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课堂当堂训练及检测的有效性设计

2017-07-18高永红

关键词:数学课堂有效性

高永红

摘 要:优化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是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笔者在数学课堂中的做法是:一是先学;二是后教;三是当堂训练(即达标测评)。在新课改中,笔者要不断探索创新,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愉快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数学课堂;当堂训练与检测;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4-048-01

0

一、数学课堂检测的必要性

课堂检测是教師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情况地一个重要手段,它是教学效果的反馈,在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当堂检测尤为重要,所谓当堂检测,我的理解就是在课堂上实施目标教学,注重在教学新课后,让学生进行目标检测练习,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因为数学虽然是一门很有连贯性的学科,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是每一节课一个小的知识点,然后由这一个个的知识点连贯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一个个看似分散的知识点又是一环套一环的,如果中间欠缺的多了,就会对整个知识体系的掌握造成很大困难。所以在数学的教学中,要求学生牢固的掌握好每一节课所讲的内容非常重要。我们面对的是整个班级很多个同学,怎样才能知道每一个同学掌握知识的情况呢?当堂检测就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二、如何合理设置数学课堂训练及检测

数学练习题是学生巩固理解所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练习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成功的数学课堂教学必须有较高的练习质量做基础。为数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师设计好练习题是十分关键的一环。题目做得多,不如做得精,学习的真谛“在于多悟,而不在于多练”。

(一)题材要有应用性

数学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接近生活,能应用在生活中;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生活情景,更容易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参与兴趣。练习题的设计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从熟悉的生活环境中,选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素材,给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

(二)选题要有典型性

作为典型性的练习题,蕴含着数学思想和思维方法上的深刻规律性,通过教师的引导,能使数学把这些规律性的东西挖掘出来并掌握手中,使学生学后能以点带面,一通百通。因此在设计练习题时要加强集体备课研讨、加强信息联络,依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设计练习题。

(三)内容要有层次性

练习题的设计,既要适合自己学生,又要适合教学内容。新课程确立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告诉我们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练习覆盖要宽,起点要低,内容要有层次性,形成一定的梯度。如果习题过浅或份量太少,学生轻而易举地完成,不但应有的知识得不到巩固,而且会使学生产生自满情绪。如果题目过难或份量过大使学生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会使学生丧失信心。因此设计练习题时一方面把本节内容根据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设计几个大题,每题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由浅入深,由单个知识点到综合运用,形成一个大高潮;另一方面是每个大题围绕一个中心知识点设计低、中、高三个档次的小题,几个小题之间分出层次、拉开档次,又形成几个由低到高的小高潮。大题之间,小题之间都环环紧扣、步步升高,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知识链。

(四)知识要有联系性

教师设计练习题时,一方面要考虑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与提高;另一方面要了解知识的前后联系,要从整体考虑设计练习,便于学生练习后,能够构建知识网络,提高对知识的整体认知水平,及时总结规律,使知识上升为技能,提升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改变“学什么就教什么”的做法,从而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埋下伏笔。

(五)题目要有纠错性

在学生解答数学习题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对知识掌握不完整或审题不够严密、思维面窄、方法不当等原因,教师会发现他们会多次在某个知识点上出现错误。设计习题时教师可从学生容易发生错误和经常发生错误的地方入手,适当设计一些题目,有意布设“陷阱”,“诱使”学生步入歧途。然后,再组织学生共同探讨、辨析,找出错误的原因,归纳出预防的措施。课后再配合题组练习,让学生在不断产生错误和纠错的过程中进行学习,从而产生防错的“免疫力”。

(六)题型要有开放性

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是选拔人才的需要。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新的题型不断出现,而且还有加大的趋势。一个习题系统中,通常具有已知条件、解题依据、解题方法与结论四个要素,当四者齐备时为封闭题型,缺少两个要素时为开放题型。开放题型由于缺乏的要素较多,造成思维方法的不确定性,从而具有较大的思维发展空间。

三、教师在当堂检测有效性设计时要及时反思

以上每个栏目的设计还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注重有效性,题量、难度适宜。②要强调规范性,明确要求,强调规范。③要明确阶段性,不做超前题,不做滞后题。明确做题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要求。作到基础知识扎实练、新旧知识结合练、关键知识突出练、易混淆内容对比练、举一反三创造练、基本技能循序练、重点教材反复练、难点教材分步练、同类知识典型练、因材施教区别练。④要注意开放性,练习量不一刀切。对不同程度的学生例习题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中低程度的学生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而中上程度的学生侧重点放在能力的培养。

四、数学当堂检测有效性设计策略

在设计数学当堂检测内容时,发挥检测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检测功能,除了检测外,导向和激励是不可缺少的,检测内容是当堂所有学生必会的知识,可以同一层次,可以拓展训练,课堂知识偏难,少做一些,偏易,多加一题拓展。我认为重点还是学生通过数学当堂检测,培养出学习数学的兴趣,会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够深入的研究问题,达到学生交流合作。

[参考文献]

[1]蔡林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解读.

[2]《数学教育学导论》(张奠宙李士錡李俊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数学教育展望》(徐斌艳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孙晓天张丹主编东).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提高幼儿美术活动有效性的支持策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高三数学复习课堂有效性初探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