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全民健身发展之研究

2017-07-13

运动 2017年6期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全民理念

何 勇

(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四川 成都 610041)

“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全民健身发展之研究

何 勇

(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四川 成都 61004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在简要阐述“五大新发展理念”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全民健身发展中的实际情况,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5个视角逐一进行剖析,寻求新理念下全民健身发展的思路和着力点。

新发展理念;全民健身计划;机遇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全民健身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必定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更加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稳步发展。从1995—2015年,《全民健身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已颁布实施20个年头,回首20年的发展,《计划》实施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人们健身意识的增强、身体素质的提高、健身活动的丰富和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等。2014年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更是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而在肯定良好发展势头的同时仍然伴随发展的不平衡、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不完善、体育社会组织有待发展壮大和对全民健身的财政投入依然不高等一系列的问题。2016年6月23日,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2016—2020年)》中,要求在5年时间内,要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人们的健身意识不断增强,公民身体素质大幅提升,同时,进一步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提供更多的场地资源,使得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硬件设备得以保障。全民健身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政府对全民健身的实施十分重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就需要政府、社会及个人等各方面把健身运动作为事业和产业协调发展、统筹推进,将发展全民健身事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民健身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新发展理念提出的背景下,《计划》的实施即将迎来了新的历史时期。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突破口,结合全民健身发展的实际,深入解析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给全民健身活动带来的发展契机。

1 五大发展理念内涵诠释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期间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5大新的发展理念,确定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为能有效的的贯彻5大发展理念精神,首先必须对其有科学的认识和深刻的领悟。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应置于发展的核心位置。新的创新发展理念打破以往只重视制度和科技创新的局限,提出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理论创新和文化创新4个方面的创新理念。协调发展是事物之间由不平衡向相对平衡发展的内在要求。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提出协调发展理念,旨在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来强化社会建设中的薄弱环节,拓宽发展空间。绿色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重视环境的保护,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开放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全球经济发展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势必要融入全球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坚持以开放来促进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各项改革全面推进。共享发展,强调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目前,社会仍然存在诸多不公平的现象,这就要求发展要立足于人的需求,真正的维护好广大人民的利益。从这个层面来讲,共享发展即为发展的终极目标。

2 创新发展:推动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不竭动力

创新发展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被置于发展的核心位置,同时创新也是全民健身活动发展的第一动力,也需置于全民健身发展的核心位置,成为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稳步前进的不竭动力。

2.1 创新全民健身体制机制,激发参与者的积极性

为能有效地推动全民健身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仍需要强调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组织构架。政府要在宏观层面做好统筹规划、制定相配套的政策法规、合理整合及分配资源、做好监督和评估工作及协调跨部门联动;各级有关部门要根据全民健身的目标、任务及政策中的相关部署,做好工作计划,把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完善评估机制和监督机制,不定期的对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制订具有针对性的激励机制,鼓励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到全民健身活动中来,引导激励主体积极投身于全民健身事业,激发相关主体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2.2 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人才在推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

优秀的人才队伍,有助于指导人们科学的参与健身,同时在全面健身发展的组织、管理、服务和宣传等方面起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第一,发掘和扶持民间健身活动代表人物,重视对榜样人物的培育,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第二,建立激励制度,对优秀人才进行奖励,激发工作动力,不断壮大人才队伍;第三,要加大培训力度,将全民健身人才培养同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农业、文化、卫生计生和工会等人员的教育和培训相衔接,拓宽全民健身人才培养渠道。同时,亦可发挥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在人才培训中的作用,加大对社会化体育健身培训机构的扶持力度。

2.3 重视全民健身的科技创新

让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参与到全民健身中来,使全民健身服务更加便捷、高效和精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全方位的对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体育设施利用率等进行综合评价,提高全民健身指导水平和全民健身设施监督管理效率。创新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促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升级换代,为参与者提供更为便利、科学、安全、灵活和无障碍的健身场地设施。积极支持体育用品制造业创新发展,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加产品品种,提升体育用品的质量水平和品牌影响力。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科技创新平台和科学健身指导平台建设,发挥体育社会组织的引导作用,使全民健身开展更为科学化。

3 协调发展:全民健身计划实施中的新思路

从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实施效果评估总体情况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中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全民健身的发展依然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具体表现在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城乡间发展的不平衡和参与人群的不平衡。那么,有效地处理好发展中的诸多不平衡问题,将有助于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有序开展。加快乡镇、农村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来带动全民健身的发展,着力推动乡镇、农村和社区的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加快西部及更多落后地区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推广多样性的健身项目,来满足各类人群的体育锻炼需求。搭建全民健身交流平台,促进各地区的交流,达到各地区协同发展。适当推广一批全民健身示范区,引领更多人群参与健身活动。

4 绿色发展:全民健身持续健康发展

“我们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生态的保护,绿色发展亦是可持续发展。全民健身若要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合理规划和建设体育场地设施,为人们参与锻炼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培植健身参与者的绿色观念,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参与者的生态文明素养和能力。人们在参与锻炼中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倡导绿色健身。增强爱护公共设施意识,合理有序地使用和维护健身器材,发挥其最大的使用价值。

5 开放发展:全民健身发展的必由之路

历史的教训警示我们,“闭门造车”只会使自身落后,唯有对外开放才能使国家繁荣发展。坚持对外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不断的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流中,有效整合国内、国际资源,有力促进中国经济持续中高速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的领导下,深入分析目前世界经济的大环境,结合世情、国情,创造性地提出了开放发展的新理念,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提供了行动指南。以开放发展理念,推动全民健身走向更大舞台。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开放发展模式,学习和引进国际大众体育的理论、项目、人才及先进的设备,促进全民健身向更高层次发展。以开放发展,促进国际间交流,为全民健身发展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向世界舞台推广全民健身发展过程中的中国特色,提升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在国际的影响力,借助全民健身平台,推广中国文化,提升国家形象和增强国家软实力等方面的独特作用。

6 共享发展:向着全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目标前进

在国家大力支持发展体育事业的大背景下,为开展全民健身工作带来良好的社会环境,切实落实人人都来参与体育锻炼,提升全民健身意识目标,真正形成全民健身新时尚,努力构建“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新局面。

6.1 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全民健身意识

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民众的体育观念在转变,健身意识在不断增强。而城市居民参与健身的人数要远高于农村居民,对农村人口众多的我国来说,继续提升全民的健身意识任重而道远,各级各主要负责部门仍需要做好全民健身宣传工作,真正让人们主动参与健身,同时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为人们的健身活动提供物质保障。

6.2 构建共建共享新局面

全民健身活动开展过程中,由于制度的不健全及人们意识形态不统一,经常出现健身器材损坏无人修理或是对健身器材的不爱惜等现象。要想最终达到共享健身设施,全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目标,就要求人们共建良好的社会环境,统一思想,强化意识,共同建设和维护健身设施,同时增加社会力量对全民健身发展的投入,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开创全民健身共建共享的新局面。

[ 1 ] 杨杰.我国全民健身研究现状及趋势——第三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综述[ J ].中国体育科技,2015(2).

[ 2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N].人民日报,2015-11-09.

[ 3 ] 裘鹏.《全民健身条例》实施中的激励机制研究[ J ].体育文化导刊,2015(12).

[ 4 ] 全民健身(2016—2020年)[N].人民日报,2016-04-16.

[ 5 ] 叶忠海.以“五大新发展理念”引领 深化学习型城市建设[ J ].职教论坛,2016(6).

[ 6 ] 何丽君.新形势下坚持开放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D ].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6.

G812.0

A

1674-151X(2017)03-120-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6.064

投稿日期:2017-01-16

何勇(1992—),硕士。研究方向:足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猜你喜欢

五大发展理念全民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全民·爱·阅读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法治保障
以“五大发展理念”统领推动陕南移民搬迁工作创新发展
以新理念开启新征程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