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井与井下作业”教学改革探讨

2017-07-13肖晖曾顺鹏王建华徐家年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28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实验教学

肖晖 曾顺鹏 王建华 徐家年

摘要:本文分析了重庆科技学院“完井与井下作业”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实验课程配置、教学方法及课程考核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思路,并进行了改革实践,获得了一定成效。

关键词:“完井与井下作业”;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8-0118-02

“完井与井下作业”是石油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限选课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钻井、完井及油气水井的井下作业过程中的基本知识,强化石油工程专业课的深入学习,为将来适应现场工作打下良好的工程技术基础。该课程主要适用于石油工程采油方向大四学生,在即将毕业工作之前系统学习与现场应用最紧密的相关工艺、设备、工具、设计和操作。本文主要介绍该课程改革背景,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内容、实验课程、教学方法、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改革探讨。

一、课程改革背景及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改革背景

该门课程在重庆科技学院升本之前,就作为石油工程专科油气开采方向的主干课程,经历了《试油与井下作业》、《试油与修井》再到《完井与井下作业》的演变,由于教学内容与现场相对贴近,在当时非常适合开采方向专科生的培养,对于重庆科技学院专科毕业生能够快速适应现场工作起到了较大作用。但是,重庆科技学院已升本10年有余,而该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几乎没有变化。例如:课程中一些完井、修井方法现在基本不使用,而且目前最新、最热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开采方法也完全没有涉及。同时,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过于老套,无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此外,该门课程虽为采油方向与现场最贴近的课程,但学生却没有机会观看和操作该课程涉及的大量工具和设备,学生普遍反映课堂内容抽象。学校已配备酸化压裂实训仿真操作平台、修井实训教学平台、井下工具教学实训设备等与本课程直接相关的实验实训设备,由于种种原因,并未运用到该门课程教学中。

从上述情况可知,该门课程目前无法适应重庆科技学院应用型本科教育需求。因此,本门课程改革的重点在于:更新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手段和理念,优化并合理配置实验课程,全面体现学生培养的工程性,以适应重庆科技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需求[1,2]。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定位不准确,无法适应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该课程目前主要讲述完井和井下作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这与重庆科技学院的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不匹配,应该转变该课程的定位和目标,以“工程性”人才培养为主,注重体现和培養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现场施工指挥、操作能力。

2.教学内容陈旧,远跟不上现代石油工业的发展。当前教学内容一直沿用专科用内容,包括完井方法与工艺、特殊工艺井的完井技术、复杂储集层的固井与完井、射孔技术、完井增产增注技术(酸化压裂)、常规修井作业技术、大修工艺等内容,主要讲述最传统和陈旧的工艺、设备、方法,与当前现场实际应用已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完全没有涉及到目前火热的“非常规油气”开采,非常规油气开采过程中的完井与井下作业甚至颠覆了常规油气的情况,必须加以更新,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3.教学内容抽象,缺乏工程性锻炼环节。目前《完井与井下作业》仅有理论课时未安排实验课,学生时常抱怨仅靠课件中的示意图片,很难理解课程所涉及的大量现场用井下设备、完井工具、修井设备、压裂设备等,更不知现场是如何运用和操作。如何将相关教学工具设备合理运用到该课程中,如何合理安排实验课程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此外,某些公式推导和深层次原理讲解空洞、难懂,达不到提高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目的。而且,从近年重庆科技学院学生参加的石油院校最高级别学生设计和创新类大赛——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的情况来看,与其他石油高校还有不小差距,主要反映出学生缺乏设计和创新能力。在本门课程教学中,应加入工程设计学习,增加启发式、研究式的学习氛围,并加入设计规范的学习。

4.教学方法、手段落后。该门课程目前主要采用“幻灯片+示意图片”进行讲解,学生理解难度大。应该加入更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利用即将到位的几套实验设备,进行虚拟仿真教学,实现地下虚拟模拟和地面的仿真操作;收集和制作各作业过程视频和设备的运行原理视频。

二、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一)更新教学内容,增加工程设计和设计规范内容

1.扩充各教学内容的新工艺、新方法,尤其将当今石油工业热点——非常规油气开采中的完井与井下作业工艺技术进行扩充,重点增加页岩气、煤层气、致密气和致密油的特殊完井工艺、大型压裂优化设计技术、试油气工艺技术。

2.缩减复杂的公式推导、深层原理内容。删除钻完井应力场模型、压裂增产机理、酸化增产机理理论部分内容,用图片代替公式进行简单介绍。

3.增加各作业过程的工具、工艺、设备、工程设计和设计规范部分。搜集完井、射孔、压裂、酸化、修井、检泵等作业过程的工具、设备图片及最新工艺流程,同时搜集相关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作为教学内容。

4.针对当前教材无法涵盖所有教学内容,且内容相对陈旧的问题,编写《完井与井下作业》校内使用教材,使之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

(二)优化配置实验课程,编制实验指导书

优化酸化压裂实训仿真操作平台、修井实训教学平台、井下工具教学实训设备等实验方案,编制实验指导书,增加完井与井下作业各个环节实验实训课程,为每一环节均配置实验实训课。

(三)教学方法改革

调整陈旧的教学方法,采取“讲授+案例分析+专题讨论”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充分利用实验设备开展虚拟仿真教学。除了介绍基本理论和设计流程之外,还需通过对大量现场案例的分析来提高学生对完井与井下作业各个环节的认识,并开展专题讨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相互讨论,形成观点,上讲台陈述自己的观点,以激发广大同学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同时,收集和制作教学视频,把复杂的工艺流程和工具原理用视频展示,开展视频资料教学。

(四)課程考核改革

理论课程考核方面,对各部分内容重点以设计为主,作业和考核更加注重设计类、创新类而摒弃简单的“问答式”作业。收集了历年石油工程设计大赛题库数据,并将平时科研过程中的现场数据加以总结,作为考核用数据,供学生设计用。

实训实验课考核方面,实行分组考核,各组设定不同任务目标和障碍,根据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分项打分。

三、课程改革成效

通过课程定位和目标改变、课程内容更新、实验课程的优化配置、课程考核改革以及最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引入,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了完井与井下作业各个环节设计和现场应用操作方面的知识,了解了现场最新(非常规油气)动态,提高了学生的设计、创新和工程应用能力。培养学生成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较快适应现场工作的需要,近两年用人单位对采油方向学生满意率达到100%。此外,通过该门课程改革,大大提高了采油方向学生的现场设计应用能力。从该门课程改革以来,采油方向学生参加了六届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获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二等奖5项,全国三等奖16项。

参考文献:

[1]严欣平.新建本科院校重庆科技学院转型发展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2.

[2]曾顺鹏.应用型本科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82-184.

Abstract:The problems in teaching progress of "Completion and Downhole Operation" in CQUST were analyzed. This paper present the way of thinking of the reform to teaching content,configuration of experiment courses,teaching mode and checking way,which were reformed and practiced,certain effect was gained.

Key words:" Completion and Downhole Operation ";experiment teaching;teaching reform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实验教学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云计算的计算机实验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