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改变小学语文教学观念

2017-01-12杨景霞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11期
关键词:乐教勤学合情

杨景霞

【摘 要】所谓新课改,就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简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是新课改下教育教学理念转变的总要求和主目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的转变将任重而道远,教育教学在新教改下所要达到的目的实非易事,需要一个集体单位——学校的全体员工放射出集体智慧的光芒。

【关键词】合情、合理和合体的策略;乐教、善教和仁教的舞台;勤学、勤思和勤勉的基地

在从事第一线实践教学以来,是课本怎样编排教师怎样去教,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并且是备课依照参考抄录,讲课照本宣读,印题让学生练习,要适应应试教育、提高学习成绩、提高升学率、提高知名度,但是最终是呆板与死板;这样下去,我们所教育的学生虽然考上了大学或者重点大学,不具有创新思维,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新课程改革是国家实现教育教学合情、合理和合体的策略

新课程改革理论认为,教育教学中教材要有国家、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编排;学生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共同教育;管理既有政府部门政策性指导,也有教育管理部门专业指导,还有政府与教育两个部门相互衔接而促进的督导机构等等,这是一种合情、合理、合体的改革思路,能够培养出国家级的人才、地方性的人才、(或许)还有世界级的人才。

1.1合情:即符合当时我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国家实际情况。即将走向世界前列的中华民族,需要人才,需要符合国情、需要符合实际(需要符合国情实际);需要改革教育、需要重视教育(需要改革重视教育)。

1.2合理:国家级的人才不可少,地方性的人才不能缺,他是社会发展的综合需要,所以,除了培养尖端科学人才以外,收集、整理、发展地方文化和培养地方人才,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理论指导下符合中国国情的合理性。

1.3合体:我国的政治、文化、教育体制是为国家的发展相促进、相关联、相适应的,任何一项事业的发展必须是合体,也就包括教育教学。把每一位学生培养成为符合我国国情的应用性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必须和必然,这就是新课程改革理论指导下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思想和身体素质的重要性。

大半个世纪以来,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呼吁“不久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各个级别各种类型的人才层出不穷。“万丈高楼平地起”!因此,今天的学习的学生,说不定是明天(或者将来)世界级的高端科技领军人物;因此,教育教学制度和方式的改变已经是势在必行和不容置疑;因此,“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培养人才的最高策略。这一切都必须来自教育教学,融于改革发展。

2.新课程改革是教师实现课堂教学乐教、善教和仁教的舞台

新课程改革理论认为,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益友、生活的伴侣和人生的导师;可能属于仁教的内涵十分宽广,也十分厚重,需要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理论指导下去学习、去体味、去思考!

2.1乐教:乐教是一种境界,是最理想的教育与学习的方式,是教师的幸福、学生的幸福、社会的希望;乐于施教的教师具有很高的教育热情、良好的教学态度和充沛的执教精力;把教育当事业,把教书当职业,把学生当益友;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很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并且能够果断的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能够勤奋学习,不断进取。

2.2善教:善教是一门智慧,是艺术的学习、发展和运用;能够把符合学生实际、符合教学方式、符合当地实际的艺术特色融于教育。总而言之,教师能够千方百计学多教好;设身处境学深教强。

2.3仁教:仁教是一种情怀,是道德教育的标准,是体现教师教学有没有爱;施爱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实现提高素质教育的金钥匙,是挖掘智慧的手段;一个班级有差学生有好学生,有单亲学生有贫困学生,有遵守纪律和不遵守纪律的学生,有爱学习的和不爱学习的等等类型,五花八门参差不齐,需要教师付出爱去教育和引导。

新课程改革理论认为,在教育教学实际过程中,判断教学成果的标准,不是教师课备了多少,而是教师讲了多少;不是教师讲了多少,而是要看学生学了多少;不是看学生学了多少,而是看学生是否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学有所创。

3.新课程改革是学生获得知识提供勤学、勤思和勤勉的基地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以系统的现代教育观念为基础,以创建中国基础教育新型学校为主要目的的。

3.1学校是禽学的基地:新课改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次深层次、全方位、高质量的变革。在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上为教师留下来很大的创造空间;广大教师的创新能力是否能够发挥出来,真正实现教学领域的变革,将是决定新课程改革成败与否的关键,是实现教育改革提供学生勤奋学习的基地。

3.2改革是教师学习的机会:认真学习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是每一个在职爱岗教师的必经之路;孔子说“学然后知不足”、“只有学而知之,没有生而知之”、“学而不思则罔”,学习新的知识,更新旧的观念,尽责职业、尽责学生、尽责社会。

3.3勤于思考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是每个教师教好教活每一门课程的关键。事物的规律都是由浅到深、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由了解到认识、由学习到研究的过程,在这期间绝对少不了思考的环节。

猜你喜欢

乐教勤学合情
《朱载堉<六代小舞谱>学术复原与“乐教”》(插图)
传承革命精神,立志勤学成长
蹁跹
杨愔勤学
浅谈孔子的乐教思想对当今音乐教育的意义
合情推理 妙解数列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孔子乐教思想研究述评
韶乐· 乐教与美育——《韶乐》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勤学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