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段位制在高校武术教学中的推广分析

2017-07-10张泽华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高校教学

张泽华

摘 要: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各个阶段、各个领域的教育都掀起了革新教学模式的浪潮,武术教学作为我国校园教育的一个特殊領域,其课程模式改革与发展亦成为了必然趋势。武术段位制改革一直是我国高校武术教育的一个主攻方向,然而,受高校教学体制与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一直未被普及实施。武术段位制在高校武术教学中的应用,亦成为我国实行新教改的一个重要发展领域。基于此,该文以段位制在高校武术教学进行推广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对其推广的有效路径进行针对性提出,以期能够促进我国高校武术教学“段位制”教学模式的形成。

关键词:段位制 高校 推广分析 教学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4(a)-0192-02

武术段位制是我国国家体育总局提出的一项武术制度标准,其制度的建立旨在为了规范武术动作,并对武术学习人员的武术动作规范性以及武术总体水平的一个权威性评价。随着我国武术段位制实施以来,使得我国武术教育中,对武学的评判有了科学化、合理化的标准,段位制标准的出现对我国武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很多习武者为了得到权威的认可,纷纷通过其制度中的评判标准进行武术学习。然而,近些年来我国高校在武术教育中,没有充分将段位制武术与教学相对接,使得武术段位制的实施出现了一定困难,为此,强化高校武术段位制教学的路径分析便十分必要。

1 段位制在高校武术教学进行推广的重要性

我国传统的武术学习中,材在初期的学习过程较为困难,初级的进阶难度大,很多初学者容易在初级的教学阶段便对武术学习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为此,武术段位制的出现便有效的解决的这个问题。

1.1 完善武术学习的难度系数

传统的武术学习中,各个阶段的难度动作组合较为混杂,没有形成规范化、科学化的难度评分。因而,高校学生在学习时,无法对一些难度系数较高的动作掌握,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武术进阶,更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武术学习产生一定的误解,是学习的积极性降低,丧失了学习武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武术段位制自实施以来,将我国传统武术中的各个动作系数进行了科学化的整理,并将各个武术动作中的各个套路进行了重新的难度限定,让不同阶段的武术学习者能够根据其实际能力进行阶段性的学习。武术段位制对武术套路做出了明确的限定,如,在《五步拳》中,虽然其整个拳术内容套路较短,但其内容却包含了长拳中的各个基本武术动作和基础,三种手型、方种步伐等,这便将五步拳中的有效作用保留了下来,更通过重新整合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某种程度上对其拳法的难度系数进行了降低,打破了传统武术的框架性弊端。

1.2 实现“文武双全”

很多高校在进行传统武术教学时,与基本的课堂理论教育具有一致性,对教学手段缺乏创新。学生们在学习武术套路的基础旨在教师的演示,教师机械性的示范下,学生只能依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记忆,凭借这个人的记忆将动作一遍又一遍的重复,这样的动作不仅缺乏规范性,更束缚了学生对武术动作的创新思考。我国武术学习与教学应该既有一定的启发性意识,传统武术教学的机械性打破了武术教学启发性的宗旨。这对武术的发展起着严重的消极影响。武术段位制有效的改变了这一弊端,使我国高校武术学习者实现了“文武双全”的目标[1]。所谓“文”,就是通过段位制教学促进学生对武术精髓的研究,通过简单的武术动作进行创新,不断优化武术动作与标准,并根据其有钻研出的武术动作让各个段位的武术人员进行评判,这不仅实现了对我国传统武术的传承,更提高了高校学生武术学习的创新精神。

2 段位制在高校武术教学中的推广路径分析

2.1 完善高校武术段位课程标准

传统中华武术是中国的一项为物质文化瑰宝,在我国高校实施武术教育便是对我国武术段位制进行良好推广的重要手段。然而,纵观现阶段我国高校对武术段位制课程的开设,其数量极少,这对我国武术文化的传承十分不利。有些院校虽然开设了武术段位制教学,然而,其引入往往是外域的武术文化,例如跆拳道等,这根本无法代表中华武术。不仅没有对武术段位制的发展形成促进作用,反而起到阻碍。因此,完善高校武术段位课程标准便成为当下武术教育的目标所在。武术段位制难以在我国高校实现有效的推广,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没有明确的政策支持,国家体育总局要深化落实高校武术段位制课程教育,加强武术课程的开设,并对其标准作出审判。对教育教学的方案及时作出调整,让我国武术段位制课程教育以必修的一门课程作为高校学生综合能力素质评判的标准之一,以此来实现武术段位制课程的推广,以及系统化的标准确立。

2.2 强化段位制的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

武术段位制教学必须要严格规范高校武术教学的师资队伍,现阶段我国部分开设武术教学的院校,其武术的教学这往往是普通的体育教师,这些体育教师通过一定的培训便对学生进行教学,其自身的专业素质不高,无法实现武术段位制教学的科学化发展。为此,学校要对武术段位制教学的教师进行整合,保证师资队伍的质量。将高校体育教师与武术教师进行严格区分,武术段位制的教学必须要采用有一定段位的武术教育者。唯有如此,才能保证武术段位制的教学质量。此外,高校应该建立内部的武术段位制教育培训基地,通过对武术教师的周期性培训来完善教学质量。对一些经过培训的武术教师进行段位证书的颁发,并通过不断的考核与测评来完善武术段位制教师的发展,让其发展带动学生武术学习的进步。

2.3 提高段位制的高校课程创新力度

武术段位制总在武术学习的科学化,为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切实提高武术段位制高校课程创新力度。强化高校武术段位制教学模式的创新,例如,在对武术动作进行讲解时,要打破传统武术教师的“机械演示法”,最好在室外场地时间学习之前在多媒体教师进行理论分析与动作要领的分析,教师通过PPT在教学荧幕上对各个武术动作进行分解,各个动作的注意事项进行细化分析。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动作要领,和各个环节的重点注意事项[2]。

归根结底,武术段位制的学习要落实到实践上,因此,学校可以开设武术实战俱乐部。在武术段位制的学习之后,学生通过实战来强化各个动作的要领,通过实战来提高学生对武术精髓的领悟。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更能通过实战不断总结,进而促进武术段位制的教学的发展。

2.4 武术段位制教学体系的完善

武术段位制教学规范化要得到贯彻与落实,在对高校学生进行教学时,要想学生灌输正确的武德思想。让学生明确武术的真正含义与意义,避免学生通过武术段位制学习后,鉴于自身身体素质的提高而出现争相斗狠现象的发生。此外,学校要对武术的套路和章法在不断的传承中进行规范,让教学随着理论科学化的实现而不断完善。

学校还可以通过建立严谨的考评体系来完善武术段位制教学体系,让学生们在各种大型活动中进行武术表演,并借此来参与武术的考评。让我国武术段位制教学体系在高校的贯彻与落实走向更加系统的方向。

3 结语

武术段位制教学体系在高校的建立,不仅能够促进我国高校教学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更能够促进中华武术的良好传承。然而,我们应该在高校对武术段位制教学进行对推广是个情形的认识,武术教学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其若要在高校实现普及并非一朝一夕,受各种教学条件与环境的限制,其实现全国的推广还需要漫长发展与政策的支持。高校亦应该逐渐认识到武术段位制教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对我国教育部门对段位制的推广进行积极配合,进而促进我国段位制在高校武术教学中的推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韦霞.武术段位制在高校的推广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3,1(4):9-10.

[2] 马福兴.段位制在高校武术教学中的推广和实施[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11(24):35.

猜你喜欢

高校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