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荀子的“化性起伪”与“礼乐教化”思想

2017-08-02祁悦

大观 2017年7期
关键词:乐教礼教荀子

摘要:荀子是先秦时期儒学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其中有关道德教育思想的论述至今仍然对我们的思考有启迪作用。荀子坚持“性恶论”,认为可以通过“化性起伪”的方式来逐渐地使人变善。他的“性恶论”实际上是为“外在超越论”作依据的,外在超越论有三种,文章主要阐述他的礼乐教化论以及他的道德教育思想对我们现在德育工作的启示。

关键词:荀子;性恶论;化性起伪;礼教;乐教

荀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他的思想不拘泥于儒家,而是积极吸收各派有益的思想,由此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思想体系。

荀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是以性恶论为出发点的。他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恶的。这体现在他的《荀子·性恶》中:“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荀子认为,虽然人的自然本性是恶的,但是可以通过“化性起伪”的方式使人逐渐地趋向“善”。

所谓“化性起伪”是指把人的本性化为适合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优良品质。在这里,“化”的意思是“改造”,“性”指人的自然本性;“起”的意思是“养成”。因为是后天习得的优良品质,所以是“伪”。在荀子这里,道德教化的功能就是“化性起伪”,用外在的礼仪约束人们的行为,不是让人们依据自己的“本性”为所欲为,而是要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和发展为依归,这实际上属于“外在超越”的方式;孟子则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善的,从人先天固有的“四端”出发,逐渐扩充和拓展人的“四端”,最终使人达到“向善”的目的,这是“内在超越”,强调内在的修身,但两者是殊途同归的。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好利的,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唯“利”是从、计利而行,这样人与人之间就免不了冲突和争斗,尤其是在面对利益分配的时候,这样自然是不利于社会的发展。通过“化性起伪”,用外在的礼仪规范去约束人,这样人与人之间互相谦让,社会也才能稳定,这是“伪”的表现。由此,可以看出“化性起伪”的两个基本作用:一是逐渐矫正人的各方面“恶”的品性和行为;另一方面则是通过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互相的礼让,使人际关系协调,促进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化性起伪”的关键人物是君主,君主是否有好的品德对国家的治理至关重要:这体现在《荀子·君道》篇:“君子者,治之原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君者仪也,民者景也,仪正而景正。君者槃也,民者水也,槃圆而水圆。”由此可以看出,君子与人民是“源”与“流”的关系,只有源清,流才能清,所以,一国的君主必须要有高尚的人格,才能感染和带动其子民,从而巩固他的统治。

如何能做到“化性起伪”?

在荀子这里,告诉我们需要凭借四种力量。一是“立君主”,因为就像之前所说的,君主是“化性起伪”的标准,首先要做的就是“立君主”,靠君主的力量;二是“明礼仪”,这是基础层面的,用礼仪来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行为;三是“起法正”,通过法律这一外在的约束性的力量来做到“化性起伪”;最后一个则是“重刑罚”。

以上都是通过外在的力量来达到化性起伪的目的,下面着重论述一下其中的“明礼仪”——荀子的礼乐教化思想。

荀子认为“礼”的起源有两点,一是制止各种纷争——社会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因此就有了各种各样的争夺,通过“礼”,使人“各守其位”,这是从客观性的角度来说;从主观性的角度来说,礼源自“先王治理”,即圣人创造。《荀子·大略》中讲到:“礼者,政之挽也。为政不以礼,政不行矣。”《荀子·修身》中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据此可以看出,礼的作用有两点:一是礼是为人处世的准则,通过对人进行礼仪规范的训练,不断改造人的先天本性,形成后天好的道德品质;二是“礼”是为政治国的基本遵循,有了礼,国家才能安定和繁盛。

关于礼教的具体内容有如下三点:一是“法后王”,体现在《荀子·不苟》中:“天地始者,今日是也;百王之道,后王是也。”在这里的“后王”是指夏商周三代的帝王,在荀子这里,就是要全面恢复周代的一整套的政治制度,采取“法后王”的方式是因为后王的历史離现实生活较近,有迹可循,无疑更具有参考价值。《荀子·非相》如是说:“欲观圣王之迹,则于其粲然者矣,后王是也。”通过“法后王”的方式,君主治国有方,国家日渐强盛。

礼教的具体措施体现在尚贤使能,尚贤的原则是“无德不贵,无能不官”,通过德行与才能来选拔官员,德能兼顾。在用人的过程中,要尤其关注“择相”,因为丞相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对于一个国家的官僚体系来说,至关重要。最后一点是富国富农,这也是荀子提出礼教的目的所在。

礼与乐是相联系的,荀子重礼,自然而然也意识到了乐对于人教化的重要作用,这体现在荀子的《乐论》中:“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合同,礼别异。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矣。穷本极变,乐之情也;著诚去伪,礼之经也。”由此可以看出,礼与乐都有规范人的行为、管束人心的作用。在荀子的思想中,乐教对礼教起辅助作用,礼教与乐教双管齐下,引导人们向善,从而达到社会安定的目的。

由此可以看出,礼乐教育与一般的理论教育相比,有以下优点:带给人的情感体验丰富;与人们的社会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实践性很强;有利于促进知行合一;容易让受教育者完成从知到性的转变。

综上所述,荀子的礼乐教化思想对我们今天德育工作的启示如下:对于青少年来说,我们在对他们进行德育工作的过程中,要注重外部环境对他们成长的巨大影响。我们要形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合力,关注每个青少年自身的情感体验和日常生活,遵循他们的成长规律,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给他们多传递正面、积极、向上的东西,不断地熏陶、感染他们,用正确的言行规范来约束他们,重视规则意识,在潜移默化中使青少年的言行向着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方向努力,培养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除了日常的教育和引导之外,适当的惩罚也是必要的:在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形成的过程中,对一些不好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惩罚,也有利于促进其养成好的道德理念和行为规范。

【参考文献】

[1]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阎乃胜.论荀子道德教育观对孔孟思想的继承[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1).

作者简介:祁悦(1995—),女,汉族,山西省朔州市人,西北师范大学在读本科生。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乐教礼教荀子
Spiritual Humanism: Its Meaning and Expansion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
中国现代文学中“墙”的意象
中小学生识“礼”教育浅谈
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改变小学语文教学观念
《浮生六记》中陈芸的现实处境
语文课堂的乐教与乐学
古希腊私法何以未壮大
“四乐教学法”初探
《荀子》:先秦思想集大成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