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农牧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与研究

2017-07-13申峻松张玲陈金平胡鹏举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28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

申峻松 张玲 陈金平 胡鹏举

摘要:本文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技术升级以及大学生就业对创业人才的需求出发,对高职院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了探讨,认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最高目标是建立创业教育机制,拓展创业教育方式,增加创业教育体验,培养创新创业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农牧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8-0225-02

创新创业人才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关键要素,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是顺应国际发展趋势所必须要做出的改革。因此,现在各高职院校正在逐渐将人才培养的重点进行转移,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满足时代发展的具备专业技能的创新型人才、拥有创业能力和创业知识储备的应用型人才,是目前高职院校的首要目标。

一、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必要性

1.是实现就业的重要途径:当前由于高校大规模扩招,由此带来的就业难问题愈来愈突出,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训练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来解决。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不但可以为我们的国家输送创新创业人才,缓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而且这些人才的输入会保障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为农牧业科技的创新提供人才保证。

2.是服务“三农”的迫切需要:要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就需要有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储备。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就是培养“三农”人才的摇篮,他们是帮助农民摆脱贫困、走向小康社会的技术支持,在新兴农业技术的推广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高职院校农牧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和发展目标应该着眼于当下农业发展的需求,为新农村的发展建设输送专业人才,培养一部分能在农村的发展进步中起带头作用的领头羊,从而成为当地农村致富最强大的支撑。

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成效和问题

(一)成效

1.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念的确立。高职院校应把创业教育作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动力,在继承和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不断推进办学理念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教育体系改革为指导,全力发扬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特色,将毕业生的就业目标与产学研真正结合,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专业人才。

2.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高职院校可以邀请国家专职培训师按照国家创业的实施项目对农牧类专业的学生开展培训,包括创业项目概述、质量管理、技术支撑、课程模式介绍、实际操作、考核评估、项目管理等内容。从而使学生可以全面系统地进行学习,为创业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为日后的创业增添一分胜算。

3.创新创业教育培训课程的设置。学校可以为有创业意向的在校学生进行全面的培训,由具备专业技能的老师进行统一讲授,授课内容可以包括创业能力指导、团队合作、可行性分析、投资组合、创业预备等各方面,通过“课上、实操、网络”互动的形式。同时可以增加一些特色课程,可以让学员先进行体验,然后就体验的感受进行讨论,从而确定课程体系,不是单纯地学习理论知识。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模式落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都是重知识轻实践,这就使学生就业能力差、就业率低,也很难有学生有魄力去创业。近几年,虽然一些高职院校已经开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在不断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但在强度和深度上仍然不足。大学生在学校所学习的专业知识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因为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够与时俱进,毕业生的能力水平达不到现代社会对人才的更高标准。

2.课程体系相对陈旧。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已经拓宽渠道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但现在的毕业生仍然对创业没有太高的热情。主要是因为当前的创业课程尚停留在理论方面,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没有获得更高效的提高,创新创业的综合能力也有待提高。

3.创业师资队伍不健全。高职院校在进行创业教育时,师资力量是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当前,大多数教师知识太专而不够宽泛,创新观念欠缺,教育理念停滞不前,知识更新慢,达不到新形势下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也没有兴趣去学习研究。

三、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

高职院校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重点,以创业孵化基地为平台,以实训项目为载体,在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下,不断创新课程设置和教学目标,打造一支既有扎实专业知识,又有创业指导能力的教师队伍,培养一批具备锐意开拓、不断进取精神的创业人才,从而激励毕业生向更理想的工作努力。

1.拓展校外基地,构建新型创业平台。在校内实训基地的基础上,继续拓宽校外企业合作范围。其一,通过建设产业示范基地,满足大学生创业的平台资源。其二,不断开展与更多企业的合作,将企业作为创业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结合校外产业示范基地,内外结合,互相借力,在为学生提供实践教育机会的同时,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提升专业技能,为其在日后的创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2.依据专业特点,形成各具专业属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畜牧兽医专业为例,首先,以生产企业为支撑,结合相关项目,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去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以“畜禽养殖”等创业项目为载体,紧扣生产企业和发展目标,通过建设畜禽生产教学工场来满足畜禽养殖项目课程的实践教学的需求。其次,依托学院大学生创业团队,培养畜牧兽医專业学生的生产经营、销售等专业技能,锻炼综合开发和管理能力。最终,在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企业合作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轮岗工作,锻炼学生的岗位技能和团队协作意识。

3.以技能为切入点,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根据高职院校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人才供求情况,设定岗位技能。根据学校就业与创新创业的实施计划,就创新创业人才所需具备的素质,以专业技能为切入点创新教育理念和课程设置。教育课程的设置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向:(1)基础课程理论教学:公共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及创业基础理论课程;新设创业实践指导课程,举办创业知识竞赛及开办创业案例成败分析等活动,鼓励学创业,努力营造适于创业的氛围。(2)专业课程分类教学:按照专业方向进行分模块教学;同时邀请创业成功人士进行讲座,引导学生成立创业社群,努力探索开发并参与创业实训项目。(3)创业实践教学,以校内外的实训基地为平台,引导学生进行轮岗实战演练,从而为实际的创业活动提供基础。

4.完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1)培养一名专职教师。在校教师可以申请外出参加相关知识培训、到企业进行实际锻炼、到科研机构学习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在了解了全部的企业流程后,为学生的实际创业准备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引导。(2)打造一支“双师”团队。以校内外的实训基地为基础,提高教师的实际能力、管理能力,服务“三农”以及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可行的引导能力。(3)聘用一批兼职教师。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分析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收获的成功,与学生们探讨创业的风险与准备,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坚持不懈的精神以及终生学习和应变的能力。

四、结语

曾有一位教育者提出,个人创业成功与否主要看两个因素:一是创业意识,二是创业潜能。创业潜能我们可以从学校教育中习得,但创业意识却受到整个国家的社会环境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只有高职院校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社会和学校一起推进,这是一个靠大家的合力才能实施的全面工程。所以,一方面要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大学校、政府、社会之间的沟通协调,构建一套完整而实用的教育体制。只有这样,大学毕业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从而在社会发展中突显其独特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程华东.创业教育:高等农业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J].高等农业教育,2003,(8):23-26.

[2]钱强.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8):92-93.

[3]夏春雨.大學生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高教,2004,(6):106-108.

[4]李勃.试论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构建[J].中国青年研究,2009.

[5]申峻松,钱佳蓓,等.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四阶段五环节”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J].科教导刊,2015,(7):70-71.

Abstract:This paper from China's current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technological upgrading,and employment needs of entrepreneurial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discussed,that the highest goal of talents cultiv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to buil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mechanism,the current education system,expand the business of education,increase th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xperience,cultivate applied talent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Key words:vocational colleges;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training mode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