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大陆对台贸易发展路径研究

2017-08-02岑嘉悦黄秋兰

市场周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机电产品进出口大陆

岑嘉悦,黄秋兰

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大陆对台贸易发展路径研究

岑嘉悦,黄秋兰

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东盟合作联系日益密切和ECFA等的大背景下,我国大陆与台湾的经济贸易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目前,大陆应该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姿态,加强与台贸易的协作,为避免台湾被“边缘化”寻求解决措施。本文就如何充分打破贸易壁垒、利用ECFA后续协议、自贸区的建设以及通关便利化等建设的优惠,为促进大陆与台的贸易发展提出可行的方案。

海上丝绸之路;对台贸易;ECFA

一、引言

“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10月首次提出来的构想。在印尼国会中,习近平主席表达了中国更加开放地走进国际市场,参与促进发展世界经济的愿景。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利用“一带一路”的崭新的战略理念加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合作,深化改革,推动国际贸易市场的革新和世界经济体系的融合。“海上丝绸之路”的其中一个基本思路在于地区资源禀赋的互补性。资源禀赋的互补性不仅体现在经济方面,而且也体现在贸易、文化等方面,因此具有强大的潜在的合作空间。“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内容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而重点建设的内容为贸易投资合作。目前,我国加快修订与各国各地区的自由贸易协议以致力于降低甚至消除贸易壁垒,海关等各政府部门单位正开展一系列改 革措施促进贸易便利化,和贸易各国共同营造良好的贸易环境。

中国的开放态势扩展至沿海和港澳台地区,通过深化与台湾地区合作,为台湾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做出妥善安排。我们利用这个发展机遇的趋势,可以带来一个更高的水平,接近行业的技术前沿,加强与台湾的合作,在新能源、新材料重点,新医药、生物育种、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促进两岸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产业升级。同时,台湾对内地企业的投资有望放宽一些限制,台湾的投资将更为方便。应引导相关产业加快投资布局步伐,鼓励一些企业立足台湾,在台湾市场进行多层次的拓展。ECFA为大陆和台湾省的经济贸易活动提供更多的创造性和可能性。目前正进入ECFA协商谈判的后期,应尽量完善早收清单,促进经济全面深入合作。ECFA循序渐进,两岸合作将综合发展,从过去简单的元素移动到台湾转变成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营销的内地元素和基础研究、土地、资本优势的要素市场等优势有一个集成的系统过程。

二、大陆对台贸易发展的现状

(一)2014年至今我国对台进出口商品的贸易规模

从2014年至2016年8月大陆每月对台出口商品总值的图我们可以看出:从2014年开始,大陆对台出口商品总额在下降,下降最大值在2016年8月,同比下降21.2%。2016年只有6月份同比增长为正数,其余都为负数。2015年与2014年比,对台出口额下降2.9%。因而,2014年至2016年大陆对台出口整体显现下滑趋势,且降落幅度在增大。大陆是台湾重要的出口地区,台湾出口的繁荣与衰退与大陆息息相关。近年来,大陆对台进口逐年下降。下面是2014年至2016年8月我国每月对台进口商品总值的图。我们可以看出:2015年每月对台进口商品总值的线几乎一直处于2014年的线的下方,每月进口总值下降显著。2015年1月、6月、11月虽比2014年有所增加,但同比只增加了0.2%、1.8%、1.2%,增加幅度小,下降最高达到10.9%(2015年4月)。2016年1到7月对台进口商品总额在以平均9.9%的速度在下降,只有8月份有所提高,总体下降趋势明显。

图1 2014年至2016年8月我国每月对台出口商品总值图数据来源:海关统计资讯网

图2 2014年至2016年8月我国每月对台进口商品总值图数据来源:海关统计资讯网

从2014年至2016年(至8月)大陆对台进出口商品总值表可以看出:2014年大陆对台进出口贸易额为198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0.6个百分点;2015年虽然对台进出口总额依然大,但与2014年相比下滑严重,出口下降3%,进口下降5.5%;2016年(至8月)对台进出口总额下滑非常显著,仅出口就下降了13.3%,总体下降8.4%,下降幅度在扩大,对台进出口贸易前景不太乐观。

表1 2014年至2016年(至8月)我国对台进出口商品总值表

数据来源:海关统计资讯网

(二)大陆对台贸易货物贸易结构的基本情况

2016年1-12月,大陆与台湾贸易额为1796亿美元,同比下降4.5%,占大陆对外贸易总额的4.9%。其中,大陆对台湾出口为403.7亿美元,同比下降10.1%;自台湾进口为1392.3亿美元,同比下降2.8%。台湾是大陆第七大贸易伙伴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地。同时,中国大陆为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图3 中国台湾省自大陆进口主要商品构成及比例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统计网站

根据HS编码分类,在台湾自大陆进口的所有进出口商品之中,排名前五位的商品类别依次是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钢铁;杂项化学产品以及光学、照相、医疗等设备及零附件。第16类机电产品所占比重最大,为进口总量的56%,远远超过第二大进口商品—化学产品。进口数量紧跟其后的商品为贱金属及制品;光学、钟表、医疗设备和纺织品原料。

而在台湾自大陆出口的主要商品中,机电产品仍占据一半以上的比例。与进口商品略有不同的是,出口至大陆的商品按数量排行依次为光学、钟表、医疗设备;化工产品;塑料、橡胶和贱金属及制品。根据HS编码分类,台湾对大陆出口商品的类别从数量多到少依次是电机、电器、音响设备及其零件;光学、照相、医疗等设备及零附件;塑料及其制品;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以及有机化学品。其中第85章商品电机、电器、音响设备及其零件占对大陆出口机电产品总额的84.1%,占所有出口机电产品总额的25.9%。香港、美国、新加坡、分别占比19.6%、11%、8.5%、6.6%。

由此可见,大陆与台湾省的货物贸易产业主要由中低端的劳动密集型的第二产业构成。机器零部件、贱金属制品及化工产品等大部分为初级工业制品,并非高级的工业制成品,生产前期相比于大量的资本投入,更多的是劳动力成本。与此同时,较低附加值的生产成品并不能带动相关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大陆与台湾省的货物贸易结构,大部分由低技术含量的的加工贸易品组成,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

(三)我国与台湾贸易货物之间竞争力的差异研究

1.TC指数

表2 台湾与大陆贸易的TC指数

由TC指数可以看出,台湾自签署ECFA协议以来,与大陆贸易保持较强的贸易竞争优势。但是连续三年有指数下跌的趋势,由2013年的0.59下降到2015年的0.52,说明ECFA在近年来没有带给两岸明显的贸易促进和贸易便利。另一方面,台湾对大陆的贸易优势体现在贸易总额上。台湾之所以对大陆有较高的贸易优势,是因为大陆对台湾的贸易开放程度较高,贸易政策优惠力度较大。下面进行单个重要商品的TC指数的分析。

表3 台湾对大陆的进出口重要商品的TC指数——以机电产品和化工产品为例

机电产品是台湾对大陆最重要的进出口商品之一,在各类进出口商品总额中均居第一。以机电产品为例,近5年来,机电产品的TC指数略有降落,表明台湾的机电产品产业的竞争上面略有劣势。自2014年签署ECFA以来,台湾机电产品的出口有9.5%的增长,进口贸易额增长8.9%,TC指数与2013年基本持平。但在2015年中,台湾机电产品的出口贸易额同比下降7.8%,进口贸易额同比下降3.1%,TC指数降低至0.13。化工产品的TC指数下降更为明显。从2011至2016年,除2012年指数上升了0.02,5年来台湾对大陆的进出口化工产品的竞争力有明显下降的趋势。

2.RCA指数

表4 台湾对大陆的进出口重要商品的RCA指数——以机电产品和化工产品为例

本文选取台湾出口商品中具有代表性的比重较大的机电产品和化工产品近3年的出口进行RCA指数分析。可以看出,在台湾出口的贸易产品中,机电产品的RCA指数大于2.5具有极强的竞争力,而化工产品的指数为0.5-0.6,表现为极弱的竞争力。2015年出口总额有所下跌,但机电产品依然是台湾出口贸易订单最重要商品。反观化工产品,近3年来占出口总值的6-7%,虽然近三年RCA指数有轻微上升,但总体小于0.8,在国际上仍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三、大陆对台贸易发展进程中所遇到的瓶颈

(一) 货物贸易规模增长乏力

图5 2007年至2015年大陆对台进出口额走势图数据来源:海关统计资讯网

图6 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大陆对台进出口商品总值数据来源:海关统计资讯网

统计显示,2007年至2013年间,大陆对台进出口总额总体呈快速增长趋势(见图5),尤其自2010年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后,贸易额持续增长,发展势头迅猛。遗憾的是,在2013年后,大陆对台进出口额增速放缓,2014年的环比增长率仅为0.6%,而2015年甚至出现了贸易额下降的情况,当年的环比增长率为-4.10%。到了2016年贸易额大幅下降的情况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据海关数据显示(见图6),2016年1月到8月的大陆对台进出口总额为113178644.6美元,与2015年同期相比下降了8.1%。由此可见,大陆与台湾的进出口货物贸易量短期内难有增长的趋势。

(二)贸易货物技术含量低

对台贸易的贸易货物中,机电产品如电机、电器等机器和零件;有机化学品等化工产品多为第二产业初级产品。这些产品注重劳动力禀赋,技术含量大多不高,附加值极低。大陆与台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即在一定区域内虽然相关的第二产业部门在进出口贸易中仍具有优势,但从长远来讲,优势逐渐减小。国内相关的产业部门虽努力在引进或自主研发技术实现转型升级,但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投入生产实现目标。台湾方面也面临政府职能和企业效能同时降低的困境,产品由初级产品优化为附加值更高的工业制成品尤为困难。

(三)贸易产业结构较落后

大陆与台湾的进出口贸易主要为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和光学、钟表、医疗设备等,远高于以服装及衣着附件和农产品为代表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但相比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其进出口的产品的大部分由科技含量极高的电子产品或附加值极高的精密仪器等资本品,大陆与台的货物贸易仍处于较为传统的加工贸易模式,即互相出口原材料或初级产品,进行简单的劳动密集型加工。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还有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四)大陆对台贸易货物依赖性不强

不难看出,近年来台湾对大陆的贸易顺差一直呈现递增趋势,虽然在2014年后增速有所放缓,但台湾对大陆的经济依赖程度逐渐加深,同时也说明了两岸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化和两岸经济关系的不断紧密。近年来大陆正在积极地进行的产业转型升级和实现以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对于在经济上越来越依赖大陆的台湾造成了不少的冲击,台湾在大陆的一般贸易市场难以实现再扩展。同时,由于大陆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两岸产业分工变动、两岸产品竞争程度增加以及大陆自身产品供应链的逐渐完善,台湾的传统优势制造业对大陆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使诸多台湾企业不得不将新发展起来的大陆企业视为竞争对手,参与到激烈的贸易竞争中。

四、促进对台货物贸易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一)充分发挥政策作用,完善后续协商

1.积极响应“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推动大陆与台沟通切磋

“海上丝绸之路”是二十一世纪我国为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实现互联互通、互认共享的重要战略举措。台湾省应积极参与大陆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解决贸易便利化的问题,消除贸易壁垒,为大陆与台湾省的贸易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继续完善ECFA的后续协商和研判

提高ECFA协议中优惠关税的利用率,尽快落实早收货物清单和货贸协议的落实。制造业仍然是台湾的优势产业。台湾在早收清单方面获得了近五分之一的机械产业的项目清单,另外有多项金属制品制造业、电子电机的产品也被列入早收清单,应继续扩大产业优势。在早收清单以外,仍有相当大部分的货物贸易面临较高的贸易壁垒,需早日实现更多的项目进行进出口自由化。

(二)促进产品转型升级,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依托多方环境,多方力量进行全面推进。大陆与台湾省的贸易企业中各部门应紧跟国际形势,利用技术园、工业园区等进行技术二次发育,投入更多资金和技术进行产品创新,与此同时搞好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物流交通运输网络。用高附加值、高效率产出逐渐代替低成本竞争、低效率产出,紧紧依靠创新驱动进行产业升级。

(三)加快完善便利通关,提高贸易竞争力

自2014年4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全面推进通关便利化政策,全面推进相关部门“一站式作业”,推行“联合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新模式。从2015年5月1日起,广西、福建、海南等“泛珠”地区海关正式纳入广东地区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范围,超过17万家企业享受通关便利的体验。但在其他一些区域,通关便利的改革措施力度仍需加强。上海海关自2016年开始实施“单一窗口”等通关一体化的改革举措,但进展速度缓慢,目前收效甚微。在未来便利通关逐渐完善到一定程度时,可为对台贸易中的货物设置专门的跨境电子商务通道,减少通关成本,提高通关效率。以福建海关三大片区为例,在多个沿海区域尝试推行,目前福建、广东等四大自贸区的海关监管区域已成为内销选择性征收关税的试点。这一尝试,让企业可以相对地自主选择被征税对象,减少商品流通成本。

(四)建立跨境合作区域,创新产业合作模式

沿海地区,包括四大自贸试验区,应积极与台湾企业开展新型企业合作模式,建立新型工业区、技术园区等。将大陆和台湾省传统的“三角贸易”,逐步转变为技术合作和技术升级,一致向外销售技术含量更高的资本品。政府方面,应进一步加强新政出台,积极引导企业转型,确保创新产业合作对企业的吸引力。企业方面,则需踊跃参与,结合自身的实际拓展多方面,跨地区的合作,增强以应对未来世界贸易市场的竞争力。

[1]邓利娟.2014-2015年台湾经济分析与前瞻[J].亚太经济,2015,(02):127-132.

[2]全毅.海峡两岸共建厦金跨境经济合作区的方案与建议[J].亚太经济,2015,(06):140-146.

[3]厉力.后ECFA时代两岸关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亚太经济,2015,(06):122-127.

[4]石正方.两岸跨境电子商务合作的意义及策略探讨[J].台湾期刊研究,2015,(06):38-47.

[5]单宇航.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贸易流量的实证分析———基于引力模型[A].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4,(04).

[6]陆集源.发挥“海上丝绸之路”传统优势,做大做强对台湾的海运贸易[J].汕头日报,2014-6-16(005).

[7]张时立.中国自贸区建设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上海自贸区建设为例[A].社会科学研,2016,(01).

[8]庄赟,魏昊.新时期福建与台湾贸易状况及潜力预测[A].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

[9]杨海艳、陈晓川.台湾海峡两岸贸易发展的现状、趋势与对策[A].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8(17):4.

[10]徐晞.两岸行业协会合作战略与路径:基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视角[A].中国软科,2015,(04).

F276.43

B

1008-4428(2017)07-27-04

岑嘉悦,女,广东江门人,上海海关学院海关管理系学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本文受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大陆对台贸易发展路径研究”经费支持(2015YCX001)。

黄秋兰,女,广东韶关人,上海海关学院海关管理系学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猜你喜欢

机电产品进出口大陆
今年上半年我国化肥进出口双双下降
中国对越南机电产品出口贸易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进出口经理人
《进出口经理人》征订
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问题分析
冰之大陆
IQ大陆
2017年2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续)
机电产品计算机辅助一体化技术设计研究
冰之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