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模型构建

2017-07-13王久龙樊家军邹晓惠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28期
关键词:模型构建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

王久龙 樊家军 邹晓惠

摘要: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的关键组成部分,担负着服务育人、教育育人和管理育人的重要责任,但目前存在着职业能力欠缺、综合素质不高等普遍问题,因此,有必要对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模型的构建进行研究。本文首先总结了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模型构建的依据,然后讨论了职业能力构建的原则和要求,最后分析了职业能力模型的具体构建过程,包括模型元素分析和空间架构两部分,这对于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模型分析;模型构建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8-0025-03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作为高校辅导员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紧紧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积极构建职业化、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高校辅导员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地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根据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及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要求,对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模型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全面发展辅导员职业素质,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进步。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模型的构建基础

(一)以国家政策为职业能力模型构建导向

国家相关政策是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模型构建的导向,如《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规划(2013—2017年)》等。上述文件对高校辅导员有清晰明确的要求,要求在学生思想、生活和学习上,辅导员能及时关心并实施思想教育,通过网络等新型工作方式的运用来提升工作效果。教育部于2014年制定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将辅导员的能力标准划分为高级、中级和初级三类,职业能力的作用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咨询、党团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常规管理、职业规划指导和危机应对等。这也说明,国家政策文件对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进行了具体分析和罗列,高校应以此为导向,建立辅导员职业能力模型,全方位培养辅导员人才队伍。

(二)以校園建设为职业能力模型构建前提

信息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是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特点之一,高校校园建设在这样的环境下应平衡好和谐校园与数字校园的关系。基于此,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模型的构建应以校园建设为前提。数字校园是以实体校园为基础、以网络为依托的虚拟化校园。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发展平台在校园,数字校园的发展要求辅导员应具有信息运用和网络技术水平,这也是职业能力模型的重要元素之一。和谐校园是保证校园多个环节、多种要素紧密互动、协调合作、互相促进的关键条件。和谐校园的发展难题之一是对多种文化冲突、突发事件的妥善解决。高校辅导员应积极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合理解决多种冲突和突发事件,促进学生友善团结、和谐发展。所以,职业能力模型中应包括应急处理能力。

(三)以学生全面发展为职业能力模型构建核心

时代发展的多元性与开放性,使得高校学生面临着多重发展挑战。学习方面,学生们需转变观念、具备创新思维;就业方面,社会就业竞争愈加激烈,形式日益严峻,学生的就业难度不断增加;心理方面,学生因学习和就业所产生的压力亟待疏解。同时随着网络发展和电子产品的普及,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思想也在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在此情况下,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发展和进步的引路者,应帮助他们解决难题,健康发展。学习方面,辅导员需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运用合理的学习方式去完成学习任务;就业方面,应帮助学生培养科学的就业观,进行职业发展的合理规划;心理方面,应与学生多沟通交流,缓解心理压力,培养健康心理。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模型的构建需以上述内容为核心,为学生服务,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发展。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模型的构建原则和要求

(一)职业能力模型构建的原则

首先,职业能力模型的建设应遵循目标化原则。随着职业能力模型建设所呈现出的多元性和丰富性特点,应分清主次,紧抓职业能力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兼顾次要矛盾,明确建设目标,按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排序,循序渐进地建设。其次,应注意对职业能力模型的多个要素进行统一整合。单纯的以多要素为基础的职业能力模型,缺乏高度和深刻性。应将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养、价值观、工作态度、专业知识等要素有机整合到职业能力模型中,促使各要素互相推动、互相支持,以此来拓宽发展视野,避免片面发展。接着,职业能力模型的构建应创设情境化的环境。合理的发展情境能直观体现辅导员的职业特点和发展方向,有助于辅导员在情境中清晰认识和分析自我,加强日常工作中的感知与体验,最终有效实现职业进步。

同时,在职业能力模型构建中,需将抽象的能力培养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操作。辅导员职业能力具有外显和内隐的双重特点,对于抽象化的能力,在职业能力模型构建时应分析规律和特点,将其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实践活动,让辅导员在实践中发展和进步,在反思和总结中提升自我。最后,职业能力模型考评机制应保证严谨性、完整性和科学性,考评方法、过程及结果能真正落地,恰当应用。应从考评框架的整体性、考评方法的合理性、考评标准的有效性、考评结果的客观性等方面来着手。另外,职业能力模型的发展过程应是持续的。辅导员通过实践、认识、再次实践、再次认识的流程,来对事物发展规律不断认识和总结,从而实现职业能力的持续提升,不断保持发展势头。

(二)職业能力模型构建的要求

一方面,应对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本质进行把握。职业任务对职业能力有着决定性作用,应以高校辅导员职业岗位为入手点,来进行模型构建规律的分析。国务院以及教育部所指定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等文件,对辅导员的岗位职能进行了明确界定,包括学生发展指引和思想政治工作两大部分。岗位职能从正面体现了辅导员职业能力构建的要素,应以此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应对辅导员核心能力的特点进行分析。在对职业能力本质正确把握的前提下,应深入探究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构成机制,把握好职业能力中的专业能力、通用能力和核心能力的比例。职业能力的重点为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职业能力的关键和主导,作为层次较高的综合性能力,具有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无法企及的特殊性。对核心能力进行理解和把握,能理清核心能力的主要组成元素,形成职业能力的有效发展方法,从而促进高校辅导员全面进步。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模型的构建步骤

(一)职业能力模型的要素分析

1.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指的是辅导员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等重要思想为旗帜,对大学生开展切实有效的思想政治引导,使他们拥有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包括思想政治传播和引导能力、思想政治活动开展能力、思想政治教学能力和思想政治科研能力四部分。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和引导能力是基础,指的是利用科学、全面、与时俱进的教育方式,为学生灌输健康的思想政治理论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积极的思想。一方面,辅导员应通过个体谈话、团队辅导等方式,运用自身的权利和职责,与学生进行全面深度的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和需求情况,及时引导。另一方面,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辅导员应对这些理论全面理解并具体运用,通过形象、灵活的方式在适宜环境中向学生宣贯思想政治理论,尽量防止枯燥、无趣的强制灌输引起学生心理上的抵触。

思想政治活动开展能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指的是辅导员在开展丰富的活动过程中实现思想政治引导的目的。首先,在思想政治活动开展前应进行整体策划,以教育目标为基础,策划出合理、生动具体的活动方案。其次,思想政治活动的开展和总结应及时。确定思想政治活动的细节并组织学生实施,活动结束后通过文字、视频图片等方式对活动内容进行记录和总结,反思活动中的不足,不断改进。

思想政治教学能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辅导员应合理运用教学方法,通过主题讨论、课外时间、小组讨论和小品表演等形式,活跃思想政治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

思想政治科研能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辅导员不仅要具备丰厚的思想政治理论,同时还要重视对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行政学和哲学等学科的涉猎,丰富自身知识体系,具备思想政治科研能力,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

2.学生发展引导能力。学生发展引导能力包括学习规划引导能力、就业指导能力、科创能力和心理辅导能力四部分。首先,大学的学习方法、时间和环境较为自主,为帮助新生尽快适应,辅导员应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规划指导,通过班会、交流会的形式,发现并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其次,对于社会就业的政策法规、招聘单位信息、就业区域信息等,辅导员应进行收集和整理,对学生进行就业咨询和指导,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接着,辅导员应向学生宣传科创信息,通过科技成果展示、实验室体验、名人讲坛、科创大会组织等,让学生认识到科创的重要性并主动参与其中,唤醒他们的创新意识;最后,针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辅导员应有效观察并及时发现,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消除矛盾,建立起和谐美好的校园氛围。

(二)职业能力模型的空间架构

按照职业能力模型的组成要素,构建出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模型框架如下:

该框架通过一、二、三级能力的逐层深入设计,以辅导员实际工作为基础,在细节分析过程中,形成从上到下、从概括到具体的金字塔形职业能力框架。每一个子能力是对上级能力的强调和说明。每一级同样重要,不可或缺,共同构成了科学、完整的辅导员职业能力模型,重点突出整体与局部的明确关系,能有效促进辅导员能力的提升。

四、结语

本文基于基础分析、原则把握、框架搭建的流程,分析了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模型的构建,认为只有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并平衡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才能构建出科学合理的职业能力模型,促进高校辅导员整体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德方.基于行为事件访谈法的高职院校校长胜任力模型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07).

[2]吕云超.基于“冰山模型”的高校辅导员胜任力培养[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05).

[3]闫威,陈长怀,陈燕.层次分析法一致性指标的临界值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2,(03).

Abstract:College counselo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llege teachers. Shouldering the important responsibility of educating people,educating people and educating people,bu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such as lack of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counselor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model. Firstly,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ba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counselor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model,Then discussing the principles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ability,Finally,analyzing the specific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model,including the model element analysis and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wo parts,It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college counselors.

Key words:college counselors;vocational ability;model analysis;model building

猜你喜欢

模型构建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
高中物理解题的模型构建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