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2017-07-18张洪艳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教学中学

张洪艳

摘 要: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广大青少年是教育的重点。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中学历史教材思想性强,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是其它学科所难以比拟的。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主要从以下几方面。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爱国主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4-083-01

0

一、要进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只有对祖国悠久的历史传统有深刻的了解,才能产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崇敬之情,进而产生对创造祖国灿烂而悠久的文明和现代经济政治生活文明的人民热爱尊敬之情。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下五千年,人才辈出,群星璀灿,在创造物质财富对人类文明做出卓越贡献的同时,还创造了不朽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不仅包括了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成就,而且蕴含着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道德;不仅孕育了无数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教育家、军事家,而且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史迹、经典著作,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通过讲授大量丰富的史料,教育学生在祖国优秀的文化宝库中不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进而体验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及其对整个人类的卓越贡献,同时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确立学生对祖国的自尊、自信、自强的进取心,学习继承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并使之发扬光大。

二、要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新中国成立以后,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走了不少弯路。目前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但是,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我国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历史大转折和事业大发展。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物资丰富,职工收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由温饱走向小康。从每个家庭的变化中都可以看到改革开放的成果。近年来,中国多次成功发射载人宇宙飞船等事实均证明了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济等方面已处于世界前列。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推进全球经济增长,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共鸣。通过这些讲授,使学生更加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三、通过讲解近代中国屈辱的历程,树造典型历史人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在近代历史上,中国屡遭外敌入侵,国破则家亡,在这民族危难的时期,人们的爱国之情强烈地表现出来,并升华为为国献身的情操和精神。无数志士仁人以爱国为崇高之志,以报国为终生之责,认为“天下之本为国”,强调“以国家之务为己任”,例如在讲述鸦片战争时,广州虎门的守将关天培,在琦善拒发援兵时,仍孤军奋战。受伤数十处,血流如注,仍继续战斗,忽从背后飞来一炮弹,穿透他胸膛才倒地。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黄海战役里,邓世昌船沉之后拒绝士兵送来的救生圈,同时拔开用嘴衔着他辫子的爱犬,放弃那苟且偷生的希望,宁可自杀殉国的壮举。缅怀这些民族英雄,他们誓死抗击外来侵略,为国捐躯的爱国精神。

“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爱国主义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巨大力量。关心国家的兴衰,关心人民的疾苦,是中华民族的一面旗帜,有着无比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制外来侵略和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中华民族崇高的民族气节。中华民族具有自強不息、奋勇进取的传统美德,提倡做人要“刚健有力”,“自强不息”,表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民族志气,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它使我们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长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使我们历尽艰难而不衰亡。

四、传承“辉煌文明”,增强民族自豪感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首要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并学以致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人才辈出,群星璀璨。他们在创造物质财富对人类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同时,还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不仅孕育了无数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如华佗、苏轼、郭守敬、宋应星),而且留下了为当今世界所称道的文学典籍、科技巨著,如《资治通鉴》《红楼梦》《梦溪笔谈》等,更有引发世界巨变的“四大发明”。他们不仅缔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同时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通过讲授丰富的史料,激励学生在祖国优秀的文化宝库中不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进而体验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及其对整个人类的卓越贡献,同时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使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进取心,增进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

五、有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历史教学中光依靠教师讲解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有效的课堂教学应是关注师生双方生命成长的教学,强调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地学习。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着力构建一个新颖、融洽、活跃的课堂,让学生在愉悦的体验中学会辨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了解。在讲述的过程中,尽量运用多媒体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物图片、音频,视频等历史信息,使教学内容声像结合,图文并茂让学生真切地感知历史,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

综上所述,在历史教学中注重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伟大而系统的工程。每个历史教师都要合理利用历史教材及课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发挥历史课的作用和意义,以达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一根本目标。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教学中学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