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与政策

2017-07-13武非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一中学

消费导刊 2017年19期
关键词:信用社农村金融改革

武非 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一中学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与政策

武非 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一中学

为了推动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应当对农村金融发展予以关注,从我国的经济政策发展情况来看,农村金融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关注,随着政策的变化,农村金融发展路径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并使农村金融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特征。文中将对新中国成立以后农村金融的发展情况展开探讨。

农村金融发展 路径选择 政策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于推动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社会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农村金融发展予以关注,保证农村经济以及城市经济可以协调发展。随着国情的变化,我国农村金融政策也进了相应的调整与完善,近年来农村金融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出了新的特征,对此展开探讨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1949年至1978年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在经济发展方面采取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也会呈现出明显的计划经济特征。1978年我国开始逐渐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此时农村金融发展呈现出了独立与活跃的特征,从整体上来说,竞争格局与多元化格局逐渐形成。

(二)1979年到1984年

这个时期属于恢复时期,1979年第一家专业农村金融银行成立——中国农业银行,它的金融服务专门针对农村经济发展设置,但是呈现出了较为显著的官办性质,其对市场的调节作用相对较差。此时,农村信用社直接受到中国农业银行的领导,其业务的设置并不能满足农村金融发展的实际需求,因而存在较为严重的亏损情况。1984年农村信用社进行了工作调整与改革,虽然依旧是遵从中国农业银行的领导,但是盈亏自负、经营核算是独立的,其经营业务可以较好的满足农村金融发展需求。

(三)1985年至1995年

1985年至1995年期间为发展阶段,邮政储蓄业务于1986年在全国推行,农民的存款渠道得到有效拓宽。同时在这一阶段非官方的金融组织也有所发展,如农业合作基金会等,这有效解决了官方金融组织资金不足、融资困难等问题。农村信用社积极开展了业务改革,内容覆盖组织建设、业务管理、民主管理等多个方面,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到1995年年末时,县级的农村联社有2400多个。同时在此期间,我国还对银行适度竞争予以了一定的鼓励,这使得农村服务以及专业银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交通银行等商业银行建立发展以后,农村金融获得了极大的支持。

(四)1996年至2005年

1996年至2005年为改革阶段。1996年我国提出了《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一决定中提出要将农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分离开来,使农村信用社成为服务社员、民主管理、自愿入股的合作型金融组织,这有效推动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与深化改革。到1998年,我国推出了《关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改革方案》,其中提出了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应当在推动运行效率提升的同时,将成本降到最低。1998年到2001年期间,国有商业银行将超过44000个营业网点与分支机构撤出,在短时间内,这种撤出会导致农村金融发展出现失衡等不良情况,但是对于长远发展来说,这是有利于农村金融建设的。2003年我国在农村金融改革中提出地方政府要对改革负责,国家应当对改革予以扶持,要凸显农村金融的服务功能,并对约束机制以及产权关系予以强化,此次改革首次提出了产权问题,推动了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五)2006年至今

2006年至今为创新阶段,随着改革的深化,农村金融发展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提出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若干意见》,实现了对农村金融的创新,此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产生,如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村镇银行等。2007年,银监会也提出了众多的规定,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行为予以规范,保证其运行的有序。到2014年,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已经达到1216家,非官方的金融机构逐渐走上了合法化的道路,这对提升农村金融发展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来说有着重要意义。

二、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

农村金融既包括农村地区的信用活动,也包括农村地区的货币流通活动,积极发展农村金融能够实现对当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当地在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能够获得充足的金融支持,总的来说,发展农村金融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二者之间呈现了正相关性。首先,金融发展能够使交易过程、风险管理、储蓄动员等工作的便利性得到提升,继而使经济得到极大的发展;其次,金融发展可以推动农村地区的技术创新,使资本得到高质量的配置,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开展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最后,发展农村金融还可以使农村的资金流失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是如果政府对农村金融发展过度的干预,那么也会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抑制的作用。具体来说,政府主导下,农村金融的功能与结构都会脱离于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因此无法起到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在建国初期,农村金融完全由国家强制管理,并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保持一致,农村金融多流入工业以及城市,但是却不能推动农村的发展。因此在政策上,政府应当适当放宽对农村金融发展的限制,使农村金融市场可以得到健康发展,保证其可以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相符合。

三、结语

自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就对农村金融发展予以了高度关注,在发展初期,农村金融发展较为活跃;恢复时期,农村金融受到农业银行的直接领导,发展受到一定的束缚;发展阶段,国家适当放宽了对农村金融的管制,农村金融发展获得了一定的支持;改革阶段,农村金融建设得到了扶持;创新阶段,农村金融机构蓬勃发展,呈现出了新的生机。

[1]丁志国,张洋,覃朝晖.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与政策效果[J].农业经济问题,2016(01).

[2]叶维武.金融深化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

[3]许丹丹.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

[4]吴斌.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0.

猜你喜欢

信用社农村金融改革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改革之路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农村金融扶贫 脱贫要“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