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秀山县油茶栽培及低产林改造技术

2017-07-12李文胜曾雪梅宋妮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改造技术油茶重庆市

李文胜+曾雪梅+宋妮

摘要 从林地选择、林地清理、整地施肥、品种选择、栽植、幼林管理等方面介绍油茶栽培技术,并从低产林地选择、林地清理、整地、土壤改良、密度调整、整形修剪、肥水管理等方面介绍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以期为秀山县油茶栽培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油茶;栽培技术;低产林;改造技术;重庆市;秀山县

中图分类号 S79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0-0140-02

油茶是一种长寿的生态经济树种,它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之一。油茶同时又是常绿阔叶树种,能绿化荒山、美化环境。茶油是一种营养价值、保健功能都超过一般油脂的健康型高级食用植物油。当前,发展油茶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作为重点推广项目,已被国务院确定为重点支持发展的粮油项目。发展油茶产业,是一项一举多得的产业化项目,前景光明。

秀山县历史上油茶资源十分丰富,为重庆市油茶产业发展的主要布局区县,在1982年就达到7 333.33 hm2的栽植规模,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资源减少、经营管理粗放、品种退化、效益差的现状。充分利用秀山县适宜油茶生长的丰富的土地资源,发展油茶产业,无疑对秀山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增加林木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油茶栽培技术

1.1 造林地选择

根据油茶的生物学特性,结合秀山县实际,选定油茶基地建设的立地条件为:土层深厚(土层厚度在50 cm以上),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砂质黄壤、黄棕壤,酸性(pH值4.0~6.0)紫色土;地下水位在地面1.0 m以下,海拔800 m以下;坡度<25°的缓坡中下部的阳坡、半阳坡[1-2]。

1.2 林地清理

对于混杂的林地,要一次性全面彻底清除地上杂物。清理方法为割除清理、火烧清理和化学药剂清理。对于夹杂的高大乔木或灌木,采用割除清理,割除清理时主要采用割灌机,辅以人工清除。对清理出林地的杂灌等归堆后用火烧方法清除或集中堆沤腐化。对于小灌木和杂草,采用化学除草剂清除。

1.3 整地施肥

<15°的缓坡采用带状整地,>15°的坡地采用撩壕成梯或鱼鳞坑整地方式。具体方法是上挖下填、削高就低、大弯顺势、小弯取直,做到小雨不出带、大雨难下山。之后采用株行距2 m×3 m放样挖大穴的方式,规格为60 cm×60 cm×60 cm。每株施菜枯1 kg或农家土杂肥10 kg,具体施基肥的种类应根据造林地的远近、交通状况等实际情况确定。

1.4 品种选择

尽量选择通过国家或市级良种审定的油茶优良新品种,要求果大、皮薄、出籽率高、出油率高、产量高、抗性强、适合秀山县生长。品种配置要求花期、果期一致,多系配合。根据育苗情况,秀山县选择以湘林系列品种为主。

1.5 栽植

栽植株行距为2 m×3 m,密度为1 650株/hm2。造林时间安排在11月至翌年3月。定植前,拌匀基肥后,再回填表层肥土。定植时,扶正苗株,要细土回填,分层压实。嫁接口与地面平,做到根舒、苗正、土实。

1.6 幼林管理

1.6.1 施肥。油茶幼年主要是营养生长,施肥是促进其迅速生长、形成树冠,为开花结果打下基础的重要措施。施肥分2 次进行:冬施基肥,于11月上旬施入,以有机肥、土杂肥、粪肥为主,每株5~10 kg;春夏施追肥,于每次抽梢前、叶芽萌动时施入,一般在3月上旬、5月中下旬进行,以氮肥为主,配合适量的磷肥、钾肥,每株施硫酸铵、过磷酸钙、氯化钾各30~50 g,采用环施的方法。随着树体的生长,逐年增加施肥量。

1.6.2 定干整形。通过修剪培育丰产树形,如自然园头型、自然开心型、直立型、园头—直立中间型等。在培养树形时采取的措施有摘心、控制枝梢生长,并及时剪除徒长枝、病虫枝、重叠枝和枯枝等。幼树前3年需摘掉花蕾。

造林后1~2年内,顶芽萌发的春梢全部保留,使其快速形成主干。第1年在20~30 cm处选留3~4个生长强壮枝;第2年每个主枝保留2~3个生长强壮分枝;第3~4年在培养正副主枝的基础上,将强壮春梢培养为侧枝群。

1.6.3 病虫害防治。①根腐病:油茶根腐病主要发生于4—5 月和9—10月,7—8月是重病株死亡期。可用1%硫酸铜或敌克松等消毒病苗。②炭疽病:剪除各种病虫枯枝和破伤枝,清除病果;落花后10 d左右开始喷药,每15 d喷1次,连喷3次。常用药剂有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25%苯菌灵乳油1 000~1 500倍液。冬前防治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夏季防治可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300 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③软腐病:改善林内通风透光条件,清除病叶、病果。夏季每隔15 d喷洒1次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50%多菌灵300~500倍液、75%甲基托布津500倍液、1%波尔多液。④烟煤病:改善林内光照条件和卫生状况,修除病枯枝;夏季、冬季分别用0.3~0.5、3.0 °Bé石硫合剂喷洒。⑤油茶天牛:6—8月,树干涂白防止成虫产卵,涂白剂为石灰、硫磺各1份,加水40份调成;发现排糞孔后,用棉球蘸80%敌敌畏塞入虫道,用土封死即可。⑥蚧壳虫:在秋、冬季喷洒95%蚧螨灵1 000 倍液或5 °Bé石硫合剂。春、夏季喷30%桃小灵2 0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3]。

1.6.4 林地间作。油茶幼林期间,利用林地间隙种植绿肥、药材、油料等作物,以中耕代替抚育,可以有效抑制杂草、灌木的生长,提高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改善林间小气候,降低地表温度,提高林间湿度,促进油茶幼林根系生长和树体生长,达到速生、早实的目的,同时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在秀山县,一般选择种植花生、黄豆、绿豆、马铃薯、白术、紫云英等等。间作的同时做到不连作,与油茶幼树间距60 cm。

2 低产油茶林改造技术

2.1 低改对象的选择和林地清理

根据油茶低产林的分类指标,如立地条件和产量指标等,选择立地条件较好、经营水平一般、平均产油45~75 kg/hm2的油茶林分作为低改对象。采取深挖垦复、开竹节沟、修枝亮脚、防治病虫害、合理施肥等措施,达到大幅提高油茶产量的目的。低产油茶林改造的林地清理与新造油茶林的林地清理相同。

2.2 整地

整地时间在采果后与下年春梢萌动前进行。对于缓坡地带,采用环山(沿坡)沿等高线或油茶低产林行与行之间带垦深挖,宽度1 m左右,深度在25 cm左右,带距与造林行距相一致。对于坡度较大的地块,采用块状整地,从树冠的投影线开始,向外深挖50 cm,深度40 cm的壕沟,壕距视林地、行距确定,在树冠的投影线内,采用淺锄,除去灌木和杂草,并把杂草和表土填入壕内。壕沟采用开竹节沟的形式,每株油茶树留1个节,利于保水保肥[4]。

2.3 土壤改良

土壤改良采用冬春深挖垦复,夏季中耕浅锄。冬施基肥时,以有机肥为主,视林地情况,在树冠外缘开取平行条状沟、半月形环状沟或辐射状条形沟。以农家肥、土杂肥、粪肥为主的,每株施用30 kg;施用茶枯则每株为10 kg。肥料施入后覆土即可。夏施追肥,于叶芽萌动时(在5月中下旬)施入。以氮肥为主,配合适量的磷肥、钾肥,中耕浅锄。

2.4 密度调整

对于郁闭度在0.6以下或0.8以上的油茶林,为过稀或过密,要进行个体与群体结构改造,调整密度,使油茶林达到合理的丰产密度(1 650株/hm2左右)。对密度过大的油茶林,采取间密留稀、间弱留强、间老留幼、间劣留优、间病虫枝留健壮枝的方法进行间伐。对密度过稀的油茶林,用二年生良种嫁接壮苗进行补植,造林要求同前面新造油茶林。通过密度调整,使油茶林的郁闭度保持在0.7~0.8之间,枝叶不重叠、不拥挤。

2.5 整形修剪

修剪时间在采果后与下年春梢萌动前进行,补植幼树的修剪同前面新造油茶林。成林低产林的修剪,主要是修枝。结果枝:修剪细小、交错、过密的枝条、病虫枝、枯死枝;下垂枝:壮龄期的油茶林,修剪强度小一些,否则,修剪强度大一些;徒长枝:结果初期的徒长枝、生长在树干或枝叶密生处的徒长枝,全部剪去,衰老期的徒长枝、主枝和副主枝受损伤处的徒长枝,有目的地选留,以便更换树冠或主枝;交叉枝和内膛枝的修剪,做到小枝多、大枝少,枝条分布合理、均匀,内部透风、透光。

2.6 肥水管理

每年施肥2次。冬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如农家肥、土杂肥、粪肥等,每株施用20 kg,深挖垦复。夏施追肥,于每次抽梢前施入,在3月中下旬施用。以氮肥为主,配合适量的磷肥、钾肥,氮、磷、钾的比例为5∶3∶4,中耕浅锄。条件具备的,可以在早晨或傍晚配合叶面喷施。在春夏季雨季时注意防水涝。

3 参考文献

[1] 程军勇,邓先珍,李金柱,等.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研究[J].湖北林业科技,2013(3):8-10.

[2] 刘喻娟,张应中,丁晓纲,等.广东省油茶低产林原因分析及改造技术措施浅探[J].广东林业科技,2011(6):68-73.

[3] 张乃燕,陈国臣,江泽鹏,等.油茶低产林综合改造效果分析[J].林业科技开发,2009(1):103-105.

[4] 范振富.福安市油茶优良品系引种栽培试验[J].经济林研究,2006(2):22-25.

猜你喜欢

改造技术油茶重庆市
江西提高油茶新造和低改补贴标准
家乡的油茶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 2020年立法计划
油茶的种植技术与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重庆新一届地方国家机构领导名单
新兴县老促会组织老区村油茶种植户到罗定学习取经
三网融合中广电网络双向网改造关键技术探讨
重庆市首届市民健康知识有奖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