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课“差错资源”利用的实践与思考

2017-07-18李永科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李永科

摘 要:差错如果能够进行合理的运用,将会变成有利的教学资源。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差错的具体体现,其次对于差错在教学课堂中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探讨,最后,对于将差错资源化提出了四点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差错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4-072-01

0

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深入,关键的问题之一是如何能够寻找到一种让学生能够快速掌握知识的教育方法,当然对于一些特殊的问题必须要用特殊的方法去对待。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差错资源”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伴随产物之一,往往容易被教师忽视掉,其实不然,如果将“差错资源”进行合理的运用,其也可以成为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差错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来看,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对学生记忆知识的能力也起到一定的巩固作用。

一、差错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表现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差错是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差错表现在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老师对于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不了解导致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如果这种偏差能够及时的表现出来,教师可以根据这样的偏差发现自身在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可以及时地进行改进。第二,由于教师自身对于知识点理解差错造成了教学上的问题,通过此类问题教师可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注意掌握知识结构体系,这无疑会对教师今后的教学任务及计划带来一定的帮助。出现差错是难免的,最重要的是认识差错并且去总结错误的经验,从而提高今后的教学工作。

二、差错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俗话道,“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不断的总结错误,从中积累获取一定的经验,才能够到达成功的彼岸。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绝对正确而没有错误的,都是经过不断的失败尝试后才能够获取成功。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也是如此,只有经过不断的失败或者差错才能够促使教学走向最后的成功。

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教学上的差错。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种差错是促进教学进步的另一种有效方式。例如,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从而促使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提高警惕性来避免此类错误的重现,这对教师会产生一种心理的警示作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差错问题,也会促进老师在教学思维模式上的改变,只有走过弯路,才能够摸索到正确的道路。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的去体会这些差错才能够带来一定的反思,从而实现教学的最终目标。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也是非常有利的,学生往往对于出现差错的问题记忆会更加的深刻,只有不断地在错误中寻找一种正确的方法,那样这种正确的方法才能够被学生更好的掌握。教师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提醒学生对于差错方面的认识,讲解差错的原因,才能够保证学生不在错误中徘徊。

三、将差错转化为教学资源的有效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差错是不可避免的,最重要的是寻求有效的途径如何更好的将差错转化为教学资源,这才是关键所在。以下对于如何将差错转化为教学资源提出了一些建议:

第一,正视差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是在所难免的,最重要的对待差错的态度。在错误中进行学习是最好的学习方式,放弃差错等于放弃有价值的学习方式。过度的防错、避错会大大减少学生扩展认知的范围、接触新发现的机会,从而使得学生的好奇心无法得到满足。因此,学生应该正视差错,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自己的解题思路,即使是错误的回答问题,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在课堂中获取有效真实的信息,从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预见差错。教师往往能够预料到课堂上出现的差错。教师通过认真的钻研,发现学生出现差错的规律。教学不仅能够组织单向学习正确的知识,更能够在学生思索以及讨论的过程中,从而促使形成多姿多彩的教学课堂。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尚未形成偏差之前,设法将这些差错显现出来,对于学生认识的角度加以正确的引导,凭借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从而实现预先控制错误,做到防范于未然,在讨论错误、议论错误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捕捉差错。高中数学教学课堂是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师生进行交流的過程中,随时可能会出现差错的信息,教师应该及时捕捉这种差错并且将其巧妙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之中。在课堂之上,当学生出现差错时,教师没有必要给出解决差错的统一方法,应该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索、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四,反思错误。反思是一种主动再认识的过程。首先,学生要学会反思,学会数学的反思。学生对待错误的纠正和理解不能期望单纯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练习就能达到,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因此,教师要设身处地的为学生分析原因,找到问题之后,利用差错合理地制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形成认知冲突的教学场所。另外,教师也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才能够变差错为资源,从而促进自身教学经验的提高,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素养,形成自身独特的教学方式方法。

四、结束语

有效的课堂是新课改背景下所追求的目标。教师在遇到差错的时候,要学会冷静的分析出现差错的原因,对待学生的差错要抱以宽容的态度,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形成有效地差错资源化,变差错为资源,为开展教学活动、解决教学问题以及达成教学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1]陈晓红.学生在学习中出错现象的分析与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02).

[2]张明声.“问题教学”及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探索[J].中学教学参考,2013,(5):35—36.

[3]吕艳霞.精彩缘于巧设“陷阱”[J].小学教学研究,2006,(03).

[4]马子庆.有效数学问题在教学中的作用[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2,(12):19—21.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