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狂欢时代

2017-07-10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李子段子面具

言论自由无疑是当代社会人们所追求的最重要的权利之一。辅以时下高新科技,只要轻触屏幕,各类信息便会在顷刻间纷至沓来。动动手指便可通过各类弹幕、评论区,对被媒体曝光的、史料记载的他人生活评头论足——这便是21世纪初人类生活的常态,疲于生活的人们似乎皆乐在其中。

最为常见的就是刷朋友圈,科技飞速发展,周围的人与远方亲朋好友的生活无一不在我们的掌控之中。人人都沉浸在分享与被推送、评论与被评论的旋涡中无法自拔,仿佛评论他人的生活已成为一项生活日常——沉醉,不知归路。当然也有人质疑这样的评价是否合理,并反思人们究竟想从中获得什么。

不可否认的是,仰仗科技发明,人们进行评论的成本与所应付出的代价愈发低廉,人人皆可隐藏在屏幕后,变身为戴上面具的“隐形人”。只需一部手机在手,即刻便能开启肆无忌惮的狂欢。而摘下面具回归日常,又恢复成面无表情的模样。

现代生活愈发新鲜刺激,由此引发的人类娱乐需求无限扩张,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仅仅评价亲朋好友的生活,显然已无法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于是公众人物首当其冲成为人们的消费对象。

2016年2月底,“小李子”冲击奥斯卡成功。顷刻间无数“段子手”探出脑袋,浮出社交平台的海面。网络平台瞬时被各色人等的无形“口水”所淹没。多少人在闲暇之余满口“小李子”亲昵地唤着,讽刺的是,当你细问“小李子”究竟姓甚名谁时,往往一片尴尬、语塞;当你细究莱昂纳多在艺术创作路上究竟做了哪些开拓与转变时,多半是插科打诨或话题转移。

在这样的后狂欢时代,他人的生活确实更易进入我们视野。然而,人们所热衷的评价所起到的效果像一盘极速炸裂的爆米花,极具轰炸性、实效性,却毫无意义,并会极快地被下一波“口水”所淹没。

所以,当我们戴上面具,站在道德制高点,以圣人的姿态对他人进行评价指摘,以小人的作态对他人的生活进行肆无忌惮的窥视时,网络与新媒体的信息传播与评价的正面导向真正起效了吗?还是说,在这一波又一波的狂欢中,我们只是进行了个人情绪的宣泄,而早已忘却原本社会情境中作为公民的我们所应承担的责任?

我们究竟为何陷入于评价他人生活的深渊无法自拔,难道真是为科技昌明所累?恐怕在这场狂欢中,我们只收获心灵空虚与孤独无力吧!

无论如何,在这一场“现象级”的狂欢中,我们应时刻在心中树立起社会道德律,对各种问题与现象进行深入的探讨,真正从言论自由所赋予的评价权中获取正能量,而非“段子手”般的一时狂欢。

点评

这篇文章针砭时弊,立意深刻,极富现实讽刺与批判意义。针对现实生活中人人都沉浸在对他人生活评头论足的现象,从成本低廉、社会娱乐需求无限扩张、人们心灵空虚与孤独的认同与追寻等主客观角度分析其原因,从社会与公民角度阐述了其危害。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樹立道德律,获取正能量。

猜你喜欢

李子段子面具
一次难忘的生日
秋天
李子有多少
我们摘下面具吧
奔跑吧!李子柒
酷酷的面具
嘻哈段子铺
嘻哈段子铺
面具
嘻哈段子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