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皖西学院大学生的旅游消费行为调查研究

2017-08-02徐锦雅

市场周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皖西出游消费

徐锦雅

基于皖西学院大学生的旅游消费行为调查研究

徐锦雅

伴随中国经济飞速增长,人们收入不断增加,旅游需求也越来越多,大众旅游已成为一种趋势。近年来,大学生在旅游消费群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他们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在旅游细分市场中的群体力量不断壮大。目前,国内外学者正深入研究旅游动机,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旅游消费行为特征。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大学生群体的旅游行为研究,分析皖西学院大学生旅游消费动机和行为特征,制定出开发皖西学院大学生旅游消费市场的策略。

旅游消费;消费行为特征;大学生;皖西学院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旅游业的竞争与大发展同步,日益激烈,伴随不同旅游消费群体的出现,旅游需求多样化。旅游供给高度灵活化,旅游产品的精加工倾向十分明显,旅游产品细分市场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假期多,旅游意识强烈,作为旅游生力军的地位不容忽视,旅游消费市场潜力十足。

国外学者研究了较多旅游行为的课题,罗伯特指出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国外学者研究更多的是青少年群体的旅游行为,尤其对大学生旅游行为的研究针对性不强,更加缺乏有关高校大学生旅游消费特征的研究成果。

国内很多学者对旅游消费行为都已有过深入探讨。陈健昌对旅游消费空间行为和决策行为所做的开拓性研究;王家骏探索了旅游者的旅游决策行为;国内不少学者对于大学生旅游行为有所关注,霍力,杜文广指出大学生出游动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金平斌等学者指出杭州高校大学生旅游行为中存在的月生活费、性别和大众旅游消费差异。

本文通过对皖西学院大学生旅游消费动机、消费行为特征的调查,分析了大学生旅游消费动机、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特征,为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二、皖西学院大学生旅游消费特征分析

本次研究,制作了《大学生旅游问卷调查表》,选取六安市皖西学院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抽样调查、问卷调查和数据图表分析的方法,来获取相关的数据资料。本次调查,通过互联网一共向皖西学院在校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90份,回收有效问卷180份,有效率为94.7%。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大学生旅游态度、旅游动机、旅游行为影响因素以及旅游行为分析等方面。

表1 皖西学院大学生旅游消费特征表

(一)大学生旅游态度分析

表1显示,大学生积极参加旅游。非常喜欢旅游有60人,占33.3%,喜欢旅游的最多有88人,占48.9%,对于旅游持一般态度的有20人,占11.1%,不喜欢的仅占6.7%。可以得出结论,现在的大学生旅游兴趣强烈,酷爱旅游,他们认为旅游能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大学生旅游市场潜力巨大,有待进一步开发。

(二)大学生旅游动机分析

旅游动机是人们外出旅游的内在因素。大学生性格奔放,思想活跃,富于想象,喜欢参加刺激的活动,探索未知,对新鲜的事物总是保持高度热情并且接受时间短,他们将旅游视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大学生旅游动机包括五方面,体验新奇的人数最多,有116人,占64.5%;其次大学生中为了陶冶身心的有32人,占17.8%;增长见识的有19人,占10.6%。可见皖西学院在校大学生渴望了解历史知识及典故,人文地理知识,民族风俗习惯,开拓视野。所有调查对象中,以求学为主要旅游动机的有7人,占3.8%,这类大学生外出旅游常会选择参观一系列科技展览,艺术展览来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参与到社会调查行列中,参加异地求学旅行或者上辅导班。他们希望通过旅游学到书本以外的知识,练就新本领,提升个人能力,寻求更好发展。剩下6人,占3.3%,这一小部分大学生渴望在旅途中多与自己的家人、朋友进行情感交流,结交更多新朋友,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

(三)大学生旅游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大学生旅游消费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如表1所示,在校大学生是一个纯消费性群体,经济因素是限制大学生外出旅游的关键因素,占56%。大学生没有固定薪资,经济上不独立,平时生活、学习一切开销绝大部分来自于父母,大学生在考虑事情时总是下意识把经济问题放在首位。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家庭的收入水平反映了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另外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经济上的差距导致旅游消费不同,有些家庭比较困难的学生甚至一年当中都少有旅游机会,说明经济因素是主要因素。时间影响旅游行为,占19%。随着新国家法定节假日规定出台,在校大学生享有寒暑假、“五一”或“十一”黄金周,还有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各三天假期,周末双休,更多的大学生乐意于在暑假和黄金周期间外出旅游。出游伙伴因素占11%;旅游景区与产品因素占8%。经济,时间,伙伴是影响大学生旅游消费的最大比重因素。

(四)大学生旅游特征分析

1.信息渠道获取

大学生获取旅游信息的渠道很多,如表1所示,在校大学生旅游信息的获取最常用的渠道是互联网等媒介,占60%;其次是通过同学朋友推荐来获取旅游信息,占55%,在校大学生注重自身感受,选择从同事、朋友那里获取旅游信息能降低出游风险性,获得一次满意且愉快的旅行经历。可见选择通过互联网等媒介或亲朋好友介绍的方式获取信息的大学生比例在半数以上。通过自己了解旅游信息的大学生占48%,比例也较高。

2.出游次数和时间

大学生外出旅游的次数如表1,大部分大学生平均旅游次数是每年1-3次,占80%。大学生闲暇时间充裕,他们会根据不同时间段的特点选择外出旅游,以及在不同时间段去旅游的目的地也不完全相同。表1看出,选择暑假出游的大学生最多,因为暑假时间长,外出旅行方便,不需要随身携带太多物品。然后是周末两天的短途旅游和国庆黄金周长达七天的长途旅游;春节期间在校大学生外出旅游所占比例最小,因为更多的人选择跟家人朋友团聚。

3.出游方式选择

对皖西学院大学生出游方式的比较分析,如表1所示,65%选择自助出游;班级或者学校组织游,占25%;大学生信任旅行社,选择由旅行社配备导游全程陪同旅游的人数所占比例为12%。

表1中,大学生出游首选火车,占42.3%,火车相对价格低廉,对经济上不独立的大学生来说比较实惠,而且坐火车更安全。30.1%的在校大学生乘坐汽车旅游;坐飞机和高铁的人较少,占10.0%;乘坐公交车外出旅游占9.4%,一般在城区中,距离较短;8.6%的大学生骑自行车外出旅游,据了解暑假曾有大学生骑行去拉萨穷游,旅游动机越来越强烈。

4.旅游目的地选择

从表1看出,在校大学生出去旅游参观山水风光的人数占38.1%,他们更愿意亲近自然;去主题公园和参观文物古迹占22.8%和19.2%;其他目的地民族风俗、近海城镇、宗教文化和森林牧场选择较少。

5.大学生旅游费用来源及支出

外出旅游费用来源如表1,靠奖学金旅游的只有7.34%,从日常生活中节省下来的有24.55%,大学生做兼职占5.65%,活动经费和其他分别占3.88%和10.55%,来自家庭支持的比重最大,占56.25%。

另一方面,旅游需求的实现除了有足够的闲暇时间外,还必须有可自由支配的资金支持旅游消费。大学生月平均消费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300元以下的有29人,占16%;300-500元有85人,占47%;500-700元有56人,占31%;700-900元有3人,占2%;900元以上7人,占4%。大学生月平均消费标准不高,主要集中在300元至700元,相对其他群体来说,皖西学院大学生个人的旅游消费能力相对较低,这与大学生的消费支出基本来源于家庭收入有关。

大学生年旅游费用支出范围100元以下的有43人,占24.1%;100-300元的有46人,占25.8%;300-500元的有37人,占20.5%;500-800元的有25人,占13.8%;800-1000元的有8人,占4.2%;1000元及以上的有21人,占11.6%,如表1所示。

三、开发六安市大学生旅游消费市场策略

调查结果表明,皖西学院大学生体验新奇的愿望强烈,追求刺激,喜欢猎奇,而且闲暇时间充裕,选择在暑假和各种法定节假日出游,欣赏不同的自然风光。但是大学生经济能力有限,消费不起昂贵的旅游产品,针对这些旅游特征,笔者制定了一系列开发六安市大学生旅游消费市场的策略。

(一)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大学生好奇心强,可推出一系列特色旅游项目。如六安市周边一些小型城镇相对落后,城镇内的旅游景点得不到完全开发,知名度不高,有些景点有独特性,尤其这些独特性正符合大学生的旅游消费需求。挖掘旅游景点的独特性,逐步提高大学生旅游热情;大学生时间充裕,经济能力有限,避免在旅游旺季出游造成经济负担,旅游景区或企业可以在旅游淡季对大学生展开优惠旅游产品营销活动。可针对大学生的年级层次来组织旅游活动,如大一新生游,大学新生刚到新的城市,对城市的印象比较模糊,当地旅游企业可以组织大一新生参加城市一日游企业针对毕业生即将离开大学校园不舍的心理,设计毕业旅行项目,将爬山与游湖结合,引导消费,增进大学生之间的情感。

(二)多元化加大宣传力度

在校大学生绝大部分时间都呆在校园,还未完全接触社会。旅游企业要注重宣传质量,运用互联网制作大学生旅游网页供其浏览,可以印刷一些旅游宣传单在校园发放,长期与校园店铺合作,设立专门的咨询中心传播旅游产品信息。旅游企业针对大学生群体经济能力有限,最重要的是缩减成本,降低产品价格,为更好开发这一潜在市场,需注意“薄利多销”的原则,即使在每位大学生那获得的利润较少,大学生群体庞大,总体利润十分可观。旅游企业还可以开发奖励旅游的新形式,按照成绩排名的先后,组织景点一日游,排名靠前可以去知名度高一点的景点,排名不靠前可以奖励去附近景点游玩。

(三)注重提高服务质量

大学生自身受教育水平高,素质高,对旅行社提供的服务要求高。旅行社需更加重视大学生旅游,持友善的服务态度,配备业务水平高,素质高的导游。旅行社可以与高等院校合作,在本企业内部建立合作示范点,聘用高校大学生作为旅行社的服务工作者,他们作为导游为大学生群体服务,因为经历过大学生活,懂得在校大学生的旅游消费心理特征,能提出宝贵意见。大学生旅游过程中容易出现安全问题,旅游景区需要加强安全保护措施,多设置一些安全警示牌引导大学生旅游;旅游景区管理制度也需进一步优化。

(四)旅游企业引导大学生旅游

经济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旅游消费的关键因素。作为高校,为了促进本校大学生人才的培养,让他们学习到更多课外知识,可以与当地旅游景区合作,派遣大学生去景区做志愿者,大学生在志愿服务的同时也能够感受自然风光。另外旅行社对兼职的大学生给予相应的奖励政策,对于工作积极认真的大学生提供免费旅游的机会,在大学生免费旅游的同时也给旅行社创造了经济收益,实现双赢。

四、结论

通过对皖西学院大学生旅游消费动机与行为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大学生出行愿望强烈,以体验新奇为主要的旅游动机,希望参观与现在生活环境不同的景象。大学生旅游的最大优势是有较多的闲暇时间,可以选择在暑假、法定节假日出游,大学生市场潜力巨大。旅游企业要关注大学生旅游的潜在需求,设计适宜且性价比高的旅游产品,满足大学生的现实市场需求。

[1]代晶莹.论乡村旅游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D].武汉科技大学,2008:10-11.

[2]Ruhet Genc.Tourist Consumption Behavior and Quality-of-Life [M].Handbook of Tourism and Quality-of-Life Research,2012:135-148.

[3]孙晓.大学生旅游行为及其市场细分研究--以河南高校为例[D].河南大学,2009:17-18.

[4]陈健昌,保继刚.旅游者的行为研究及其实践意义[J].地理研究, 1988,7(3):44-51.

[5]王家骏.适用于旅游地理学的一种概念模型[J].地理学报,1994 ,49(6):561-566.

[6]王家骏.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旅游决策行为研究,旅游地理纵横谈[J].西京论苑,1997(增刊):49-52.

[7]霍力,杜文广.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分析[J].商业研究,1997,3 (179):47-48.

[8]金平斌.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分析--以杭州市高校为例[J].旅游学刊,2004,19(04):1-4.

F590

B

1008-4428(2017)07-59-03

徐锦雅,安徽黄山人,桂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消费行为研究。

猜你喜欢

皖西出游消费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与伙伴一同出游
40年消费流变
回马枪
回马枪
出游季你都“妆”对了吗
新消费ABC
《薇coco薇》编辑们的出游心水鞋包推荐
回马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