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

2017-07-13卢官明闫静杰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28期
关键词:教学能力导师制青年教师

卢官明 闫静杰

摘要: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水平是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是培养和提升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文章分析青年教师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青年教师;导师制;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8-0023-02

一、引言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既是决定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保证。着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既是高校教学质量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基本保障。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青年教师已成为高校师资队伍的主要新生力量,其素质与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校办学水平。然而,由于高校在招聘新教师时几乎都要求博士学历,博士任职两年后便可晋升副教授职称,大大减少了教学经历。因此,开展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制度支撑体系的研究和实践是非常必要的。

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青年教师导师制是培养和提升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坚持和完善高校青年教师的导师制,培养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当务之急。为此,不少高校选聘师德高尚、治学严谨、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担任青年教师的导师,在青年教师的教学实践中给予具体指导,培养青年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师德和教风,帮助他们提高教学水平。但青年教师导师制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本文分析青年教师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

二、导师制在高校青年教师培养中的作用

1.帮助青年教师加快角色转换的过程。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来说,明确自己的定位、找准今后的发展方向、顺利完成角色转换是第一要务。青年教师往往因缺乏教学经验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容易产生挫败感等负面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指导教师在其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教育教学方面所传授的理念、技能和经验能够帮助青年教师克服困难,提升投身高等教育事业的热情,更快地掌握教学方法、规律和技能,以适应课堂教学,提高教学业务能力,加快角色转换的过程。

2.增强青年教师的职业认同感。高校青年教师刚参加工作,面临情感、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多重压力,常常被昵称为“青椒”。这无疑会降低青年教師的职业满意度和认同感,他们需要得到应有的关怀和开导,以减少负面情绪对青年教师的影响。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为青年教师开展新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一个必要的调适期。当青年教师在工作、生活与情感方面遭受挫折时,指导教师可以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和开导,帮助他们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有效化解精神压力。通过与指导教师的交流与沟通,让青年教师了解并熟悉学校以及教学团队的过去和现在,接受学校优良传统和文化氛围的熏陶,拉近新、老教师间的距离,增强青年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教学团队的凝聚力。

3.帮助青年教师树立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师德风范。青年教师朝气蓬勃,富于开拓进取精神,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的能力很强,但另一方面,也容易遭受工作、生活与情感方面的压力和挫折,有时会出现情绪不稳定、心理失衡等情形。而这种负面情绪等一旦渗透到教学工作中,会对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指导教师敬业爱岗的职业操守和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为青年教师树立了榜样,能在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年教师,解除他们的迷茫,坚定其信念,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角色意识,帮助他们树立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师德风范。

三、青年教师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导师制流于形式。高校青年教师是当代高校教师中最有活力、最富有创新精神的群体,他们充满激情,希望尽快得到成长和认可。但当下的业绩考核和职称评定条件影响到青年教师的价值取向和职业发展目标。大部分青年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申报科研项目及发表论文上,对待教学的态度不是很认真。虽然不少高校出台了关于提升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意见及相应措施,比如,新入职的青年教师需具有主讲教师资格方可独立开课、授课。而接受青年教师导师制一学年以上的培训并通过学校课堂教学考核是申请主讲教师资格者需具备的一项必要条件。但在具体的执行中,形式重于实质,部分青年教师对导师制存在抵触情绪,在跟随导师听课时,人到心未到,也没有认真协助导师答疑、辅导和批改作业。

2.导师与指导对象的配对不合理。目前,大部分高校在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时,由学院(部)为其配备一名导师,这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比如,双方在结对之前没有相互了解,有可能将个性、兴趣爱好等差异太大的教师结成一对,难以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另外,“一对一”的指导模式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效果也大打折扣。例如,有些高校在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时,要求青年教师跟随导师授课每学期不得少于5次,协助导师答疑、辅导和批改作业,协助指导课程设计、学生实习等。但是,在实际中,由学院(部)配备的导师并不是每学期都有课程要讲授的,而且导师也不一定有指导课程设计、学生实习的教学任务。所以,在一学年的导师制实施期间内,很难完成培养任务和目标。

四、几点建议

1.青年教师应正确认识导师制的重要性。高校青年教师处于教师专业成长的起始阶段,这一阶段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最具可塑性的阶段。青年教师在指导期能否成功实现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不仅影响青年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还会影响其价值取向和职业发展目标。导师制是提升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措施,对青年教师未来的职业生涯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青年教师应正确认识导师制的重要性,把培养过程看作是对自己成才的历练,而不是一种负担。青年教师应主动地接受导师在思想、业务上的指导,虚心学习,主动向导师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情况,并在导师指导下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参与导师及教学团队承担的慕课(MOOC)建设及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认真完成导师布置的各项任务。

2.采取“多对一”的指导模式。学院(部)在为青年教师配备导师时,应该征询双方的意愿,遵從双向自主选择的原则,并且将“一对一”的指导模式调整为“多对一”的模式。不同的导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一个青年教师若能得到多个导师的指导,可以博采众长,更有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3.适当延长导师制的实施期限。目前,大部分高校为新入职不满一年的专任教师配备导师,导师制实施期限为一学年。在接受培训后,青年教师就可以独立开课、授课。如上所述,由于在具体的执行中导师制往往流于形式,培训期满后的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还无法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所以,笔者建议将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实施期限由一学年延长至两学年,因为在接受第一学年的导师培训期间,其主要职责是:参加各类教育教学培训,跟随导师随堂听课,协助导师答疑、辅导和批改作业,协助指导课程设计、学生实习等。对于教师而言,课堂驾驭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课堂上的临场发挥和随机应变能力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在青年教师成为主讲教师以后,导师还应该现场去听青年教师讲课,重点关注青年教师的讲课技巧(例如语速、语调、表情、讲课节奏、如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等)、教学内容(例如对重点内容的把握、难点的讲解、板书的书写等),课后及时向青年教师反馈,在实践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4.健全青年教师导师制的管理和考核机制,使导师制落到实处。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导师要根据青年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培养目标和计划,在每个教学环节上都必须以身作则,对青年教师进行耐心指导,严格把关,有针对地旁听青年教师的课程,并对其课堂教学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仔细做好听课记录和点评,课后及时与其交流,帮助其提高教学技能,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适当运用非语言技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期结束后,学院(部)通过督导听课、学生测评等方式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进行综合考核,写出考核意见,并报学校审核。考核结果分优秀、合格与不合格三个等次,并作为对导师工作的评价。对青年教师的考核等次为优秀或合格者,相应导师的指导工作时间可计入教学工作量。对考核不合格的青年教师,应继续接受导师制培训,调整培养措施和加大培养力度,甚至更换导师。对导师的考核要与其指导青年教师的德、勤、绩各个方面相挂钩。若青年教师在被指导期间获得各种授课竞赛荣誉,应对其及导师进行奖励。

Abstract:College young teachers'teaching ability and quality level is the key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implementation of young teachers' tutorial system is an effective way to cultivate and improve young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young teachers'tutorialsystem,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Key words:young teachers;tutorial system;teaching ability

猜你喜欢

教学能力导师制青年教师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与途径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德育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化工类学生试行成长导师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