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讨式教学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调查研究

2017-07-13胡芳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28期
关键词:创新意识医学生教学效果

胡芳

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式教学法对于医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校2010级基础医学专业的学生,分成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法)、试验组(实施研讨式教学法),每组各30名学生,评价并比较教学效果和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基础知识、分析推理、能力测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教学满意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0.0%;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质疑精神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讨式教学法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学效果和满意度。

关键词:医学生;研讨式教学法;创新意识;教学效果

中圖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8-0180-02

本文对我校医学生进行研究,分析了研讨式教学法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一、研讨式教学法概述

研讨式教学法,指的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首先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然后师生互动、查找资料,最后经过分析、总结、讨论,制定问题解决措施。在这个过程中,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水平,提高了学习技能。在具体的分类上,依据教学法的特点分为多种类型,常见如专题式、讨论式、讲授式等。

二、以医学专业学生为调查样本的研究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校2010级基础医学专业的学生,其中1班3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法;2班30名学生作为试验组,实施研讨式教学法。在对照组中,男生16例(53.3%),女生14例(46.7%);年龄位于21—24岁阶段内,平均年龄为(23.0±1.1)岁。在试验组中,男生18例(60.0%),女生12例(40.0%);年龄位于20—25岁阶段内,平均年龄为(22.8±1.4)岁。两组的性别、年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2.教学方法。(1)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法,以教师为主体、书本为中心、教学大纲为目标,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下,对知识内容进行系统讲解。(2)试验组:实施研讨式教学法。第一,针对概念原理简单的内容,例如缺氧、水肿,教学活动中应该对基础知识简单介绍,重点是提出引导学生自学的题目,并通过提问、发言等形式评价学生的自学效果,集中解决自学中遇到的问题。第二,和临床联系密切的内容,例如休克和血管内凝血,考虑到病理变化之间的联系,教学时可以采用多媒体导入典型案例,促使学生和患者面对面,激发学习研究兴趣。完成授课后,依据教学目标提出应用思考题,要求学生寻找答案,并分析理论知识和导入案例之间的联系。第三,新知识、新论点较多的内容,例如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在课堂授课的同时,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查找相关文献资料,总结知识点和心得体会。第四,针对数据较多的内容,例如酸碱平衡紊乱,教师应该将案例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分析生理和病理之间的联系。授课完成后,组织病例讨论,由教师提供典型病例,设置引导性的思考问题,学生自由讨论或组内讨论,最后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3.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版本为18.0),文中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t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课堂教学效果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基础知识、分析推理、能力测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知识实验组得分(41.6±7.3分,对照组(37.5±6.9)分;分析推理实验组为(22.0±3.1)分,对照组为(18.7±2.6)分;能力测试方面实验组为(14.2±1.6)分,对照组为(11.8±1.2)分。

2.教学满意度比较。试验组教学满意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主动参与意识和质疑精神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质疑精神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积极上课方面,实验组为100%,对照组80,0%;自学能力方面实验组是86.7%,对照组是63.3%;拥有创新激情方面实验组为90.0%,对照组为66.7%;调研能力增强方面实验组83.3%,对照组53.3%;论文发表数量方面实验组23.3%,对照组3.3%,

三、结论与建议

(一)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

第一,创新知识培养。文中试验组学生的基础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研讨式教学法的应用,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更加充分。分析推理能力反映的是专业课程和临床交叉知识的掌握,尽管考试题目是学生课堂教学中见过的案例,但是由于教学模式的不同,学生掌握的情况也不同。能力测试能够反映出学生对于学科前沿知识的了解,研讨式教学期间,学生为了解决问题,会主动搜集资料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接触前沿知识,因此了解程度会高于传统教学法的学生。第二,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思维的分类,包括观察力敏锐、灵感和想象力活跃、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具有较高的知识更新能力和信息检索能力。研讨式教学法满足这些要求,因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独特的学习方法,真正做到活学活用、举一反三。

(二)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第一,探究性。和传统教学法相比,研讨式教学法的规范性、严谨性降低,是对科研成果的再发现,在此期间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锻炼,而且学到的知识能够灵活运用,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为高校教育打下良好基础。第二,互动性。不仅加强了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而且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教学期间要求学生分工协作,培养团队交流能力,例如理解、容忍、尊重等;而且要求人人自觉遵守合作规范,不会把自己的观点强行加给别人。

参考文献:

[1]趙继敏,马俊芬,路静,等.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医学生的创新素质[J].医学教育探索,2010,09(05):599-601.

[2]马素慧,崔颖,陈长香,等.改良PBL教学法在康复治疗学专业实验课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0,39(16):2153-2155.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discussion teaching method in the cultiv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Methods:2010 basic medical students in our college were selected,and the control group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method) were used to evaluate and compare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satisfaction degree of each of the 30 students. Results: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basic knowledge,analysis,reasoning ability test scores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eaching satisfaction rate of 96.7%,higher than 80%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sense of participation,the spirit of the question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students,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seminar teaching method is beneficial to the cultiv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and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effect and satisfaction.

Key words:medical students;discussion teaching method;innovative consciousness;teaching effect

猜你喜欢

创新意识医学生教学效果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