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急性和慢性阑尾炎中应用疗效的比较

2017-07-07张立明董刚晁威陈龙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16期
关键词:阑尾阑尾炎腹腔

张立明 董刚 晁威 陈龙

223130邳州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急性和慢性阑尾炎中应用疗效的比较

张立明 董刚 晁威 陈龙

223130邳州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不同类型阑尾炎中的应用疗效。方法:收治阑尾炎患者30例,根据病情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急性病例15例,对照组慢性病例15例。结果:研究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长(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治疗急性和慢性阑尾炎中均有良好疗效,但急性阑尾炎术后恢复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更高。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阑尾炎;手术疗效对照

阑尾炎是外科的常见急腹症,Fitz(1886)首次正确地提出阑尾切除是外科对于本病的合理治疗方式[1]。自Semm教授(1883)报告了首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随着医学的进步和发展,腹腔镜技术也更精细和准确,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疗效更好。但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LA术后并发腹腔内脓肿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为比较LA在急、慢性阑尾炎中的手术效果的对比,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普外科行LA的30例急、慢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统计分析,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行LA急、慢性患者30例。根据病情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为急性阑尾炎患者,男10例,女5例;年龄19~42岁,平均(30.9±6.6)岁。对照组为慢性阑尾炎患者,男8例,女7例;年龄20~41岁,平均(31±7.1)岁。研究组和对照组年龄、性别等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右下腹疼痛伴腹膜刺激征经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即存在不同程度下腹部压痛、反跳痛,并有转移性右下腹痛,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及腹胀患者;经B超或腹腔镜等辅助诊断确诊。②既往史:右下腹疼痛反复发作,或有阑尾部位固定压痛点,可伴便秘、腹泻等症状;经X线钡剂灌肠透视检查诊断为慢性阑尾炎患者。③无手术禁忌。④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年内有腹部手术史或有腹腔严重粘连倾向者。②伴有心、肝、肾、肺等重要脏器疾病而无法耐受全麻、硬膜外麻、气腹准备和手术者。③伴有膈疝者。④伴有凝血功能障碍者。⑤妊娠T2期以上的妇女。⑥阑尾周围脓肿、阑尾包块、合并严重腹膜炎及全身感染的急性阑尾炎者。⑦患者拒绝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手术方法:①患者采取特伦德伦伯卧位,手术台左倾10°~20°。患者右侧放置手术监测器。手术气腹由脐轮下切口45°进入,腹腔内压力建立12~15 mmHg。于脐轮处行1 cm切口,放入套管。待腹腔镜镜头安置后,探查腹腔。如患者有腹腔粘连倾向者,则建立开放式气腹,在直视下置入10 mm套管后再充气建立气腹。在左下腹锁骨中线和麦氏点处置入另两处套管,置入器械帮助暴露和探查。②腹腔探查排除其他可能的急腹症病因后,沿解剖阑尾解剖位置找到阑尾,明确其病因诊断及病变范围。③阑尾系膜和根部处理:用无创抓钳或者Babcock钳夹闭阑尾,提起盲肠,夹持阑尾尖端,使用锁扣夹夹闭法结扎阑尾系膜,分离周围的粘连部分,结扎阑尾的根部,在结扎处上方0.6 cm处切断,残端如果有严重炎性水肿或组织比较脆的,在镜下荷包处肌层进行加强缝合[2]。④阑尾取出:若需取出的病变端较小,则可用1 cm套管取出,若病变端已坏死、感染,则应将其放入袋中取出。处理中应秉承避免残端和脐轮切口相接触,以便预防手术切口感染。⑤待病变端取出后,应用盐水冲洗术野,并在结束手术前再次检查残端,确认无误、无出血后解除气腹,并处理腹腔镜切口。若遇病变感染严重,如穿孔或渗液较多时,则需放置引流管。

观察指标:记录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长、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同时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的并发症中发生发热和腹腔脓肿的情况。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计量资料采用成组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s)

组别 手术时长(min) 术后首次排气时间(d)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首次进食时间(d) 住院时间(d)研究组 71.1±9.5 2.6±0.4 18.2±2.7 2.6±0.5 6.7±1.2对照组 55.3±6.4 1.6±0.4 18.1±2.6 1.6±0.2 4.9±1.0 t 5.9 8.2 0.07 7.1 5.1 P 0.000 0.000 0.945 0.000 0.000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n(%)]

结 果

两组患者各手术指标分析:研究组(急性阑尾炎)的手术时长、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慢性阑尾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而在术中出血量方面,研究组(急性阑尾炎)与对照组(慢性阑尾炎)数据基本持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见表1。

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比较:研究组的术后发热率13.3%,腹腔脓肿发病率1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术后发热率(6.7%)和腹腔脓肿发病率的(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见表2。

讨 论

阑尾炎是外科的常见急腹症,阑尾易病变与其自身解剖特点密不可分。阑尾为一细长盲管,内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又由于其易残留粪石,内有大量微生物,管腔阻塞、细菌繁殖,极易诱发感染。自首例LA术开展以来,随着外科技术、麻醉、抗生素等各方面的进步,腹腔镜技术具有创口较小、手术时间缩短、出血量少、减少伤痛等优点,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拥有更为独特的优势和特点,使患者肠胃的功能和身体情况恢复得更快、手术痛苦更少,因此得到广泛的推广,深受广大患者的好评,得以接受[3]。本文作者通过试验探讨LA术对急性和慢性阑尾炎的手术过程和治疗效果的对比,得出LA术在治疗阑尾炎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在手术时长、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各手术指标中急性患者明显长于慢性患者。手术各指标是评价手术对患者造成创伤的一项重要的评定标准,在本次试验对比中急性患者的手术指标与慢性患者存在明显差异,推测其原因可能是急性炎性反应使盲肠处出现水肿、阑尾穿孔、炎性粘连导致了手术的操作难度增加,腹腔镜下也难以看清准确部位[4,5]。另外,腹腔镜手术具有切口较小、术者易掌控、手术完成效率高等特点;在术中出血量的这一指标中,急性和慢性患者并无明显差异。

其次,在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对比研究中发现,急性患者发生发热和腹腔脓肿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慢性组患者。分析其原因可能为急性阑尾炎患者容易出现阑尾穿孔和坏疽,为更好地切除坏死的阑尾组织,术中需要根据病情调整患者体位,而在体位调整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小肠出现过度移动,细菌种植转移等导致腹腔细菌入侵,形成炎性肿块或周围脓肿[6]。同时慢性阑尾炎患者并无炎症期水肿现象的发生,因此术中不易发生因腔壁缺乏弹性,而导致水肿的阑尾破裂的情况发生,从而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7]。

总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急、慢性阑尾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降低患者手术痛苦、改善患者术后的胃肠功能恢复等各术后指标均有良好的作用。但由于本次试验数据较少,术中及术后各项指标研究并不全面,对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急、慢性阑尾炎的治疗效果对比中缺少更全面、细致的研究比较,有待于作者进一步研究对比。

[1] 吴星烨,张宏宇.急性阑尾炎相关评分的应用[J].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2013,2(6):308-310.

[2] 陈洪流,刘兴华.开腹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对照研究[J].临床外科杂志,2014,22(4):274-275.

[3] 姚大勇.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治疗急性和慢性阑尾炎中疗效的优缺点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4,3(6):12-13.

[4] 刘彬,杨守臣,宋伟,等,腹腔镜切除手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价值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4.10(7):164-165.

[5] 卢江昆,叶仁静.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急性和慢性阑尾炎中应用疗效的对比[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3):35.

[6]Liang HH,Hung CS,Wang W,et al.Single-incision versus conventional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in 688 patients:a retrospec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J].Can J Surg,2014,57(3):89-97.

[7] 张权峰,吴永强,卢志坤,等.阑尾切除的术式回顾性分析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11):1653-1655.

[8] 王承峰.急性和慢性阑尾炎应用腹腔镜切除术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8):45-46.

[9] 王健,闵向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医学,2016,12(3):59-60.

[10]王啟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不同病情阑尾炎患者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015,10(21):1053-1055.

[11]阿卜来提艾则孜.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急性和慢性阑尾炎中应用疗效的比较[J].大家健康,2014,8(15):87-88.

[12]孟松.用腹腔经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和慢性阑尾炎的效果对比[J].中国内镜杂志,2016,14(21):22-23.

[13]乔永平.急性和慢性阑尾炎应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8(29):167.

Comparison of the efficacy of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in acute and chronic appendicitis

Zhang Liming,Dong Gang,Chao Wei,Chen Long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the People's Hospital of Pizhou City 223130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in different types of appendicitis.Methods:30 patients with appendicitis were selected.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onditions.The study group included 15 acute cases,and the control group consisted of 15 chronic cases.Results:The first exhaust time,first feeding time and hospital stay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has a good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and chronic appendicitis,but the recovery time of acute appendicitis is longer and the complication rate is higher.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Appendicitis;Surgical efficacy comparison

10.3969/j.issn.1007-614x.2017.16.50

猜你喜欢

阑尾阑尾炎腹腔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老年急性阑尾炎行开放阑尾切除术与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疗效对比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Meckle憩室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5例外科治疗
阑尾先切法与传统阑尾切除法比较
比较对照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
褪黑素通过抑制p38通路减少腹腔巨噬细胞NO和ROS的产生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92例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单纯急性阑尾炎40例