像,示主肺动脉增粗,提示肺动脉高压;右肺动脉主干部分性充盈缺损,左肺动脉主干部分性充盈缺损、下肺动脉完全性充盈缺损

3.2 MSCTA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优势和价值①MSCT无创、辐射小、安全系数高[15],能准确对肺栓塞病变部位进行扫描,得出正确结论;②以前诊断肺栓塞由于不能较好掌握对比剂的高峰时间,且肺动脉循环时间短,因此成像结果常较差,MSCTA不仅能保证对比剂的浓度,还能减少其用量,降低了假阳性的发生率[15-16];③具有较高的分辨力,包括空间分辨力和密度分辨力,能较精准地判断图像[15-16];④拥有VR、MIP和MPR等先进的后期处理功能,可对肺栓塞多角度、多方位成像,提高病变的显示效果,降低误诊率[17]。本研究对30例肺栓塞行MSCT检查,图像清晰,立体感较强,能显示所有肺动脉及其小分支中病变情况。

综上所述,MSCT诊断肺栓塞既能较清晰地直接显示血栓的数量、大小及形态,同时还能显示肺部的异常表象。作为一种无创伤性检查技术,MSCT肺动脉成像对诊断肺动脉栓塞具有较高的应有价值。

[1]程显声.肺动脉栓塞[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51.

[2]Simpson D,Siddiqui MA,Scott LJ,et al.Spotlight on reteplase in thrombotic occlusive disorder[J].Bio Drugs,2007,21:65-68.

[3]张建平.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0):2195-2196.

[4]李卫平,曾秋华.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罕少疾病杂志,2010,17(3):19-21.

[5]陈建平,石红建,龚波,等.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5):124-126.

[6]高峰.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在肺动脉栓塞中的诊断价值[J].淮海医药,2011,29(2):121-123.

[7]孙小丽,侯代伦,柳澄,等.碘流率对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影响的理论探讨[J].结核病与肺部疾病杂志,2012,1(3):166-169.

[8]孙新海,吴涛,李娴,等.MSCT与MR肺动脉成像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2,23(8):586-588.

[9]雷斌,汪庆伟,张家乾,等.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3,14(2):144-145.

[10]甘新莲,王珍.肺动脉栓塞的多层螺旋CT诊断与鉴别[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11):1448-1450.

[11]于芬,木合拜提·买合苏提,刘文亚,等.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9,15(3):243-247.

[12]莫云海,冉隆富,杜涛明,等.肺栓塞患者行多层螺旋CT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1):46-48.

[13]周涛,潘爱珍.256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及溶栓治疗效果评价[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3(12):11-13.

[14]冯仕庭,陈境弟,孟悛非,等.20例肺动脉栓塞螺旋CT增强扫描的影像分析[J].放射学实践,2006,21(6):563-565.

[15]沈文东.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3):250-251.

[16]李彬,杨建林,吉六舟,等.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检查在诊断肺动脉血管栓塞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进展展望[J].中国医学装备,2013,10(7):60-63.

[17]季乐新,尚同祥,王效刚.双源64层螺旋CT在肺动脉成像中的扫描技术及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12,9(11):83-84.

2016-08-08)

10.3969/j.issn.1672-0512.2017.04.028

谢伟玲,E-mail:502961166@qq.com。

猜你喜欢

肺栓塞肺动脉栓塞
肺栓塞及预防
慢阻肺患者HRCT检查肺动脉直径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压的相关性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阿哌沙班治疗肿瘤相关性血栓栓塞的获益与风险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右心室双出口肺动脉环缩术后Ⅱ期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警惕隐形杀手“肺栓塞”
自拟豁痰祛瘀方联合大剂量rt-PA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疗效及对其TNF-α、D-D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