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事录音播放不了后

2017-07-08戴隽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大灰狼老三老二

戴隽

最近,我在中班“小精灵舞台”里增加了三幢房子,分别是猪老大的“稻草房”、猪老二的“木头房”、猪老三的“砖头房”,在道具百宝箱里投放了和幼儿一起制作的“稻草”“木头”“砖头”等材料。

几个星期过去了,进出表演区的幼儿可真不少,他们或是用不同的道具装扮自己,或是三三两两跟着录音表演。尽管他们已能完整地表演《三只小猪》的童话剧,但我总觉得缺了点什么……于是,我加强了观察和分析,调整了支持策略。

一、脱离故事录音的创意表现

一天,小米、恺恺、杰杰、彤彤、瑶瑶一起来到“小精灵舞台”,在简单地分配角色后,大家开始熟练地用不同的头饰、围巾、服装等装扮自己。小米跑到一旁的音乐区,想打开桌面上的故事录音,可是点了好几次“小喇叭”,都没有播放出《三只小猪》的故事录音。几个小伙伴有点急了,纷纷围到小米的身边,想要一探究竟。

此时,在一旁观察的我本想帮他们,但转念一想,孩子们跟着录音表演已经持续比较长的一段时间了,这样的表演更像舞台的“演出”,而不是孩子们自己的表演游戏。

录音虽然能为幼儿刚开始游戏时的自主表演提供“阶梯”,但是,当孩子们已能熟练地根据故事录音进行表演时,如果继续沿用这种方式,可能会压缩幼儿自主表演的空间,限制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想到这里,我决定利用这个契机,引导孩子们脱离故事录音更自主地进行表演。于是,我走到他们身边说:“咦,今天的表演怎么还不开始?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欣赏喽。”小米听了着急地问:“老师,音乐怎么坏了?按不出来。”我故作惊讶:“是吗?那没有音乐的帮忙,你们能不能自己表演呢?想想看,可以怎么表演?”孩子们一时没了主意。过了一会儿,恺恺说:“可以的,我都已经会讲这个故事了。”听恺恺这么一说,另外几个孩子也纷纷表态“我也会”。“好,那今天我们就试着不用录音来表演《三只小猪》,好吗?”

游戏开始了,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经验表演起来,当演到小花猪盖房子时,杰杰从道具百宝箱里搬来许多“砖块”,一边搬还一边用手背在额头上擦着汗。几个小伙伴等得不耐烦了,纷纷催促他:“杰杰,你怎么不说台词,一直在搬‘砖头?”杰杰说:“我看我爸爸给小狗造房子的时候就是这样的。造房子很辛苦的,我爸爸说造房子的时候要一心一意。”

孩子们的表现没有让我失望。没有了录音的限制,孩子们反而有了自己的发挥。比如,杰杰把自己看到爸爸给小狗搭建房子的情景遷移到表演游戏中来。虽然他只是一遍又一遍地表现搬砖头、用手背擦汗,但演绎了造房子的情节,表现出了“认真工作”的状态……此时,我庆幸自己没有为孩子们播放录音。

二、推进游戏情节的发展

当大灰狼把稻草房、木头房一口气吹倒的时候,原本的表演是,猪老大、猪老二纷纷从自己房子后面跑出来,躲到猪老三房子的后面,最后猪妈妈回来和小猪们一起把大灰狼赶走了。

能不能发展出新的故事情节,推动幼儿游戏进一步发展呢?《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的教育建议中指出,“教师要经常和幼儿一起表演,共同分享艺术活动的乐趣,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这么有趣的演出,我也好想和你们一起玩。”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我戴上猪老大的头饰和他们一起投入了游戏……

“这间稻草房,我用力一吹就可以把它吹倒。”随着“大灰狼”张大嘴巴一吹气,我连忙用力向后一倒,做出差点摔倒在地上的样子。小演员们哈哈大笑。我继续紧张地说:“大灰狼的力气很大,它一口气就把房子都吹倒了,这样我可要被它吃掉了。”说完,我撒腿跑到了猪老二的家门口,着急地敲门:“老二,老二,快开门呀!快开门呀!大灰狼来了!”还没等扮演猪老二的小米反应过来,我就冲进猪老二的家里,还害怕地捂住了自己的耳朵。

此时,“大灰狼”又出现了。当它再次张大嘴巴吹气的时候,我发现一旁的小米也将身体往后一倒,一边捂着耳朵一边拉着我的手说:“快逃,快逃,大灰狼要吃掉我们了!”说完,他直冲猪老三的家门口,着急地敲着门:“老三,老三,快开门呀!快开门呀!大灰狼来了!”……

原先在表演大灰狼吹倒房子的情节时,孩子们只是例行公事地跑到猪老三的家里,等待猪妈妈出现去打败大灰狼。在整个表演过程中,幼儿不仅缺乏对角色心理活动的理解和体验,而且缺乏充满想象和创造性的表现。在和幼儿一起表演的过程中,我夸张的摔倒动作、慌张和害怕的表情等深深地吸引了幼儿,自然地推动了幼儿的表演,促进了剧情的发展。幼儿不仅感受到了表演的快乐,而且体会到了不同的演绎方式,并迁移运用到了自己的表演中。

……

在这一次指导幼儿表演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游戏性”一定要强于“表演性”。教师事先准备好故事录音,看似为幼儿架构了“梯子”,能帮助他们自主游戏,实质上幼儿进行的只是在有声剧本规定下的舞台表演,孩子们缺乏想象和创造,忽略了表演的“游戏性”。

这次活动也给了我以下启示:

(一)关注游戏体验

在表演游戏中,幼儿可以体验不同角色的心理感受,从而更自然地进行表演。本次活动中,我鼓励幼儿突破故事录音的限制,尝试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加以表演。在表演过程中,我没有一味地去关注整个表演是否连贯、幼儿的角色语言是否与童话剧里的内容相一致,而是更多地关注他们的游戏体验。幼儿摆脱束缚与控制后,涌现出很多想法,并有了出乎我们意料的效果。

(二)理清师幼关系

表演中的师幼关系应当是民主平等的。教师是幼儿游戏的支持者、合作者,而不是凌驾于幼儿之上的指挥者、领导者。在发现幼儿因为录音问题而无法开展游戏时,我便以玩伴的口吻与他们对话,激发他们自主表演的欲望,而不是简单地代劳或发布指令。当孩子们不能将童话人物的情绪、内心想法表现出来时,我通过参与游戏,用自己的言行来激发他们的表演欲望,而不是一味地教授幼儿。

可见,在开展表演游戏时,教师要为幼儿营造宽松自由的心理氛围,给幼儿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和支持幼儿探索,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和幼儿共同推动游戏的发展。

猜你喜欢

大灰狼老三老二
借钱
郑老二
大灰狼
老二为什么比老大精
就是不当贫困户
诛心
智斗大灰狼
王老三进城
这样的搭配伤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